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育德”的三维探究

2018-08-11 10:07王羽欣郗芙蓉
西部学刊 2018年5期
关键词:概念界定实现途径

王羽欣 郗芙蓉

摘要:文艺具有德育功能已为多数人所接受和认可。沈壮海在《毛泽东文艺育德论探析》一文中首次提出“文艺育德”概念,但在实际应用中并没有产生可观的效果,问题在于对“文艺育德”概念界定不到位。“文艺育德”是文艺作品接受者主动吸纳文艺作品中的思想涵养并自主建构德行的实践活动,是一个潜移默化、内化与外化相统一的过程;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文艺育德”概念生成的理论基础;激发主体人的能动性是提高“文艺育德”效果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文艺育德;理论渊源;概念界定;实现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CN61-1487-(2018)05-0044-03

习近平同志在讲话中多次提到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强调要充分发挥文艺对人的培育作用,这反映出文艺具有育德功能,实际上是对“文艺育德”的表述。有学者十几年前明确提出过“文艺育德”的概念,但无论在学术研究还是实践应用中都无显著的进展,究其原因在于对文艺育德的概念界定不清。因此,要发挥文艺的育德功能,提升文艺育德的实效性,首先需要澄清“文艺育德”的概念。

一、“文艺育德”的理论渊源

马克思把文艺界定为一种精神生产,并从这个角度解释了文艺具有育德功能。马克思、恩格斯指出:精神生产是包括艺术生产在内的“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1]185。精神产品的生产目的是为了满足消费者的精神需要。文艺作品作为一种精神产品,可以使接受者获得精神引领,提高他们认知生活和鉴赏美的能力,提升人们的思想意识、德行修养,促进人类的全面发展。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一文中讲到“文艺可以反转过来给予伟大的影响于政治”[2]663,也就是說文艺作品中所包含的政治思想被群众接受内化,从而产生积极能动的物质力量并影响现实。物质精神互动的过程,实质上就是“文艺育德”的过程。习近平同志从文艺作品的创作根源上提出需要利用高质量的文艺作品来实现育人的目的,这也是他对文艺育德思想的发展和贡献。《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同志反复强调文艺作品要贴近人民生活,文艺工作者要扎根到群众中去,创作出“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3]的高质量文艺作品。只有高质量的文艺作品才能向人们传递积极健康的思想,并且起到“鼓舞、启迪、引导人们自主提升思想认识、文化修养、审美水准、道德水平,激励人们保持积极向上的乐观心态和进取精神”[3]的作用。因此,高质量的文艺作品才能成为“文艺育德”的载体,“文艺育德”的主体只有通过接触高质量的文艺作品才能完成德行培育。

对“文艺育德”理论的追根溯源可以看出,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中不仅提及了文艺具有育德功能,“文艺育德”的过程就是精神到物质的转化,还肯定了高质量的文艺作品对培育人的德行有积极意义。马克思主义经典论述可以作为界定“文艺育德”概念的理论基础。

二、“文艺育德”的概念界定

“文艺育德”的概念最初是由沈壮海在《毛泽东文艺育德论探析》一文中提出的。他认为“文艺育德是思想政治教育借助文艺的形式,发挥文艺的引导、激励人的作用,帮助人民群众形成革命所需要的知识、情感和斗志”[4]172。刘晓哲在《马克思恩格斯文艺育德思想研究》一文中认为“文艺育德是利用文学艺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发挥文艺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5]12。这两种表述都肯定了文艺具有育德功能,但他们都没有明确说出“文艺育德”由谁来育、如何育的问题,正因为概念界定中缺乏主体,“文艺育德”后续的研究才陷入了困境。那么,应该如何界定“文艺育德”?“文艺育德”是文艺作品接受者主动吸纳文艺作品中的思想涵养并自主建构德行的实践活动,它的主体是文艺作品的接受者,主体发挥能动性实现精神到物质转化的过程就是育德。其中文艺是承载思想的载体,育是相互作用的过程,德是最终要达到的目标。

谁来育?“文艺育德”的主体是文艺作品的接受者,是现实的、客观存在的人。马克思认为,现实的人是处于一定社会生产关系中的活生生的人。物质生产活动作为他们最基本的生存方式和活动方式,是现实的人得以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所以,在社会生产关系中,人的物质生产活动会影响其精神文化活动,促使他们形成不同的认知能力、知识体系和接受水平。现实的人在接触文艺作品时,由于主体的接受能力和认知水平是不一样的,就会导致他们对文艺作品思想涵养的吸收有所偏差,形成的认知程度也不尽相同。所以主体要提升自己的认知能力和接受水平,就需要能动地进行自我培育。此外,现实的人必须与文艺相结合,才能进行“文艺育德”。习近平同志《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出文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3],也就是说要把人民作为文艺表现的主体,创作出为人民所喜爱的文艺作品。因此,两者之间的密切联系也促使接受者更愿意利用文艺来完成自我培育。同时,马克思认为文艺作品既可以带给人消遣和愉悦,又可以宣扬积极的思想以提升人的道德行为。所以,接受者需要通过积极主动地阅读文艺作品来提高自身的审美品位和思想素质,不断完善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继而实现“文艺育德”目标。

如何育?“文艺育德”自我培育过程是从“内化”到“外化”的内在能动转化过程。“内化”是发生在主体头脑内、不能从外部直接观察到的情感接受和思想转化的过程。主体的“内化”需要有一定的前提条件,就是接受者要认同文艺作品中蕴含的思想内容。接受者在阅读文艺作品时,只有先认同思想才能引起情感共鸣,才可以把从文艺作品中接受的情感“内化”为自己的思想觉悟和意志信念,完成从情感认同到思想觉悟的接受过程。“外化”是主体德行培育的目的和最终体现,主要表现为在一定思想信念支配下的人的实践活动。所以主体要把内在的思想信念转变为现实中具体的、实际的道德行为,才能真正实现“文艺育德”的最终目标。可见,“外化”的过程也是直接检验“文艺育德”效果的试金石。“内化”和“外化”之间存在辩证统一的关系,“内化”是保障主体实现“外化”的前提和基础,“内化”的终极目标是为了实现“外化”,而“外化”又是“内化”作用于现实的反映和标志。两者都是“文艺育德”的重要环节,缺一不可。否则,“文艺育德”的过程不仅会不完整,还会变成空洞的理论说教,或者导致实践活动的盲目性,这样会使“文艺育德”失去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意义。

育什么?“文艺育德”要培育的是德行。所谓德行,就是德性行为,是德性支配下的道德行为。黑格尔把“德行”定义为:“意志作为主观的或道德的意志表现于外时,就是行为”[6]116。这意味着德行是建立在个人德性基础上的外化行为,是德性内在品德的外在表现,同时也是受内在德性支配的道德行为。那么,“文艺育德”中培育的“德”具体是指什么呢?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我国公民道德建设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要坚持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道德准则。这是对主体德行形成提出了具体的要求,明确了德行培育的方向。因为德行是在主体内在品德意志支配下的主动选择的道德行为,人的思想意志在道德行为的自我选择过程中起着自主能动的作用。所以为了达到这些要求,我们需要为主体德行形成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引导主体自主选择正确的、有价值的德行内容。

综上所述,“文艺育德”是内化与外化相统一的内在能动转化的过程。从主体要素来看,文艺作品的接受者是实现“文艺育德”必不可少的主体;从育德过程来看,主体人的能动性促使内化外化相结合;从实现目标来看,主体要形成符合社会发展,并适用于现实生活的道德行为。所以,“文艺育德”的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进而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

三、“文艺育德”的实现途径

“文艺育德”作为一种实践活动,应该秉承与时俱进、推陈出新的原则,紧跟时代步伐,才能够得到长足的发展。习近平同志多次提及要重视文艺对人的培育作用,但长期以来,“文艺育德”仍存在效果不理想的问题。为了推动“文艺育德”的实现,应该注意以下三个方面:首先,要涌现一批具有价值、富含正能量,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的文艺作品,这就对文艺工作者提出了一定的要求。习近平同志《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上也讲到文艺工作者要创作出高质量的文藝作品。其次,这些高质量的文艺作品要有一个方便、快捷的传播平台,而现在网络的广泛应用就为其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撑。再次,主体接受能力和认知水平的不同会影响他们文艺作品思想内涵的接受程度,所以需要营造具有导向性的“文艺育德”氛围来对其进行帮助。这三方面正是“文艺育德”发展的现实需求,也是能更好地实现“文艺育德”的有效途径。

一是要创作出高质量的文艺作品。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讲到要“通过文艺作品传递真善美,传递向上向善的价值观,引导人们增强道德判断力和道德荣誉感,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3],他还指出优秀的文艺作品应该包含“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3]。所以,要想创作出高质量的文艺作品,既要包含道德行为准则,又要注重作品审美品位的提升,将思想性和艺术性高度结合,才能吸引文艺作品接受者的目光,激发他们阅读文艺作品的兴趣,使他们在欣赏文艺作品的同时自然而然地产生情感共鸣。高质量的文艺作品中创作的人物形象不再是单一的、充满模式化的,而是从多方面、多角度对人物进行定位和塑造。例如文艺作品中塑造的英雄人物,不再是“高大全”的形象,而是和接受者一样的普通人。而这些人物能够打动观众的地方就在于他们每个人身上散发出来的普通人性,包含正义、信守承诺等品质。人们看的是故事,喜欢的是人物,中心思想更多地在作品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让接受者在潜移默化中产生情感共鸣。而且接受者通过主动学习高质量文艺作品中传递的德行品质,可以摆脱自身存在的缺点,使心灵得到净化,使情绪变得振奋,从而树立人生目标,达到“文艺育德”的效果。

二是要借助网络平台传播文艺作品。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使文艺作品有了全新的传播平台。网络传播采取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动画等多种形式,丰富了传播手段,使文艺作品需要转达的内容更为直观、形象、生动地展现在大众面前。例如,可以把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民道德建设和中国传统文化等内容的宣传片、纪录片和公益短片,投放到视频网站上播放。同时,网络平台的便捷性使文艺作品的传播更具实效性。文艺作品可以利用网站、论坛、官方微博、微信、空间等作为传播平台,方便、快捷地向大众传输优秀作品中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例如,微小说以其独具特色的文艺形式和方便快捷的网络传播平台,吸引了接受者的注意力,激发了他们的阅读兴趣。在此基础上网络平台可以随时做好相关作品的推送,并鼓励接受者参与评论、交流和讨论。同时又广泛传播了积极的思想,以此来实现社会整体德行的培育和提升,促进“文艺育德”的深入实施。

三是要营造“文艺育德”社会氛围。在主体进行自我育化过程中,每个人的认知能力是有限的,也是具有差异性的,所以接受者在对文艺作品的欣赏和阅读上需要有一定的社会引导。营造具有文艺导向性的社会氛围,有助于引导接受者挖掘出文艺作品中有价值、正能量的内容。首先,可以紧跟时代步伐,以社区、学校或单位为整体开展宣讲活动。所谓的宣讲活动,就是根据一定的意识形态和培育目的的要求,发挥文艺的可塑性和引导的作用,实现“文艺育德”。宣讲活动的形式主要包括以时事政策、爱国主义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各种宣传栏和书刊、媒体以及演讲朗诵活动等。宣传栏和书刊是宣讲活动的传统阵地,主办者要充分认识到宣传栏和书刊在文艺活动建设中的重要作用,积极组织、策划板报和书刊的宣传和教育工作。其次,还可以开展各具特色的文娱活动,具体的形式可以有“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演讲比赛、“学习两学一做”宣传活动、“合格公民德行建设”专题讲座、以弘扬“中国梦”为主题的漫画展等。这些活动都紧跟时代需求,有助于营造人民群众进行自主学习的环境,又提供了培育自身能力、展现自我品质的平台,有助于激发人们主动学习、陶冶情操、培育德行的热情,强化人民大众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5-10-15.

[4]沈壮海.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视野[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5]刘晓哲.马克思主义文艺育德思想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6] (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M].范杨,张企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

作者简介:王羽欣(1992—),女,汉族,单位为陕西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郗芙蓉(1969—),女,陕西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理论。

(责任编辑:朱希良)

猜你喜欢
概念界定实现途径
特需医疗服务概念新探讨
思维导图&概念图辅助翻译教学实现途径探索
探索医院人才工作联动机制的构建策略
如何将创新阅读植入小学语文教学中
海外劳工概念之界定
浅析我国公立医院在新医改下的财务管理目标和实现途径
新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实现的途径
实践活动——幼儿积极心理品质养成的催化剂
少数民族聚居地课程社会化内涵探究
略论高中政治课生态课堂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