江口县旅游景区培训现状及对策研究

2018-08-14 07:00吴玥
现代营销·学苑版 2018年5期
关键词:旅游景区现状分析建议

吴玥

摘要:近年来,我国旅游业呈现井喷式发展,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紧密相连,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之一。铜仁市江口县位于我国西南喀斯特地貌区,有以梵净山、云舍为代表的众多优质旅游景区。这些旅游景区的开发不仅有力带动当地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也使更多的行业参与者逐步注重旅游景区培训的作用,促进服务内涵的提升。

关键词:旅游景区;现状分析;建议

近年来,中国旅游业的发展,使中国旅游经济大幅提升,成为中国经济增长新引擎的同时,社会综合效益也日益突出。铜仁地处我国西南,喀斯特地貌显著,旅游资源丰富,其下辖江口县拥有以梵净山为代表的诸多优质旅游景点,旅游业发展潜力大。

一、江口县基本概况

江口县位于贵州省东北部,铜仁市东部,云贵高原向湘西丘陵过渡的武陵山区中段,是连接湘、鄂、渝、黔经济圈的黄金连接点。县城距铜仁市区30公里,距铜仁·凤凰机场50公里,距沪昆高速铁路站80公里;渝怀铁路过境并设有县级站,杭瑞高速公路途经江口5个乡镇,共有5个出入口,303、305省道穿境而过,航空、铁路、公路协调发展的立体交通网络已经形成,交通十分便利。

二、景区旅游培训现状

江口县境内山峦重叠,沟谷纵横,溪河密布,风景名胜资源丰富,全县可划为八大风景区:梵净山南部景区、太平河景区、中国土家民俗文化历史名村云舍、黄牯山景区、鱼粮溪景区、龙阳溶洞群景区、黄岩景区、县城景区。

随着大客流时代的到来,全县酒店、客栈、农家乐的数量增多,据江口县旅游局提供的统计数据显示,仅梵净山、云舍、寨沙各自餐饮、住宿经营者统计分别是167,35,69家。全县旅游接待人数也日益增加,仅“2017年该县全年完成接待游客1012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74亿元。其中梵净山景区接待游客82.7万人次,云舍景区180.2万人次,寨沙侗寨154.1万人次。

(一)旅游淡、旺季分明

梵净山及周边景区是夏季避暑的天然良地,旅游旺季为每年的4月份至10月份。此外,近几年开展的“美丽梵净山·铜仁过大年”主题系列活动,让寨沙、云舍等景区游客量大增,成为春节小旺季。

此次调研正值冬季,为景区的旅游淡季,三个景区的游客稀少。梵净山景区门口多家店铺正在装修,虽有部分门店营业,但几乎无人问津。而正常营业的寨沙、云舍景区店面,客流量也不容乐观。

(二)食宿能满足客户基本需求

寨沙和云舍的农家乐、客栈基本设在景区内,为游客的食住提供了方便。梵净山脚下的农家乐、客栈都开设在景区外,为舟车劳顿的游客提供餐饮、住宿等服务。不论是景区内还是景区周边的农家乐、客栈的餐饮接待量不大,每家的餐桌数量以5-8桌居多,菜品以黔菜为主。绝大部分客栈和农家乐拥有10-30个床位,客房提供独立卫生间、热水器、空调,能满足客人的基本生活需求。能提供具有文化内涵和民族特色服务的客栈和农家乐数量稀少。

(三)培训对象广泛

培训对象包括:政府人员、景区内讲解员、收银员、保安员、保洁员、餐饮、客栈和农家乐的经营者等。例如:全域旅游改革发展工作培训的对象是各政府部门、事业单位、乡镇及相关企业;梵净山5A创建整改旅游从业人员培训的对象是各景区、景区管委会、相关旅游公司;江口县乡村旅游(农村青年)培训的对象是各景区景点的客栈和农家乐经营者。

(四)培训内容以食宿为主

铜仁市旅游局和江口县旅游局近年均会组织旅游方面的相关培训,培训内容丰富。2017年,江口县旅游局组织旅游从业人员培训共计8次。培训主题分别是江口县全域旅游培训、梵净山5A创建基层员工及管理干部岗位能力培训、旅游景区创建及服务礼仪培训、乡村旅游农家乐食品安全培训、乡村旅游从业人员(青壮年)培训、导游讲解员培训、致富带头人培训、乡村旅游扶贫(农村青壮年)培训。从培训内容可以看出,涉及餐饮和住宿的培训占比为50%。

(五)培訓时间呈现短期特征

短期培训是指时间为5天之内的培训活动,而连续培训时间达5天以上的则视为长期培训。从2017年的培训时间来看,全年主要为短期培训方式。例如旅游淡季共计培训2次,全部为短期培训。旅游旺季共计培训6次,其中短期培训为5次,长期培训为1次。

三、景区旅游培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培训对象不够明确

通过本次调研了解到存在培训对象模糊、不够明确的问题。例如景区内某公司为企业员工提供关于旅游景区突出事件应付、工作的沟通技巧、怎样当好主管、景区设施设备的维护与管理等培训内容时,培训对象均包括保安部、保洁部、服务部、讲解部、财务部等人员。这种全员培训的现象致使培训对象不明确,被培训人员不能集中有限的精力和时间,以消化和吸收对自身岗位具有实质意义的培训知识,造成资源浪费、培训效果不明显。

(二)培训时间、方式安排不合理

依据走访和获取的资料了解到旅游淡、旺季的培训时间安排不合理。以2017年为例,旅游培训在旺季达6次,淡季仅2次。而每年的4月至10月恰逢梵净山及周边旅游景区的旺季,此时游客众多,景区内工作人员和食宿经营方均显得人手紧张,安排此时培训,甚至培训次数较多,会使培训流于形式,培训效果大打折扣。此外,淡、旺季的培训方式主要为短期培训,集中培训的天数多则5天,少则1天,这种短时间突击性培训虽有短期效果,但是不利于长期性优质服务意识的形成。

(三)培训内容针对性不强

除了中餐烹调培训有针对性外,组织方对农家乐和客栈其他方面的培训,并未按岗位提供专项培训,而是集中所有被培训人员,提供相同的培训内容。部分经营者表示虽然培训目的是帮助他们进行综合能力提升,但由于针对性不强,加之又缺少互动式的实际操作指导,导致培训效果不明显,培训内容与岗位需求仍存在差距。

(四)经营者服务礼仪运用较差

本次调研景点的大部分从业人员虽然接受过服务礼仪培训,但是职业形象、服务用语、举止行为不符合现代旅游从业人员的要求。有经营业主表示刚培训后,从管理者到员工能够一致践行培训内容,但后期缺乏监督管理,从认真践行到流于形式直至最后严重缺失,服务礼仪非但没有成为自身软实力为经营加分,反而严重影响其形象,给客人造成不良的体验感。例如:餐馆、民宿没有统一的服装,接待客人时使用江口方言,甚至客人说普通话时服务人员也不能使用较标准的普通话与其沟通,站姿、坐姿、走姿随意,递送菜肴也随意,餐馆内多余的椅子摆放还有其他物品的摆放杂乱不美观。

四、景区旅游培训建议

为了更有效发挥旅游培训对景区旅游业的促进作用,针对以上问题,现就江口县景区旅游培训提出如下建议:

(一)明确培训对象

每次培训前进行调查,分析岗位需求,确定培训主题,明确被培训单位、人员。例如食品安全知识可安排酒店、客栈、农家乐上至管理者下至采购、厨师、服务员进行培训;防火防灾知识可安排管理人员、服务人员和保安人员参加培训。培训结束时,以知识问答的形式进行考核。

(二)调整培训时间,突出培训内容的实用性

旅游旺季的培训以短期技能培训为主,长期培训可分阶段安排在旅游淡季进行。每次培訓前,相关部门要邀请培训承接方实地走访调研,通过观察、体验和访问的方式,了解经营者经营目标、现状和困境,根据调研结果提供针对性指导,促使每次培训都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被培训者达到目标期许。

(三)注重培训方式的合理性

以面授为主,辅以案例分析的旅游培训,培训效果不明显。对此,主管部门应该改变传统单一的培训方式,通过现场演示、情景模拟、现场指导、学员提问等方式促进培训参与者之间的互动交流,真正做到答疑解惑、学以致用。

(四)建立服务礼仪监督管理制度

服务礼仪不仅影自身形象,也与经营效益紧密相连。鉴于此,政府相关部门须建立服务礼仪执行标准,细分标准种类,设定量化分值。执行标准出台后对该行业参与者集中培训,培训后对照标准进行服务礼仪的整改和完善。同时政府职能部门设立专项检查小组,以明察暗访的形式考核参与者对客服务质量。考核分值高的商家,授予流动小红旗以此表彰,考核分值不及格的商家给予批评,并在行业内通报,以此督促其严格执行标准。

参考文献:

[1]张成山,陈明华.武陵山片区扶贫开发调研报告[J].知识经济,2014(18)

[2]中国迈向优质旅游时代.中国政府网,2018-01-09.

猜你喜欢
旅游景区现状分析建议
接受建议,同时也坚持自己
好建议是用脚走出来的
天津市旅游景区英文译文错误分析
旅游景区营销管理一般模式及实证研究
洛阳文化旅游资源外宣资料日译现状
旅游景区公示语汉英翻译研究
几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