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园数学教育

2018-08-13 08:21徐丽敏
读与写·教师版 2018年3期
关键词:数学教育游戏化思维能力

徐丽敏

摘要:教师对幼儿进行数学教育时,贯彻《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精神,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以幼儿为主体,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将学习活动游戏化、生活化。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习得经验,对发展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幼儿园;数学教育;思维能力;游戏化;生活化

中图分类号:G61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8)03-0019-02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关于数学教育,明确提出了四方面的目标:(1)教幼儿掌握一些粗浅的数学知识;(2)培养幼儿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3)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4)培养幼儿正确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1]。由此可见,数学教育应从幼儿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让幼儿亲身经历参与特定的教学活动,获得一些体验,并且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概念,并对此进行理解和应用。幼儿园进行数学启蒙教育,对培养和锻炼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对其他领域的的深入学习都具有重要意义。那么,在数学教育活动中,如何激发幼儿探究兴趣使其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呢?如何转变教师教育方式和教学策略?如何培养和发展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呢?

1.更新教育观念

1.1 以幼儿为主体,重视幼儿思维发展

随着幼儿园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一些新的教育观和教学方法已经越来越被广大教师所接受,并被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然而,一些幼儿园为了迎合家长“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小学化”倾向依然比较严重。在数学教育方面尤为明显。以教师为主体的“灌输式”集体教学比较多,即使辅助小组、游戏、区角操作学习,幼儿也是在教师的高控指导下认识、学习算术。由单纯的认知、算术培养的则是计算器型幼儿,既不利于幼儿的兴趣培养,又极大地束缚和禁锢了幼儿的数学思维发展。

幼儿现阶段的数学思维是指幼儿通过直接操作感知生活经验,发展形象思维,进而逐步发展逻辑思维能力。幼儿园教师应变被动接受式教学为让幼儿主动操作,激发幼儿学习兴趣,让幼儿在操作中感受快乐,获得直接经验,为幼儿日后学习数学创造有利条件。

1.2 教学目标与幼儿兴趣特点相结合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经常按照教案设计,辅助一些教具演示和操作材料(幼儿操作大多是为了验证教师传授的知识),单纯追求教学目标,使幼儿学习感到乏味无趣,不能积极投入到教师预设的教学环节中去。幼儿时期是以形象思维为主,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兴趣特点设定教学目标,通过幼儿动手操作、直接感知,激发幼儿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养成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良好学习习惯。《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幼儿园数学学习主要是让幼儿初步感知生活中数学的有用和有趣,感知和理解数、量及数量关系,感知形状和空间的关系[2]。幼儿教师往往忽视、违背幼儿学习规律一由直观到抽象过渡的规律,使幼儿的兴趣需求与教育目标不能有机结合。幼儿的学习应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以直接经验为基础,符合幼儿在玩中学、做中学的学习特点。

2.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习兴趣,发展幼儿思维能力

2.1 创设情景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充分关注幼儿的兴趣点。”数学是一门抽象学科,由数字符号、推理运算而得出结论,它不像语言、艺术、社会等学科那么生动有趣。而幼儿的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幼儿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容易分散。在日常教学中,教师传统的讲授、示范法教学不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教师应根据教学活动需要创设一个教学情景,如故事情景能引起幼儿积极情绪体验,使幼儿置身其中,在愉快的氛围中主动探究数学,切身感受数学的有趣和快乐。如:中班“4以内的相邻数”,情景导入动物园里的小动物们(小朋友扮演)要去郊游,它们坐上一辆大巴车(座位号为1-5号),小动物之中好朋友们坐在一起,“小猴子的座位是3号,它前后相邻的好朋友分别是几号?”“小熊是2号,它相邻的好朋友分别是几号呢?”小动物可以轮换角色,反复练习,小朋友们乐此不疲,切實感受到了数学的有趣。

情景教学符合幼儿的年龄和心理特点,教师可以根据教学活动需要,创设故事情景、游戏情景、儿歌、舞蹈情景、操作情景等等。它是完善数学教学的有效手段,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使枯燥的数学学习变得生动有趣,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培养了幼儿丰富的情感和想象空间,拓展了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

2.2 游戏是幼儿数学学习的重要途径

游戏是幼儿的天性,在游戏活动中幼儿积极性高、自主性强、思维活跃,是激发幼儿对数学学习最直接的方法。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和丰富的活动紧密结合起来,使幼儿自发的应用数学知识,获得有益的经验。因此,数学教学游戏化将极大地调动幼儿的参与热情,激发学习兴趣,收到良好的效果。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游戏就没有,也不可能有完美的智力发展,游戏犹如打开的一扇巨大而明亮的窗子,源源不断的将有关周围世界的观念和概念溪流流过这扇窗子注人孩子的心田。”说明游戏与儿童认知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3]。

例如:中班学习5以内的序数,教师采取捉迷藏的游戏教学,将小动物们分别藏在5棵不同的树上,在老师设置的相应数学问题中,“小松鼠藏在第几棵树上呀?”“小喜鹊藏在第几棵树上呢?”小朋友们积极开动脑筋,饶有兴趣的寻找,既学习了序数的知识,又培养了小朋友的观察能力。游戏可以为幼儿提供没有压力,但需要坚持和毅力的良好解决问题的环境,在游戏环境中,有利于幼儿思考和处理间题,并取得预期的效果。

幼教工作者认为最能引起幼儿兴趣的玩具就是积木。积木游戏能有效促进幼儿早期数学认知的发展,积木中蕴涵的数学元素主要包括数字、形状、空间、大小、长短、面积、体积等,幼儿通过触摸感知、开展点数、分类排序对幼儿早期数理逻辑思维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4]。

2.3 把握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契机

“数学活动是生活的组成部分,生活离不开数学”。因此,教师要时时处处做有心人,留意身边的事物,有意识的用数学观點去引导幼儿发现问题、体验过程、解决问题。一日生活皆教育。如:午餐几个小朋友先吃完饭了,还有几个没吃完;玩具分类;高矮排序;积木拼图等等。

案例:大班的明明“6的分解组成”学得很好,一天,幼儿园来了很多参观的老师,明明给客人表演6的分解组成,表演结束后,参观的老师问明明,“有5个小朋友,但是有6个苹果,你能帮我分给大家吗?”明明想了一会儿说:“没法分呀!”老师问:“为什么呢?”明明说:“因为6个苹果是分成2个和4个,1个和5个的,3个和3个,人太多没法分的。”由以上案例,可以看出,我们要变书本数学为生活数学,使数学真的“活”起来。从生活实际出发,运用数学方法解决简单的生活问题,更容易让幼儿接受和理解,就会使数学自然而然的走进幼儿。

3.让区域活动成为教学活动的有效延伸和补充

3.1 区域活动要与主题内容紧密结合

教师们千方百计创设和布置的活动区域,幼儿玩几次就不感兴趣了,效果不理想,究其原因,主要是不了解幼儿的需求,与主题活动割裂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例如:有的教师投放的成品玩具是能美化活动区,但带给幼儿的参与热情却不高。有的教师投放的操作材料既不向幼儿介绍材料的使用方法,也不指导幼儿材料的用途,势必影响幼儿探索的积极性。教师的任务不能只停留在材料的提供上,要适时给予启发、引导、激励,让幼儿有更多的机会发现、总结。区域活动的内容应源自于主题活动,结合主题教学活动目标不断调整区域目标,实现集体教学、小组活动、和个别活动三者有效结合。

3.2 区域活动投放材料的策略

教师在投放材料时,要认真分析幼儿的需要,了解投放的材料是否符合幼儿的兴趣和年龄特点。在投放新材料时,要有意识地先投放一部分,观察幼儿对材料兴趣减弱时,再投入一些新材料,以满足不同幼儿的兴趣发展需要,推动主题活动更深入的进行。操作材料的投放托班、小班成品应多一些。中、大班半成品多一些,成品和半成品的比例为1:3比较适宜,多一些半成品,一物多用的材料以及富有一定层次感、挑战性的材料。鼓励幼儿大胆尝试,教师认真观察,适时介入指导,耐心等待幼儿通过亲身体验、探究获得认知的过程。

4.数学教育应与各领域教育相互渗透

教师应有意识的将数学领域的学习与其他各领域知识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如:在健康领域体育活动中,投掷、拍球、跑跳可以形成数的概念和空间方位感;在艺术领域绘画、手工活动中,幼儿可以获得形状、图形、体积、对称等直接经验;在社会领域,帮助幼儿了解与自己关系密切的超市、邮局、银行等社会服务机构的职能,发现物体间数量和空间的关系。提高幼儿数学应用意识,发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幼儿的发展是一个持续、渐进的过程。教师应充分尊重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情景,最大限度的支持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进行数学学习,获得受益终身的学习态度和能力。

参考文献: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教育部,2001.

[2]《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教育部,2012.

[3]中班数学游戏化的途径和方法探索www.3edu.net.

[4]傅帆,华爱华.幼儿在积木游戏中的数学学习研究综述.幼儿教育,2014,622:13.

猜你喜欢
数学教育游戏化思维能力
浅谈我园美术园本课程游戏化的开展
数学文化融入高校现代数学教育
新媒体环境下数学教育方法的优化
幼儿数学教育生活化和数学化的融合
高等教育教学中的重与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