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发性口腔溃疡与胃肠道疾病相关性分析

2018-08-11 01:50:04朱治宇郭冬梅
现代仪器与医疗 2018年4期
关键词:口炎患病率胃肠道

朱治宇 郭冬梅

复发性口腔溃疡(Recurrent oral ulcer,ROU)是口腔黏膜常见病,常导致剧烈的口腔黏膜疼痛,长期反复发作可引发口臭、慢性咽炎、便秘等症状[1]。ROU有着局限性、自愈性的特点,症状较轻者一般7~10 d可痊愈,但呈周期性发作[2]。目前临床对于ROU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多数研究认为,其病因与免疫、遗传、胃肠道疾病、细菌、病毒等多种因素有关[3-4],作为消化道始端,口腔也可能是胃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的重要贮存部位,此次探讨ROU与胃肠道疾病和Hp的相关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

观察组是2015年4月至2017年8月于我科就诊的144例ROU患者,对照组是同期因牙外伤等原因就诊的非ROU患者80例。观察组ROU病程均≥1年且累计发作次数≥3次,两组均排除合并严重全身性疾病者以及入组前1周内有抗生素、铋剂、抗酸剂等药物使用史者。本临床研究已征得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均知情同意并签署书面协议。

1.2 观察组分层

参照文献[4]进行ROU临床分型,按类型纳入不同组别。轻型ROU:口腔检查可见散在小溃疡,溃疡直径2~4 mm,数量1~5个,溃疡中央凹陷,周边有约1 mm充血红晕带,发作期持续1~2周,具有自限性,溃疡愈合后无瘢痕遗留。重型ROU:口腔检查可见大面积溃疡,溃疡直径10~30 mm但数量较少,深及黏膜下层甚至肌层,发作期可长达数月,具有自限性,但溃疡愈合后可遗留瘢痕,甚至引发舌尖、腭垂组织缺损。口炎型ROU:口腔检查可见小而多的散在溃疡,溃疡直径1~2 mm,数量≥3个,相近溃疡融合成片,发作时常伴有唾液分泌增加、头痛、低热、全身不适等症状,发作期持续1~2周,具有自限性,溃疡愈合后无瘢痕遗留。

1.3 相关性分析

调查患者胃肠道疾病病史、症状、用药情况。取患者唾液标本,以聚合酶链反应法(PCR)针对Hp特异性片段进行检测,PCR产物行1%琼脂凝胶电泳、0.5 μg/mL溴化乙锭染色,紫外投射反射仪下若可见ureA基因(411 bp)处电泳条带,即为Hp阳性结果[5],比较观察组组内、观察组与对照组组间Hp阳性率。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 22.0进行分析,胃肠道疾病患病率、Hp阳性率以(n/%)表示,并采用χ2检验,年龄以(x±s)表示,并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胃肠道疾病患病率、Hp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144例ROU患者中,轻型85例,重型21例,口炎型38例。轻型ROU组共18例患者合并胃肠道疾病,其中胃炎8例、消化道溃疡10例;重型ROU组共11例合并胃肠道疾病,其中胃炎5例、消化道溃疡6例;口炎型ROU组共5例合并胃肠道疾病,其中胃炎3例、消化道溃疡2例。口炎型、轻型、重型ROU胃肠道疾病患病率、Hp阳性率依次升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胃肠道疾病患病率及Hp阳性率比较(n/%)

表2 不同分型ROU患者胃肠道疾病患病率及Hp阳性率比较(n/%)

3 讨论

ROU是一种非常普遍但病因不明的口腔科常见病,其患病率居口腔黏膜病之首,约有20%的普通人群曾有发作史[6]。虽然ROU的发作有着自限性,但疾病发作时剧烈的烧灼样疼痛以及淋巴结肿大、全身不适等伴随症状均可对患者精神状态与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7],且近年来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ROU发病呈年轻化趋势,且发作频率、严重程度均较以往有所上升[8]。因此,临床对ROU病理机制的研究愈发重视。研究认为,各类心理社会因素及生物因素的相互作用在ROU的发生发展中均扮演了重要角色[9]。此次调查结果显示,与非ROU患者相比,ROU患者胃肠道疾病患病率较高,且随着胃肠道疾病患病率的升高,患者发作频率、症状严重程度也有上升趋势,说明胃肠道疾病可能是导致ROU发生与加重的重要原因。作为消化道的始端,口腔与胃肠道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10],而Hp很可能作为机体内一种机会致病源,长期存在于口腔黏膜与消化道黏膜上,并通过口腔、肠胃黏膜菌群相互转移,如胃肠道Hp可经食物反流进入口腔,在条件成熟时引发ROU;而口腔内Hp也可伴随吞咽进入胃肠道,待致病性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即可引发胃肠道疾病[11-12]。因此,口腔与胃肠道Hp共同作用,可能是导致合并胃肠道疾病的ROU患者往往久治不愈、反复发作的原因之一,也是造成消化道疾病与ROU在流行病学特征、易感人群及发作规律上均具有一致性的重要因素[13]。

为进一步了解Hp感染对ROU的影响,此次研究对患者Hp阳性率亦进行了比较,可以发现,Hp阳性率与胃肠道疾病患病率存在共同特征,即ROU患者Hp阳性率高于非ROU患者,而口炎型、轻型、重型ROU患者Hp阳性率则依次升高 。Hp引发胃肠道疾病的过程主要包括激活黏膜自身抗原、上调致敏淋巴细胞因子抗体水平、局部激活补体、促进细胞溶解、诱导多核细胞浸润、产生炎症反应等[14],上述过程可诱发上皮细胞表面退变并加重灶状黏膜损伤,从而导致溃疡形成[15-16]。有研究发现,合并胃肠道疾病的ROU患者,其口腔及胃内Hp菌株具有同源性[17]。本研究Hp感染检测标本取自患者口腔,而人体口腔内菌斑、唾液中培养的Hp与胃内Hp具有一致的形态学、生化学及免疫学特征,故引发ROU和胃肠道疾病的Hp可能拥有相同抗原决定簇。

目前临床治疗ROU的主要手段包括局部用药、全身用药、营养因子替代治疗等,但虽然上述方案可获取短期内理想的效果,但仍难以有效预防ROU复发[18]。鉴于上文分析,强调Hp的清除有望在控制胃肠道疾病症状的同时,缓解ROU临床症状、降低发作频率。对于合并胃肠道疾病或Hp感染高危因素的ROU患者,可尝试将抗Hp三联疗法应用于临床。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口炎型ROU患者Hp阳性率较低且致病力有限,盲目采取抗Hp三联疗法可能适得其反,因此,在强调抗Hp治疗的同时,亦应综合评估ROU患者临床分型、胃肠道疾病患病情况、Hp感染情况,并据此作出最为合理的治疗决策。

猜你喜欢
口炎患病率胃肠道
体外仿生胃肠道模型的开发与应用
科学(2022年4期)2022-10-25 02:43:06
2020年安图县学生龋齿患病率分析
肉牛口炎咋防治
今日农业(2021年21期)2021-11-26 05:07:00
昆明市3~5岁儿童乳牙列错畸形患病率及相关因素
胃肠道间质瘤的CT诊断价值
428例门诊早泄就诊者中抑郁焦虑的患病率及危险因素分析
老年高血压患者抑郁的患病率及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的相关性
口炎清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临床观察
连花清瘟胶囊致胃肠道不良反应1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疱疹性口炎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