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冬令
摘要:众所周知,在当今世界,信息化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尤其是以计算机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已经成为拓宽人类感知能力极为重要的工具。为面对提高中职学生的专业素养能力和知识储备水平,需要对计算机基础知识教育进行创新。本文从创新的原因、措施以及意义来进行分析。
关键词:中职;计算机基础;教育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8)03-0162-01
引言:現在越来越多的中职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形成了重理论轻实践的观念,无法应对社会需要越来越多技能型人才的现状。我们从对中职计算机基础知识教育创新出发,从出现问题的根源人手直到正确地解决问题。
1.对中职计算机基础知识教育创新的原因
1.1 授课内容的单一
首先在课堂上老师们更加倾向于知识点的传授和灌输,学生缺乏动手操作实践能力。除此之外,老师随意安排的作业对学生的观念有重要影响,导致学生有强烈的重视理论而轻视实践观念。其次,作为传输的媒介一书本,在教学过程中也缺乏一套完整的利于学生实践的指导用书。单一地灌输知识会减少学生的兴趣更会形成学生写得出来做不出来的局面。
1.2 授课方法的落后
为什么会提到授课方法这一问题呢?因为在观察中发现目前很多老师在上机操作前会把操作步骤进行分开讲解,而缺乏形象性的讲解,在学生脑中很难形成一个完整的操作链。尤其是当老师在上机的时候进行一步一步地操作时,学生容易形成依赖的心理,缺乏自我对知识的链接意识,以至于学生遇到问题不会去思考怎么进行下一步骤而是直接看到指导老师的讲解视频。这样的讲课方式影响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1.3 考核方式的固化与滞后
首先很多地方对于计算机基础知识教育的硬件设备不足,容易导致学生抄袭、作弊现象。其次是两方面的不重视,一是授课教师的不重视,为了减少重修或者补考率,故意将题目出得简单甚至搬出学生平时经常训练的题目。二是学生的不重视,认为随意做一部分题,考试就会通过。也由于考核方式的不完善,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并没有提升。
1.4 授课教师水平的参差不齐
有很多地方比较重视专业知识型的教育,容易忽略技术型人才的培养,对技术教育方面投入较少,也因此导致所招收的教师水平不一,对学生对知识的吸收产生重要影响。
2.如何对中职计算机基础知识教育创新
2.1 对教学内容的改善
首先教师应该提前构建整本指导用书的知识链,疏通出一个完整的知识框架。在对理论的传授中提前对内容进行安排和梳理,突出重点内容,舍掉不必要内容。明确一点,围绕指导用书的核心对知识进行分散化、明确化,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分清主次,突出并通透重点内容。梳理完理论的环节便是实践环节,指导教师应该优化实践教学体系,具体地说,屏蔽之前那种模式化的实践给予学生充足的发挥空间让学生自己形成对实践的梳理,在脑中建立实践框架。接下来便是对指导用书的整理,对指导用书的大纲以及课件的制作进行精心的编排,因为当今世界的科技发展速度显而易见,指导教师应该实时关注新的知识技能的发展以便于应对突然的变化。
2.2 对教学方法的改进
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往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已经不能完全适应这个社会,适应学生的能力。那么就应该找到正确的方法对其进行创新。指导教师在这方面应该多尽一些责任,比如众所周知的理论源于实践,理论对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这句话同样可以用物质与意识的关系来解释,也就是说在对计算机实践的教学中应该适当引入计算机理论知识,而当在讲理论知识的时候应该适当引导学生回忆之前的操作过程和操作步骤,以此来达到互补的作用。除此之外,在课堂授课的过程中最好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便是游戏,可以通过小组游戏或者是小组比赛的方式来进行对知识点以及实践操作的巩固。那么还有另外一个方面就是针对学生而言,课程之余适当参加计算机类比赛,在紧张与焦虑中所获得的知识往往是难以忘记的这样会帮助我们将知识记得更为牢固。
2.3 对考核方式的完善
整体来说,加强计算机的硬件设施,因为既然是学习这一方面的知识必然离不开时间的辅助,保证每位学生在考试过程中都有一台独立的计算机。如此而来,就会减少因为机器缺乏而引起的抄袭作弊现象。再从个体来说,一方面是老师,老师应该明确学生学习的目的,不是为了考试通过而是为了将知识学会,因此老师在出考试题目的时候应该围绕指导用书的核心内容来展开。并且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复习理论内容时回想实践操作,在进行实践操作时,回想对应的知识点。这样一来,考试的引导作用就会突出。还要注意平时成绩与期末成绩的结合,让学生在平时认真对待自己的作业,考试的过程中就会相对轻松。那么另一方面针对学生而言,首先保持一颗良好的心态,不能说是被动的接受考试,而是想着能在考试的过程中会学到一些东西,无论是知识层面还是生活层面。其次,就是学生的复习应在重点中复习,学生也应该积极参加学校以外的实践活动,并通过某次活动进行专业评价,让学生对自身有全方面的了解,从而达到优化自身的目的。另外,在学习过程中就开始实习,也训练了学生的心理素质,能够让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学到和自己专业相关的更多的知识和得到更强化的训练。
3.对计算机基础知识教育创新的意义
从哲学上来说,意识是对物质的能动的反映。而创新意识的概念则是指人们根据社会个体和生活发展的需要,引起创造前所未有的事物或观念的动机,并在创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意向、愿望和设想。那么创新意识也分为主动性和被动性,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引导的就是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意识,因为主动性的创造意识可以延伸为兴趣,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我们对一件事情有了兴趣,那么我们便有了信心将在这件事情上进行更好地发展和延伸,会在所感兴趣的事情上有新的突破。我们这里说的是对计算机基础知识教育的创新,尤其是对计算机来说,新的发展新的突破,不断的更新换代对创新意识以及创新能力的要求更加高,因此,我们才会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发展的动力。
4.结语
总而言之,中职计算机基础教育知识的创新需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需要我们不断因兴趣而引发的创新意识,只有这样,才能与社会主义发展相适应,才能推动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参考文献:
[1]张伟.探究计算机教学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8,(14):261.
[2]潘艺元.中职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的探究[J].广东教育(职教版),2018,(5):9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