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和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SandersⅢ型和Ⅳ型跟骨骨折的效果比较

2018-08-07 09:48:18杨冰开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18年13期
关键词:术式钢板有效率

杨冰开

白城市医院,吉林白城 137000

跟骨是人体重要的负重关节,周围解剖结构较为复杂。跟骨骨折是一种临床常见足部骨折性疾病,占全身骨折的2%左右,高处坠落和外力挤压是常见的致病原因。此类患者常伴有脊椎、骨盆骨折和胸腹部联合伤,易导致创伤性骨关节炎,预后相对较差[2]。手术治疗跟骨骨折时,关键在于有效恢复解剖结构、稳定固定和术后早期功能锻炼,行普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易引起创伤性距下关节炎、骨刺等并发症,锁定钢板固定术逐渐为临床所应用[3]。该研究随机选择该院收治的92例SandersⅢ型和Ⅳ型跟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术式不同分为具有可比性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分别应用普通钢板内固定术和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比较分析2种术式的疗效差异,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该院收治的92例SandersⅢ型和Ⅳ型跟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术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中,男性32例,女性14例;年龄在23~75岁之间,中位年龄50.5岁;从致伤原因看,高空坠落、交通事故和运动分别有19例、18例和9例;从Sanders分型看,Ⅲ型和Ⅳ型分别有35例和11例。观察组患者中,男性33例,女性13例;年龄在25~74岁之间,中位年龄53.0岁;从致伤原因看,高空坠落、交通事故和运动分别有 21例、17例和 8例;从Sanders分型看,Ⅲ型和Ⅳ型分别有32例和14例。假设检验比较两组性别组成、中位年龄、致伤原因和Sanders分型比例等影响研究结果资料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研究对象均取健侧卧位,硬膜外麻醉,行“L”形切口于跟骨外侧,皮肤切开至骨膜部位,钝性分离跟骨表面皮质,将骨折部位充分显露。对照组治疗方法为普通钢板内固定术。距下关节后关节面和骨折面解剖复位后,贴合合适钢板于跟骨外侧皮质,固定螺钉后常规缝合。观察组治疗方法为锁定钢板内固定术。依次在距骨颈、外踝尖端和骰骨钻入直径2 mm克氏钉,将关节和骨折面解剖复位后暂时固定克氏钉,C型臂X线透视仪下复位准确后,选用合适的钢板和螺钉进行内固定[4]。术后两组患者均行相关肢体功能恢复锻炼。

1.3 观察项目

观察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例数,应用美国矫形外科足踝协会Maryland足功能评分标准进行评分,以评价治疗效果。

1.4 疗效判定标准

依据Maryland足功能评分标准评价出院患者的得分,依据得分的多少,判定疗效。评价标准为:优是指患者的得分值在90分以上,良是指患者的得分值在75~89分之间,可是指患者的得分值在50~74分之间,差是指患者的得分值在50分以下。组内判定为优、良、可例数占组内观察患者例数的比例为治疗有效率。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用例数或[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比较

依据疗效判定标准,对照组中8例患者判定为优,10例患者判定为良,15例患者判定为可,13例患者判定为差;观察组中14例患者判定为优,15例患者判定为良,13例患者判定为可,4例患者判定为差,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比较

秩和检验表明,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

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71.74%,术后2例患者出现切口感染,3例患者出现跟骨骨髓炎,2例患者出现距下关节炎,1例患者出现跟骨骨刺,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7.39%;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1.30%,术后出现切口感染、皮肤坏死和跟骨骨髓炎各1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52%,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n(%)]

经检验表明,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

跟骨是足部最大的一块不规则跗骨,其上方3个关节面分别与距骨对应关节面相连接构成距下关节,与骰骨连接,组成稳定的负重结构,承载身体质量。

跟骨骨折是临床中比较常见的一种骨科疾病,具有病情复杂、疗程漫长、治愈困难和预后较差等特点[5],以外侧移位较常见,疼痛感较为剧烈。致病因素以从高处坠落后足部着地,足跟部遭受巨大冲击力所致为主,水平方向外力挤压也会导致该病发生[6]。跟骨骨折会造成足部关节功能部分或全部丧失,严重影响基本站立行走功能和生活质量。

跟骨骨折的Sanders分型基于冠状面CT扫描。选择后距关节面最宽处,从外向内依次分为代表骨折线位置的A、B、C三个部分,可能形成关节面和载距突骨折块各三部分和二部分,进而对跟骨骨折进行分型:I型是指无移位骨折;II型是指二部分骨折,根据骨折位置又分为 IIa、IIb、IIc骨折;III型是指三部分骨折,如上方法又可分为IIIab、IIIbc、IIIac骨折,典型者出现中央压缩骨块;IV型是指骨折含所有骨折线。手术以恢复关节面平整最为重要,其复位程度与临床疗效密切相关。该研究主要探讨Ⅲ型和Ⅳ型跟骨骨折的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跟骨骨折的关键是有效解剖复位、稳定固定和术后早期功能锻炼。普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这种疾病,钢板易松动,骨折断端移位造成复位效果较差甚或失败,甚或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跟骨骨折已广泛应用,为医生和广大患者所接受。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是一种新型治疗跟骨骨折的术式,跟骨锁定钢板结构设计更为合理,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较好的可塑性,能完美融合患者软组织结构[7];同时配锁定螺纹孔,比传统手术更加安全稳定和可靠,可显著降低骨粘连发生几率,疗效较为满意。

分析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跟骨骨折效果满意的原因在于:①锁定钢板能根据跟骨解剖结构裁剪和修整而紧贴跟骨,移位和周围软组织损伤的出现几率显著降低;②该术式切口相对比较小,轻微损伤患处组织,术后感染和组织坏死发生几率显著降低,较为安全可靠;③锁定钢板内固定能使跟骨保持良好解剖复位,维持复位状态,强大支撑骨折断端,促进骨折愈合,有效恢复踝关节和距下关节的功能[8]。

要根据患者全身和局部软组织情况、骨折损伤程度、局部肿胀程度等因素,正确选择手术治疗跟骨骨折的时机,微创手术可适当提前。严重肿胀者应推迟7~10 d手术,早期冰敷局部、患肢抬高、使用静脉泵和消肿药物、抽吸水泡等措施消肿,避免切口感染、皮肤坏死等并发症的发生。张力性水泡者,要待水泡愈合后方可手术。高能量跟骨骨折软组织损伤和骨折出血易发生骨筋膜室综合征时应尽早进行手术,最好在严重肿胀和张力性水泡出现前行紧急手术治疗。

该研究随机选择该院收治的92例SandersⅢ型和Ⅳ型跟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术式不同分为具有可比性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分别应用普通钢板内固定术和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结果表明对照组中8例患者判定为优,10例患者判定为良,15例患者判定为可,13例患者判定为差,治疗有效率为71.74%,术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7.39%;观察组中14例患者判定为优,15例患者判定为良,13例患者判定为可,4例患者判定为差,治疗总有效率为91.30%,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52%,两组患者的疗效、优良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疗效和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SandersⅢ型和Ⅳ型跟骨骨折能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治疗总有效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有助于改善和恢复跟骨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术式钢板有效率
改良Miccoli术式治疗甲状腺肿瘤疗效观察
很有效率
政治备考:如何背书最有效率
MED术式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合并椎管狭窄的中长期随访
临氢设备用125mm超厚2.25Cr1Mo钢板的开发
现代冶金(2016年6期)2016-02-28 20:53:09
复合钢板焊接坡口的制定
大型铸锻件(2015年4期)2016-01-12 06:35:27
改良Lothrop术式额窦引流通道的影像学研究
中外医疗(2015年18期)2016-01-04 06:52:10
15CrMoR(H)+SUS321不锈复合钢板的焊接
焊接(2015年3期)2015-07-18 11:03:26
上睑下垂矫正术术式选择分析
谈船上卷钢与钢板的衬垫
世界海运(2015年8期)2015-03-11 16:3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