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铁军 刘勇
黄褐斑是临床常见的慢性皮肤色素代谢障碍性疾病,虽然患者无明显自觉症状,但面容美观性受到影响[1]。非剥脱性点阵激光可促使病变部位黑素颗粒破坏,其治疗效果与安全性已得到广泛肯定,但该技术缺乏真正的创面愈合反应,患者治疗改善速度慢[2]。动物实验证实,积雪苷霜软膏能够减少豚鼠黑素细胞数,促进色素沉着区颜色减淡、面积减小[3],亦有研究证实了该药在伤口愈合、烧伤、瘢痕、硬皮病治疗中的确切作用[4]。我科将非剥脱点阵激光联合积雪苷霜软膏治疗黄褐斑,疗效较满意。
将2015年3月至2017年7月我科治疗的98例黄褐斑患者随机分为2组开展对照研究。患者均符合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制定的《黄褐斑的临床诊断和疗效判定标准(2003年版)》[5]。排除合并面部皮肤瘢痕、萎缩、鲜红痣等其他类型皮损者,以及妊娠或哺乳期女性。2组患者性别比例、年龄、病程等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临床研究已征得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相关协议。
2组患者均接受非剥脱性点阵激光治疗,以温水彻底洗净治疗区皮肤油脂及化妆品,治疗区冰敷10~20 min后,使用Star LuxTM1540 nm点阵激光仪(美国Palomar公司),根据患者年龄、肤色及Fitpatrick-Pathak日光反应性皮肤类型选择治疗参数[6],输出光斑头直径均为15 mm,脉宽15 ms,频率1.0 Hz ,Fitpatrick-Pathak日光反应性皮肤类型Ⅲ型(日晒红斑有时发生,日晒黑化有些晒黑,未曝光区皮肤浅棕色)者,激光能量选择7~8 mJ/mb,Ⅳ型(日晒红斑很少发生,日晒黑化中度晒黑,未曝光区皮肤中度棕色)者,激光能量选择6~7 mJ/mb。治疗头垂直紧贴皮损区平行照射,光斑间重叠10%~20%,扫描1~2次,以皮肤出现轻微发红为治疗终点,治疗结束后立即给予治疗区冰敷30 min。治疗3~6次,每次治疗间隔时间2~4周,复诊时根据前次治疗效果适当调整治疗参数及扫描次数。治疗期间嘱患者注重防晒、皮肤保湿,同时口服维生素C(每日3次,每次0.2 g)。
在上述治疗方案的基础上,联合组加用积雪苷霜软膏(上海现代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31020564,规格10 g: 0.25 g)治疗区外涂,每日3次,涂抹后按摩治疗区5 min以上,持续2个月以上。
疗效评价包括治愈:肉眼可见黄褐斑面积消退≥90%,颜色基本消失;显效:肉眼可见黄褐斑面积消退60%~90%,颜色明显变淡;好转:肉眼可见黄褐斑面积消退30%~60%,颜色变淡;无效:肉眼可见黄褐斑面积消退不足30%,颜色无变化或加重[7];总有效率为治愈率与显效率之和。皮损评分包括皮肤颜色及皮损面积评分,皮肤颜色评分包括3分、2分、1分,分别为深黄褐色、黄褐色、淡黄褐色;皮损面积评分包括3分、2分、1分,分别为>4 cm、2~4 cm、<2 cm;皮肤颜色与皮损面积评分之和为皮损评分[8]。于疗程结束后发放自制满意度调查患者问卷,结果包括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非常不满意4个类别,总满意率以非常满意率与满意率之和计。
对本临床研究的所有数据采用SPSS 18.0进行分析,临床疗效、不良反应、满意度等计数资料以(n/%)表示,并采用χ2检验,年龄、病程、皮损评分等计量资料以(x±s)表示,并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组患者单次点阵激光治疗结束后均诉疼痛、烧灼感,经冷敷后症状消失;激光组术后出现色素沉着、色素减退各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8%,于治疗结束后自行好转;联合组治疗期间未见不良反应发生。
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7.76%,高于激光组的69.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2组患者治疗后皮损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联合组治疗后皮损评分低于激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联合组总满意率为93.88%,高于激光组的83.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2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n/%)
表2 2组患者皮损评分变化对比(x±s)
黄褐斑发病与遗传、内分泌、妊娠、药物等多种因素有关,亚洲、拉丁美洲等接受紫外线照射过多地区发病率较高[9-10]。
过往临床治疗黄褐斑的方法包括局部外用药物、中医治疗及光学技术治疗等,但传统外用药物对皮肤刺激性较强,易引发皮肤局部红肿、刺痛、脱屑等不良反应,色素沉着、色素脱失、胶样栗丘疹等并发症发生率较高[11]。以Q开关红宝石激光、CO2点阵激光为代表的剥脱性激光治疗黄褐斑效果确切且治疗次数较少,但治疗中全部表皮和部分真皮汽化、表皮黑色素磨削除对皮肤创伤较大,还可能造成创面红斑期较长、局部感染与瘢痕愈合发生风险上升[12-13]。
非剥脱性点阵激光主要利用点阵式光热理论原理,含水皮肤组织吸收激光能量后,可使皮损区域内黑素小体迅速升温、变性,同时,热损伤可启动机体程序式创伤愈合反应,进而激活一系列生化反应,在促使受损表皮短期内修复的同时,诱导表皮、真皮热损伤组织及黑素等形成显微表皮坏死碎片并经由表皮排出体外[14]。我科使用Lux 1540 nm激光用于黄褐斑的治疗,Lux 1540 nm激光深度可达1 mm,其独特的光子循环技术可在维持较低能量的前提下满足治疗需求,且局部高点能量可对角质层以下含水分表皮组织及部分真皮产生凝固作用[15],达到治疗目的。由于黄褐斑皮损区黑素细胞功能活跃,光刺激较强反而可造成黄褐斑加重,而Lux 1540 nm激光特有的柔脉冲技术能够在增加脉宽的同时降低能量峰值,确保皮肤温度温和、缓慢上升,分布均匀的光斑范围内能量能够在保证治疗效果的基础上减少皮肤热损伤,对于保护皮肤屏障作用、缩短愈合时间亦有着积极作用[16],安全性十分理想。
然而,正是由于非剥脱性点阵激光的单次能量较低,患者往往需接受多次治疗,短期治疗效果有待提高。积雪苷霜软膏中的有效成分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等功效[17]。本研究联合组非剥脱性点阵激光联合积雪苷软膏外涂治疗,其治疗总有效率达到87.76%、总满意率达到93.88%且治疗后皮损评分下降更为明显,其机制可能与积雪苷对皮肤氧化与抗氧化反应平衡的调节有关[18]。同时,联用药物外涂后,患者激光能量、治疗次数有所减少,故本研究联合组治疗期间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说明联合治疗方案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治疗安全性。
总之,非剥脱性点阵激光联合积雪苷霜软膏外涂治疗黄褐斑效果确切、安全性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