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洪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4-0058-01
汉字在其产生、发展和应用的漫长岁月里,形成了许多相互联系的系统。从总体上看,汉字的系统性集中地表现在为数不多的基本字素对数以千万计的汉字的统摄关系上。所谓字素,是指具有提示语义或语音作用的最小的字形结构单位。科学认识和讲解独体字,不仅可以提高独体字、合体字的识记效率,还能活跃小学生的形象思维,开发其右脑。不仅如此,从独体字这一基本字素入手揭示汉字字形的内蕴,还能预防学生写错别字。
一、提高独体字的识记效率
处于识字写字初阶的小学生,其认知特点决定了他们认字时是一种照相机似的认读。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独体字的特点,运用溯源法进行形象的教学。具体可以这样进行:
首先,根据独体字象物形的特点,将字形结合字本义还原为图画,然后通过图画、字的对比,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图来认识字的形和义。其次,归纳字与图画的相似点,引出字的本义,并据义组词;接着讲清其字体的演变情况;然后据图理清笔顺;最后教师还可“因地制宜”地延伸,如创设情境,让学生真正体会字的内涵;展示汉字的书法艺术,培养学生对汉字的热爱和审美情趣;拓展学习由该字或变体、拼合而成的字。这样教学独体字,形象且直观,教学效果会比机械性记忆要好得多。
二、提高合体字的识记效率
大量的合体字是以独体字为基本字素而变体、拼合出来的。小学语文识字教学要达到课程目标规定的掌握好2500字常用字的要求,是艰巨而又必须完成的硬任务。随着学生识字量的增多,在识字教学中,更要教给学生识字的方法,培养学生识字的能力。这就需要抓住独体字这个基本字素,使之纲举目张。
1.会意字
会意字实际上是两个或几个表意的独体字或其变体组合而成的合体字。它的形体是合成的,新的字义也是合成的。虽然会意字在汉字中所占比例不大,但我们还是要重视。因为它的形体、字义的合成特点,最能体现汉字表意的趣味性和中国人的智慧。如一年级下册的独体象形字“止”(脚的象形),其所组成的字,一般都和脚及其行为有关。上下画了两只脚,表示走了一步,即“步”字;上面画个奔跑的人,下面画只脚,即,就是“走”,本意是小跑;在人跑形下面多画两只脚,表示跑得更快了,即,
這就是“奔”;一只向上的右脚从坑里迈出,即,就是“出”。如能将独体字这一基本字素充分利用起来,小学教识会意字将不至于成为难点,教师教得也轻松,不必烦恼和担忧学生将“步”字多写一点。
2.形声字
形声字是以一个表示意义的形旁和一个表示读音的声旁组成的字。现代汉语常用字中的形声字达到70%。形声字多跟形旁的表意性有很大的关系。形声字的形旁实际上就是表意的独体字或独体字的变体。如:
卩:音jié,独体字“人”的变体,甲骨文写作,金文写作,小篆写作,像人屈膝跪坐之形。本义是屈膝跪坐之人,突出了人的膝关节。“卩”作偏旁,习惯上称为“单耳朵”或“单耳旁”,在构字中主要作意符,所从字多与人的腿部动作等义有关。知道这一点,便可带出一系列的字,如表示用手强按使人跪下的“印”;表示人跪坐就餐的“即”;表示两人相向跪坐就食的“卿”。“卩”也作声符,比如在“节”中,就作声符。
形声字的声旁,来源于形音义俱全的独体字。另外,许多表声的偏旁,同时具有表意功能。如“皮”在“被”中,既作声符,又有“加于其上”之义,盖于体上为“被”。在教学形声字时,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形声字的两个部分,对于形旁,不但要讲解清楚意思,还要适时延伸出其变体,充分利用汉字的系统性,适当举例释义。对于声旁,不但要为学生总结声韵调完全相同的形声字,还应根据某个声旁,加多个形旁来拓展、复习各个形旁的表意功能。
三、适时适度地在识字教学中运用汉字学知识
由于汉字的复杂性和学生汉字基础的差异性,在实际的课堂教学当中,教师要注意适时地渗透汉字学知识,适度地把握汉字学知识在教学中的运用。在解析汉字时,既要讲究科学性,又要讲究趣味性,可以运用简笔画、投影演示等方式,揭示汉字的形义关系。
汉字是表意文字,是形、音、义的统一体;而儿童则以形象思维为主导,一个汉字是一幅图画,它们都富有形象性和直观性,顺应学生的思维特点,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适时适度、科学地在识字教学中运用汉字部首规律,并不像有些人臆想的那么艰难。这看似深奥的汉字学知识其实一点都不抽象,恰恰是符合小学生心理发展规律的。
综上所述,抓住独体字这一基本字素,用科学的识字方法揭示汉字的字形内蕴,有利于识字规律的把握和识字能力的培养,并且确实能有效地防止学生写错别字,作为语文教师应该好好利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