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姿矫正系统对脑瘫患儿坐姿功能异常康复效果的影响

2018-08-07 09:48韩秋果徐新李丹丹王薇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18年13期
关键词:卧位坐姿脑瘫

韩秋果,徐新,李丹丹,王薇

黑龙江省大庆油田总医院,黑龙江大庆 163000

脑瘫患儿是指儿童因为多种原因(出血、感染、外伤等)引起的脑实质性损害,而出现的中枢性、肺进行性运动功能障碍而发展为瘫痪性疾病。病因一般分为三大类:①出生前:由于有多种因素可造成胚胎早期的发育异常[1-2],胎儿期的感染、缺氧、缺血和发育畸形,母亲的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接触放射线以及糖尿病都可造成胎儿后期的脑瘫形成。②出生时:羊水或者胎粪吸入、脐带绕颈导致窒息,等与血管脆弱易受到损害及并发性窒息或者代谢障碍有关。③出生后:核黄疸、严重感染或者外伤等情况。脑瘫性儿童的临床症状为头硬后仰,不能俯视、颈部角弓反张或者紧张、手足硬和腰如板以及肌肉坚硬,屈伸困难。该次选择2016年12月—2017年12月在该市医院就诊的脑瘫坐姿功能异常患儿50例作为此次实验的研究对象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在该市医院就诊的脑瘫坐姿功能异常患儿50例作为此次实验的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符合脑瘫坐姿功能异常患儿的诊治标准,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可分为实验组患儿和常规组患儿各25例。其中实验组儿童脑瘫男性患儿为13例,女性患儿为12例,年龄在 11个月~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1±1.6)岁,依据具体障碍类型分为:痉挛型患儿7例,肌张力低下型患儿8例,混合型4例,共济失调型患儿6例;临床类型分为:双瘫患儿12例,偏瘫患儿7例,四肢瘫痪患儿6例;常规组儿童脑瘫男性患儿为11例,女性患儿为14例,年龄在12个月~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7±2.3)岁,依据具体障碍类型分为:痉挛型患儿8例,肌张力低下型患儿6例,混合型3例,共济失调型患儿8例;临床类型分为:双瘫患儿10例,偏瘫患儿8例,四肢瘫痪患儿7例。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临床类型以及障碍类型上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脑瘫患儿使用不同的治疗方式,常规组患儿采用基本的常规治疗方法对其进行治疗;实验组患儿采用配备坐姿矫正系统对其进行治疗,使用坐姿矫正系统对患儿3次/d训练治疗,每次治疗持续1 h左右。坐姿矫正系统的组件可依据患儿的具体情况对其进行有效调节,其组件包括:头垫、靠垫、支托、前胸带、坐垫和骨盆带以及脚踏板等物件,找到适合患儿的最佳矫正姿势。

1.3 诊断标准

对两组患儿在治疗前后共3个月的康复情况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对其康复情况的诊断标准为无效:患儿在进行治疗后,各项临床症状无改善[3-4],仍与治疗前无甚差别;有效:患儿在进行治疗后,临床症状中部分肢体得到及时的缓解,运动自我控制能力加强,可抓住简单物体;显效:患儿在进行治疗后,各项临床症中部分患儿可翻身、正常进行咀嚼和吞咽;痊愈:患儿在进行治疗过后,各项临床症状得到有效的缓解,部分患儿可以基本可以独立生活,自理能力加强。在治疗前后3个月内,对两组患儿使用运动功能评价量表进行评定,对患儿的翻身、卧位以及坐位进行评定和计分,为增加计分的准确性,每一功能区得分之和/最大评分×100=功能区总得分;检查功能区得分之和/检查功能区数=实际总得分。

1.4 统计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脑瘫患儿康复效果比较

患儿的坐姿矫正康复效果均有所改善,其中实验组脑瘫患儿在配备坐姿矫正系统治疗下的坐姿矫正康复情况优于常规组患儿在基本的常规治疗方法下的坐姿矫正康复情况,实验组患儿在治疗后的坐姿矫正康复总效率为96.00%,常规组患儿在治疗后的坐姿矫正康复总效率为92.00%,两组脑瘫患儿在治疗后的康复效果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脑瘫患儿康复效果比较

2.2 两组脑瘫患儿翻身、坐位以及卧位等功能比较

实验组患儿在配备坐姿矫正系统治疗下的翻身、坐位以及卧位等均优于常规组患儿在基本的常规治疗方法下患儿的翻身、坐位以及卧位等,两组患儿在不同治疗下的运动功能评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儿童脑瘫是一种在发育时期非进行性脑损伤所致的综合征[5-6],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和姿势异常。部分患儿会伴有智力低下、行为异常、惊厥或者是感知觉障碍。儿童脑瘫症状有4个异常方面:肌张力和姿势异常;主动运动减少或者异常运动;反射异常;运动发育落后4种。脑瘫虽然是一种非进行性疾病,但其性质是发展型的,应看到病变静止性和发展动态变化的双重特征是和生长中的婴儿变化有关。运动异常在婴儿期出现的较晚,当神经通路变得有功能时表现出来,由于神经选择性生长发育和过程不同,会致使患儿出现的运动缺陷的速度和顺序不同。只有当受损神经系统完全成熟时出现的异常运动特征。如:到达7~9个月时能看到痉挛性脑瘫患儿的症状出现。中枢神经系统发育的不成熟客致使睡眠障碍和喂养困难,其也是一种一时性的神经缺陷。

坐姿矫正系统可使患儿的活动能力曾强,易可增加其的活动范围,对患儿的进食和吞咽功能以及心肺都有着较高的提升。坐姿矫正系统可根据配件和患儿的情况自由进行组合,调节性能良好,可为不同年龄段的脑瘫患儿进行适当的调节,找到适合的坐姿矫正位置,更好的矫正患儿的异常坐姿,改善患儿的翻身和卧位以及坐位功能。增强患儿对其四肢运动功能和支配的控制,达到最佳的平衡能力[7]。

此次实验结果表明,在脑瘫患儿的治疗中,对其使用配备坐姿矫正系统进行治疗,使患儿的异常姿势有效地矫正为正确姿势,对其姿势控制有了良好的作用,放松大腿下部肌肉,保持血液流通,强化了中枢神经系统支配躯干等肌肉的力量,该种对于脑瘫患儿的治疗方法值得大力推广并使用。

猜你喜欢
卧位坐姿脑瘫
坐姿好习惯
学生作业坐姿及台灯控制器
基于坐姿感应的智能视力保护台灯设计
脑瘫患儿采用康复护理进行早期干预效果
脑瘫姐妹为爸爸征婚
斜卧位与俯卧位B超引导下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对比研究
站立位与卧位X线摄影对腰椎曲度测量影响的研究
“长跪”与谢罪无关
29年前为脑瘫垂泪,如今却为拳王欢笑
半坐卧位的使用范围及原理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