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文化和蒙古摔跤的文化底蕴

2018-08-08 10:12斯日古楞
商情 2018年34期
关键词:文化底蕴

斯日古楞

【摘要】蒙古文化是由蒙古民族创造的一种游枚文化。蒙古文化是草原文化的主体,是中国当代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文明长期保持多元内在气质所必需的重要物质和精神财富之一。

【关键词】蒙古文化;伴跤;文化底蕴

蒙古文化是由蒙古民族创造的一种游牧文化。蒙古文化是草原文化的主体,是中国当代文化的有衫胜且成部分,也是中华文明长期保持多元内在气质所必需的重要物质和精神财富之一。

一、蒙古语言和文字

蒙古族的语言文学是一门值得加深研究的文化。有个韩国学者做了统计,最夸张的动词,可以有1900多种变化,与马有关的词汇有3000多等等。作为一门语言,各地都有各自的乡音方言,然而蒙古文化却具备着独特的蒙古文字语言。拼音文字加海量的词汇,是蒙古年轻人整天醉心于诗歌的重要原因,从而严重拖累了整个民族的理工水平。传统蒙古文字,做为罕见的竖写体拼音文字,却巧妙的将每个字母分为词头词中词尾三种形式,从而一个词可以一笔写完,成为手写时代记录速度最快的文字。这也是蒙古这个民族神奇的地方之一。

二、蒙古文化

蒙古族是恋母情节很重的民族,做为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其歌曲总量是惊人的,据不完全统计,一半的歌曲是唱母亲,百分之二十唱故乡,百分之二十唱爱情,百分之十唱其它。女性在蒙古文化中是占有很大一部分的主体,这个民族的女性地位之高是其他民族中少有的。

如今的蒙古国更是一个阴盛阳衰的社会。蒙古历史上为人所尊敬的女性很多,从先祖阿伦高娃到乌格伦博尔帖婆媳,再到中兴的满都海夫人,一代代蒙古贤后。究其原因,我觉得跟蒙古人的全民皆兵的制度有关。时常草原上只留下妇孺,小到家务大到朝政,全部都是女人在掌管。在长期的社会发展过程中,女性渐渐成为蒙古文化的主体,女性力量发展越来越壮大,蒙古女人所做的事情也是其他民族女人所不能及的,这和蒙古族自身的环境和发展情况相关,蒙古是一个游牧民族,不像其他地区男耕女织,女性做做农活和手工业就可以维持生计,蒙古女人自古以来给人一种彪悍和健壮的感觉,这和游牧民族的生活方式是分不开的。蒙古女人在权力体系中的地位,是在蒙古文化中被认可的。而到了现在,女性依然是蒙古文化里重要的力量,这个民族的女性以其坚韧的品格和意志获得了社会的肯定。

蒙古人对于环境的认识更是超越了很多现代人对环境保护的认知。蒙古人最正统的信仰是萨满教,这是一种相信万物有灵的原始宗教,即使成吉思汗本人也是虔诚的萨满教信徒。一方面因为其胸怀,一方面也是因为萨满教的自然主义,这么一个吊打全世界的牛人,允许其治下的子民拥有信仰自由,好多国家800年后都还没有做到。游牧经济讲究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只有草原有生机,蒙古人才富庶,草原上的草长的越多越好。相比之下农耕文明的中国,则更有一种与天斗其乐无穷的感觉,除了自己种下的,其它东西一律拔掉,保持植被的单一性是农耕所追求的。自打上世纪初放垦之后,脆弱的蒙古地区生态被农民渐渐破坏了。蒙古人也并不是天生就是游牧民族,并不是自古以来就喜欢喝奶吃肉,千百年的发展证明,蒙古族这块宝地只适合进行游牧生活。国人也并不是天生就喜欢吃菜吃米吃馒头,是因为大多数人生活的地方只适合种植农作物,所以,自当放垦之后,越来越多的人接触到蒙古族,这块圣地就被慢慢破坏。

蒙古人生活习性造成他们并不是一个定居的民族,没有铜墙铁壁圈住家门,他们的生活是蓝天白云群山碧草皆是我家,我今年在这个地方过冬,明年我去那个地方避暑,所有的草原都可能是我即将人住的地方,所以,每个人对环境的保护都高度紧张,他们对环境的重视程度是经济发展迅速的发达城市的人们所不能理解的。这也是为什么前几年,有牧民为了阻止碾压其草场的矿车,敢于以命相拼。然后可悲的是,即使在蒙古族人民这种悉心的保护下,各大草地还是被移民潮所带动下被开垦而沙漠化。

三、蒙古摔跤及其文化底蕴

蒙古族自古以来就以能骑善射和身强力壮著称。据《元史》记载:“元起朔方,俗善骑射”。元朝建立后,蒙古人为了巩固统治,明确规定蒙古族男子必须具备赛马、摔跤、射箭三项技能,这三项技能便是蒙古族的“男儿三艺”。说到摔跤,其蒙语为搏克,是蒙古族中流传至今都风靡不衰的运动,更是世界上最具有实战性的运动之一。搏克在蒙语中为结实、团结、持久的意思,其规则简单明了:比赛不限时间,参赛者也不分体重,双方选手在通过扑、拉、甩、绊等技巧使对方膝盖以上任何部位着地即为获胜。同时,搏克运动对比赛场地也无太大要求,只需一块较为平整的草地即可进行。搏克在蒙古草原上已有近两千年的历史,西汉初期开始盛行,元代广泛开展,在清代达到顶峰。时至今日,搏克已经融入蒙古族人生活中,成为不分年龄、地位、行业的蒙古全民运动。每年举办的各类搏克比赛不下千场,在蒙古的传统节日,不管是祭敖包,还是开那达慕,搏克都是绝对不可缺少的主项,搏克文化精髓也已经深深渗透到蒙古每一个人骨子里。

自2003年,国家体育总局把搏克运动与中国式摔跤融為一体,正式纳人全国摔跤锦标赛中,从此以后越来越多的蒙古选手在开始包揽各类摔跤赛事冠军的同时,也在各大搏击格斗赛场上崭露头角。诸如,精武门综合格斗职业联赛的金腰带得主伊布格勒就曾参加过各类大大小小的搏克比赛并多次获得冠军。这就不难看出来,为什么蒙古族人普遍有着天生的“跤劲”,这为他们转型到其他运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武国骥.蒙古文化与东西方文化的交流[J].内蒙古教育学院学报,1995(Z1)

[2]宝音达.文化概念与卫拉特蒙古文化的范围[J].西部蒙古论坛,2008(1)

[3]陈巴特尔.试论蒙古民族传统文化的形成、变迁及其特点[J].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3)

猜你喜欢
文化底蕴
浅谈声乐作品的再创作
浅析电视娱乐主持人的素养
川剧丑角精妙绝伦
中国传统元素在新中式空间中的传承与发展
中小学语文课堂的多元建构
做一名有深厚文化底蕴的语文教师
文化底蕴对舞蹈创编的影响分析
中学教材中的又一悲剧形象
如何让中学生在作文中体现文化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