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敏
摘 要: 要大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必须丰富教师的文化底蕴,广浚语文课堂的源头活水;让教师批判地借鉴学习,形成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回到儿童、回到母语、回归文本,让语文课堂充满人文味。
关键词: 中小学语文 文化底蕴 借鉴学习 人文味
近年来,我先后参加了市、县组织的教育改革与发展论坛、班主任论坛、“国培计划”送培进校、区域教研、教育督导活动,和很多学区、学校的同行们一起交流学习,深入教室听了很多课,发现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中小学语文课堂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新课改的理念、方法、模式正在走入每个教师的心里,深入每个学校的课堂,一面黑板、一根粉笔、一张嘴的灌输式填鸭式课堂已成为过去。新课改发展至此,除了学习先进的理念外,引进有效的课堂模式,尝试更好的教学方法,中小学语文教学到底还需要些什么?
一、文化底蕴——语文课堂的源头活水
在工作中,我们常常会发现,同一节课,同样的教学设计,不同的教师会上出不同的效果。就像我们模仿名师的课堂,但效果有时却是云泥之分,仔细想想,最终的决定因素就在于执教者的文化底蕴。兰州五中校长张忠苍说:“不要让校园成为文化的沙漠。”可见语文教师不能让自己的心田成为文化的沙漠。语文课堂,不管运用什么模式、什么教学手段,它的学科特点决定它不是西方的肯德基麦当劳这样的快餐,而是中国的砂锅煲汤,需要慢火熬制,需要浸染熏陶,需要我们放下功利心一点一滴积攒,这样我们在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也能为他们奉献出一道更营养的心灵鸡汤,从长远意义看,也许这才是更有效的语文课堂。因此,语文教师关注自己的文化底蕴,并用这底蕴改变课堂,也许是更迫切的需求。王崧舟老师说:“语文在很大程度上教的不是知识,不是技能,甚至也不是课程,而是底蕴。”底蕴从何而来?书堆出来的。书读得多不一定有文化底蕴,但是一个不读书的人,是一定没有底蕴的。一个没有底蕴的教师,他的教学行为里,重复一定大于成长。因此,让读书成为一种生活习惯,并用这习惯影响学生,这种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比苦口婆心的教导会有效得多。试想,一个充满书香的班级,它的学风不会太差,一个个充满书香的班级组成的校园,它的校风肯定是积极向上的。从教师的个人成长来说,要在工作中不断发展,不断超越自己,文化底蕴无疑是决定他走多远、站多高的决定性因素。
二、批判地借鉴学习——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载体,如何实现语文课堂组织形式最优化和课堂教学效益的最大化,这是一个常论常新的课题,从区域教研到走出去学习、请进来示范,再加上网络这个平台共享的各种教育资源,一时间,改革让中小学语文课堂百花争艳的同时,也有“乱花渐欲迷人眼”的困惑。教师学习杜郎口,学习永威,学习窦桂梅,学习王崧舟,一再经受着课堂教学改革的头脑风暴。我县实施了中英项目后,千篇一律地运用了“合作教学法”,学习了“洋思”“杜郎口”中学的课堂改革经验后,又都一股风似地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虽然形式上翻新了,但能否起到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一根本性问题,还有待我们进一步思考和探究。所以,课堂教学方法要倡导百花齐放,切忌千篇一律,千人一面,更不能以形式掩盖实质。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质是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喜欢教师,才能喜欢教师执教的课程,学生浓厚兴趣的形成,要靠教师高尚的人格、渊博的知识和灵活多变的教法。所以,课堂教学的一个模式、一种方法都是无法解决这个问题的。有时候,一节课要用到多种教学方法,这取决于教师把握教材、了解学生的程度。譬如:小学一年级学生运用“合作探究法”有什么意义?不如运用小游戏、小制作、小活动的方法实现课堂教学的目标。张忠苍校长说:“学习永威,不是学它的模式,而是学习它对教育的信念。”对于课堂改革中引进的那些先进的教学模式,我们应该看到它的两面性,一方面它能很好地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打造高效课堂,另一方面它有可能制约教师的创造性,扼杀一些教师的自我风格,造成课堂的千篇一律,让中小学语文教学陷入邯郸学步的尴尬境地。既然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那么应该允许一百个教师有一百个“永威模式”。学无定法,教应当无定法,于漪老师的“情感派”教学法、李吉林老师的“情境教学法”、刘宪华老师的“主题阅读”教学法、魏书生的“六部教学法”、李镇西的“分层递进教学法”、窦桂梅的“主题教学法”,自成体系,各有千秋,都是在漫长的教学实践中探索、总结、提炼、打造而成的,其中浸润着教师深深的教学思考,体现着教师的教学再创造,具有不可复制性。听了窦桂梅的课和讲座,有人说好的教师就该像窦桂梅得是个好演员,窦桂梅的课以激情出彩,而教师由于个体性格的差异,不一定人人能做到像窦桂梅那样激情四射,激情不成反成煽情,煽情不当就会流于做作,显得浮华。一个好的教师不一定非要是个好演员,只要他是个好导演就够了,能够贯彻新课改的理念,把一节课设计、引导得恰到好处,彰显学生的个性特色,尊重每个学生的发展,那么即便他不是窦桂梅,他也一样是个好教师。想想,沉着厚重的于永正老师,诗意深邃的王崧舟老师,激情洋溢的窦桂梅老师,他们的课堂看不到模式的存在。因为,课堂教学本身就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最好的课堂就是不受既定规范约束、学生喜欢的课堂,倒是彰显鲜明的个人风格,因为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三、回归文本——让语文课堂充满人文味
语文课需要人本的理念、人性的滋润、人文的关怀。反思一些示范课、公开课,不难发现,一些学校的语文教学步入两种误区:一是假。电子白板的普及使用,将教师从繁重的备课中解脱出来,课文、问题、拓展阅读文本、板书设计,全部用课件展示,更有甚者,部分教师预设学生要探究的问题的答案,过于注重白板的使用,却忽视黑板的作用。语文课的课题、学习目标、重点字词、教学过程中形成的板书设计都适宜用黑板呈现,其作用有三:教师优美的板书,既展示自己的书法,又让学生在抄写笔记时加深印象,巩固记忆,同时黑板上的内容不像幻灯片那样一闪即过,在课堂巩固、小结环节,教师不必再回过头翻找幻灯片,对语文知识点的强化作用显而易见;为了追求公开教学的流畅,个别教师甚至将课堂提问的答案按次序编成号,制作成小卡片,提前发放到学生手中,于是,我们看到这样一幕:语文课上,一个个较有难度的问题刚提出,就被学生不假思索地解决了,这节课一气呵成,教学过程行云流水。这样的语文课堂,看起来课件异彩纷呈,课堂热闹非凡,似乎很有观感,究其本质是挖好了坑,牵引学生往“标准答案”里面钻,反而禁锢学生的发散思维,将示范教学变成作秀课。二是空。一种情况是不重视字、词、句段、篇的训练,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虚化,语文素养的形成变成“空中楼阁”;另一种情况是忽视听、说、读、写、练的落实,将语文学习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割裂开来,语文学习与运用两张皮,让语文学习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个别教师认为字、词、句的训练枯燥乏味,一味追求课堂形式的翻新,放弃传统语文教学的优势,造成时间的大量浪费和课堂教学效率的降低,造成语文教学华而不实。还有一种情况是缺少直观性,教师在上课时发放到学生手中的文本资料有限,造成在语文课上,学生耳中没听的、眼中没看的、手中没做的、头脑中没想的,其结果是新课程所倡导的三维目标,尤其是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能力的形成都成为“海市蜃楼”。倒是部分老教师不摆花架子扎扎实实培养语言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做法,更值得发扬光大。因为只有抓住语文“双基”这一根本点,才能谈得上语文能力和素养的提高。窦桂梅说:“价值主题给予一代又一代人精神的滋养,它们如果能在儿童生命中生根、生长、润泽、发酵,他们的生命便会具备基本的格调与品质。”回归文本,挖掘汉字之美,体会语言文字之美,传承母语文化,让语文课堂充满浓浓的人文味,应该是每个语文教师神圣而艰巨的文化使命和良知。
参考文献:
[1]王崧舟.王崧舟:语文课最应该教的不是知识而是底蕴.中国教育报,2015.6.8.
[2]窦桂梅.窦桂梅与主题教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