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对县镇高中班级管理情态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县镇高中的学生由于经济、文化、生活等环境与城市学生有较大差异,在学习、情感、心理、行为等方面有着不同的呈现。所以,县镇高中班级管理应根据学生的学情采用针对性的对策,不宜简单借鉴。
关键词:县镇;高中;班级管理;分析;对策
县镇高中学生大多来自农村,他们的成长环境以及其所在的文化环境、经济条件、生活水平等与城市学生有较大的差异——这也就决定了他们在学习能力、学习条件、情感心理、性格行为等方面与城市学生不尽相同。而且,不同的区域又存在着千差万别——比如富裕与落后、平原与山区。因而,对县镇高中的班级管理,班主任就不能简单地借鉴通常的班级管理方法和策略,而应对自己班级学情进行具体分析,并针对性地实施管理。
一、 县镇高中学生学情分析
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学情,下面分析的学情主要是基于自身(四川绵阳市平武),但,应该在山区县镇高中有一定的普适性。
一是学生大多出自周边农村——有的教师在分析农村生源时,过分强调了学生自律性差、文化修养低、集体意识不足等问题——这些问题在农村学生中确实是较为普遍的,但这种分析是过于片面了,不足以作为学情的全部依据。农村学生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他们同样有城市学生所不容易具備的优秀品质,比如自强、质朴、勤劳、直率、独立,能吃苦、会持家等等,都是班主任在管理中需要予以考虑和利用的。
二是这些学生在成长条件上较之城市学生不充分。就不说经济差异所造成的学习条件上的不足,仅从2016年平武的交通数据——境内公路总里程1551公里,开通公交车4路11辆,出租汽车25辆,年客运量130万人次——就可以看出,这里的学生想走出去睁眼看世界有多么难。再加上有线电视、网络也还没有得到普及。所以,这些学生的视野就比较狭窄,其思想观念上就不容易与时代完全同步。
三是在全国农村范围内都比较普遍的“留守”问题。家长需要去外出务工,一些学生长期处于无人关照的状态,使他们在精神、思想、性情、行为等方面形成了一个特殊的群体——但,高中生又不同,他们“留守”却不是“儿童”,他们基本已经成年,与“留守儿童”的压抑、伤感不同,他们对孤独感开始“麻木”。而且,他们已经能够独立生活,自主决定和解决生活、学习问题,这就使他们的思想更不容易被引导和感化,沟通起来比较困难。
二、 县镇高中班级管理对策
基于以上分析,县镇高中的班级管理除了常规的素质教育、制度建设、习惯养成等方法之外,班主任应该特别注重下面三个策略。
一是“高度自治”——高中生已近成年,他们有较高的组织管理能力,而且,农村学生持家能力、独立能力又比较强,所以积极推行学生自主管理班级,既发挥了他们的优势,又满足了他们独立的需求,就比较容易把学生的自律性、自觉性和积极性调动起来。对这些学生,不仅是要让他们自治,而且是高度自治。比如给班干部、骨干以更大的管理权限,让他们不仅有监督权,而且有处置权,可以不通过班主任直接对班级中的事务进行约束、奖惩。再比如实行全员管理制度,让每一名学生都有参与班级事务的机会,如以小组为单位轮流的班会组织、板报更新、午休值勤、自习监督等等,让每名学生实现从“被管理者”到“管理者”的角色体验与转变。
二是开阔视野——通过一些途径给学生提供条件,让他们开阔视野,了解当今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国家的发展战略、个人的发展前景,从而使他们摆脱个人狭小的思维局限,从更长远的、更宽广的方向去理解世界、看待人生,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比如,要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在城市中,教师可能会要求学生在家通过电脑去观看纪录片《大国重器》,但这里的学生有的家庭可能还没有电脑网络——那教师就该利用学校的信息设施,组织学生一起利用班会、午休时间集中观看。建议学校将信息教室、阅览室等向学生更开放一些,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认知外面的世界。
三是一视同仁,背后关注——对于留守高中学生,不应再突出采取初中、小学时那种给予特殊关照,以“爱心”去感化的策略。这个年龄的学生,他们有强烈的自尊,不愿意被同学视为特殊群体,更不愿意被视为“在襁褓中长不大的孩子”——有时候,班主任越是对他们特殊关照,他们心里的抵触情绪就越大。所以,对这部分留守学生,教师在班级管理中应体现出平等,一视同仁。犯错了,不能说他“可怜”就降低标准,而是严格按制度去处理——这样,他们的心里反而更“舒服”,会“感谢”老师。在这个基础上,教师在私下里多观察、多了解,悄悄地替他们去解决一些学习和生活上的难题,帮助在背后、在暗处,满足他们的自尊心。
综上所述,县镇高中的班级管理,班主任除了采取常规的班级管理策略,实现规范化管理之外,应对自身的学情进行细致分析、准确把握,并基此采用针对性对策,因地制宜、因人制宜,从而实现有效班级管理。
参考文献:
[1]袁飞龙.关于农村高中班级管理方法的初探[J].新一代月刊,2013(2).
[2]卢报辉.高中班级管理原则与方法微探[J].中学教学参考,2017(18).
作者简介:
钟爱琴,四川省绵阳市,四川省平武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