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丽华
【摘要】小组合作式教学法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将学生引入到教学情境中来,不仅能够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还能够通过小组的形式弥补自身学习的遗漏等,以及能够创造很好的课堂氛围,学生学起来也会比较集中注意力。因此,对小学课堂中小组合作式学习方法的研究会为课堂的发展开启新的篇章,学生们将会受到更好的教育。本文主要阐述了构建小学英语“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
【关键词】小学英语 小组合作学习 实践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4-0021-01
引言
在小组合作式学习的教学中,教师需要克服的难点就是要学会把握学生的学习状态,小学英语课堂中学生的学习状态是十分重要的。在小组合作式的学习上,学生会在一起谈论问题,在讨论问题的过程中,如果气氛过于活跃,学生可能会一起探索一些其它的东西,因为年龄相仿的学生总是有很多的话题在一起讨论,容易转移注意力,老师如果能够克服这个问题,就会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小学生对的学习效率。
一、小学英语课堂现状
在我国传统教育的影响下,教师的教学方法过于单调,一般都是教师在课堂上讲课,学生在下边听,课堂中很少有互动,即使有互动,也是教师问“同学们明白了吗?”学生不管有没有听懂都会给出肯定的答案。教师不能让学生提起学习兴趣,如果学生提不起兴趣就会使学习效率降低。在小学英语课堂当中,教师的英语教学过于古板,古板的教学会让学生因为学习的艰难而止步不前,久而久之,学生就会越来越听不懂教师讲的课程,在课堂上宁愿看漫画,说悄悄话,也不愿意听英语老师讲课。在小学的英语课堂上,教师没有对自己的职业做一个更好的定位,认为自己是高高在上的,这就造成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当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不愿意向教师求助,教师也不会主动去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在老师布置完作业以后,学生抄完交上,教师也不能够发现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课堂教学古板、教学方式单调让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与信心。小学生的思维能力还比较弱,需要老师详尽的对其进行引导,但是很多教师为了按时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加快进度,不会考虑学生的感受。学生可能在一开始能够跟上老师的节奏,当教师讲到重点和难点的时候,学生的理解能力可能跟不上老师的节奏,但是这时候老师依然按照自己的讲课速度进行,不会对学生进行交流,学生就很容易跟不上老师讲课的进度,久而久之,学生可能会越落越多,容易失去学习的信心,甚至会产生自卑的心理,这样的教学方式十分不适合小学生对英语的学习。
二、构建小学英语“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1.通过游戏的方式引入小组合作式教学
活跃的课堂氛围更能够激发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将学生引入到小组合作式的学习中来,死板的氛围不能够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要想让课堂氛围活跃起来,就要采取一定的方式,例如利用游戏将学生充分的融入到小组合作式的学习中来,在课堂上积极踊跃的发言,将课堂活跃起来,还有助于老师进入学生的内心世界,了解学生在学习上的困难,从而改善自己的教学方式,为学生带来更好的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学生也会及时将自己不懂的方向老师提问,及时解决自己在英语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教师需要创新自己教学方式,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为学生创造一个学习的轻松课堂氛围。例如在学生学习英语知识点的时候,可以先让学生对知识点进行熟悉,然后讓学生每两个小组之间进行对决,其中一个小组负责对另一个小组问问题,问问题的时候教师应该将小组合作式上的知识点最小化,然后一个小组讨论过后派出一个代表对另一组的同学进行提问,回答问题一组的学生可以进行抢答,但是如果三次都没有答对就要扣一分,然后再换角色进行第二轮提问,答对一个问题小组加一分,最后得分高的小组获胜,得分高的小组可以要求得分低的小组合唱一首歌曲。在小组在进行比赛的过程中学生会充分的融入到游戏情境中来,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收获很多的知识,为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长期下来还能够提高学生的素养。游戏的方式能够加强小组合作式学习的效率,让学生更好的掌握学习教师一轮一共出十个问题。学生写完之后由教师判断对错,答对一个题则小组加一分,答错不减分。一轮学生答完以后换另一轮学生,最后分数最高的小组可以指定分手最低的小组表演一个节目。这样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还能够让学生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体验到学习学习英语的乐趣,长期下来还能够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2.通过问题情境创设来引入小组合作式教学
通过问题情境来加强小组合作式学习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充分的融入到小组合作的学习中来,让学生在课堂上集中精神,充分调动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突破重点和难点。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养成学生独立思考和积极讨论的能力,在对待一些比较抽象的知识的时候,应该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进行小组内的讨论,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效率远远超过了学生与老师之间的沟通效率,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最终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
三、结束语
小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还不够发达,教师在对其进行教学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因素,找到最适合学生的教学,提高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这样才能够增加课堂教学质量。在我国从前的课堂中,教师总是作为主体存在,教师在讲台上讲课,学生在下边玩,这样的英语课堂将学生和教师分为了两个主体,对小学生的学习是很不利的。我国新课改下要求教师将学生作为英语课堂的主体,教师在课堂中起辅助作用,将学生引入到教学情境中来,这样才能够将教师和学生与课堂融为一体,充分开发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感受到课堂的乐趣,实现全面发展。但是在课堂中的具体教学方法还需要经过深入的探讨。小组合作式教学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的开展不仅能够让小学生充分融入到学习情境中来,还能够培养小学生的团结意识,树立正确的竞争意识,对小学生未来的发展有很大的好处,符合我国当代社会的素质教育观念,培养全面发展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王德忠.构建小学英语“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J].包装工程,2016,79(59):34-35.
[2]胡铁生,黄明燕.构建小学英语“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5,28(49):13-14.
[3]赵南.构建小学英语“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J].小学教育研究,2016(58):47-48.
[4]朱家雄.构建小学英语“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J].小学教育研究,2016(28):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