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辽妥用于改善血管条件及提高PICC穿刺成功率的效果观察

2018-08-07 03:38:50李彩霞石彩晓郭书芳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18年6期
关键词:山莨菪碱成功率例数

李彩霞,石彩晓,郭书芳

(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郑州儿童医院,河南 郑州 450053)

喜辽妥,又名多磺酸粘多糖乳膏,性质温和易吸收,对皮肤无不良刺激,耐受性良好。临床多用于预防及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静脉炎、输液后皮下硬结、局部坏死等。国内外研究喜辽妥外涂预防及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静脉炎等的临床效果报道较多[1-10],但无改善血管条件方面的报道。本研究探讨喜辽妥在改善血管条件中的作用和优越性,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10月—2016年4月于我院行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PICC)穿刺的患儿100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喜辽妥组和山莨菪碱组,各50例。喜辽妥组男21例,女29例,平均年龄(2.04±0.99)岁,Ⅲ级血管13例,Ⅳ级血管37例;山莨菪碱组男20例,女30例,平均年龄(2.02±0.97)岁,Ⅲ级血管12例,Ⅳ级血管38例。两组入组时的年龄、体质量、性别、血管等级、疾病种类、就诊次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为减少偏倚,经由2~3名静脉治疗小组专家确定其血管等级,资料的收集及数据的录入由两名研究人员共同完成。

纳入标准:①初步评估为静脉穿刺困难的患儿,即依据静脉血管的部位、充盈程度、固定程度、触摸、静脉弹性、外观直径、外观长度进行评估血管等级为Ⅲ级、Ⅳ级者。②年龄≤4岁,住院天数>3 d或入院时已伴以下状况者:肥胖、水肿、反复穿刺、高热、早产、脱水及休克患儿。③患儿家长对此项研究知情并自愿签订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血管畸形者。②中途退出本研究者(家长拒绝继续参与研究者;转科或自动出院者)。③喜辽妥或山莨菪碱过敏者。④局部皮肤破损者。

1.2 方法

喜辽妥组:确定血管部位并以此为中心均匀涂抹喜辽妥,范围:直径≥5 cm,用量:1 cm/次×部位;频率:5次/d;使用时间:3~10 d。操作者于使用喜辽妥 3 min、5 min、7 min、10 min、15 min、20 min、30 min、1 d、2 d、3 d、5 d、7 d、10 d记录血管等级、穿刺耗时、一次穿刺是否成功(静脉血管经评估有所改善时即按照中心静脉置管标准进行穿刺,穿刺执行后喜辽妥预防性使用即结束)。不良反应的处理流程:建议立即停止使用该药,温水擦洗,避免热水烫洗皮肤,口服氯雷他定。

山莨菪碱组:确定血管部位并以此为中心,同时将山莨菪碱(1 mL∶10 mg)全部浸入直径≥5 cm的无菌棉纱中并将该棉纱敷于所选血管部位的中心位置,10 min后将无菌棉纱取下。用量:10 mL(100 mg);频率:5次/d;使用时间:3~10 d,研究方法与不良反应的处理流程同喜辽妥组相同。

PICC置管材料与方法:采用美国巴德三向瓣膜式PICC,规格3F或4F。操作方法参照美国静脉输液协会有关PICC的操作规则和河南省护理中心制定的PICC操作程序,并由具有PICC置管资质的小组成员完成置管。

1.3 效果评价

1.3.1 儿童血管等级的判断 两组均由2~3名静脉治疗小组专家采用儿童血管评级工具(见表1)确定血管等级。此工具通过函询调查问卷的方式总结出来,所选21位专家涵盖了临床医疗、临床护理和护理管理3个领域,并进行了信效度的验证,真实可靠。

1.3.2 穿刺成功率的评定标准 一次穿刺可见输液管前端有回血、无退针、无肿胀、且导管通畅,即为穿刺成功,否则为穿刺失败[11];二次穿刺指经第一次穿刺后不成功即进行第二次穿刺。

二次穿刺成功例数=第一次穿刺成功例数+第二次穿刺成功例数。

二次穿刺成功率=(第一次穿刺成功例数+第二次穿刺成功例数)/总例数×100%]。

表1 儿童血管分级

1.3.3 穿刺耗时的计算 用秒表测量静脉穿刺进针时间,以s为单位。从针头接触皮肤到松开止血带所用时间为穿刺耗时。为避免个体误差,均由1人固定计时。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x ±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干预后血管改善情况比较

干预1 d、2 d时,山莨菪碱组血管改善例数多于喜辽妥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 d天时山莨菪碱组血管改善18例,喜辽妥组12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5 d时山莨菪碱组18例,喜辽妥组血管改善21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7~10 d时,喜辽妥组血管改善例数高于山莨菪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2 两组穿刺成功率、穿刺耗时比较

喜辽妥组一次穿刺成功率和二次穿刺成功率均高于山莨菪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喜辽妥组PICC置管耗时低于山莨菪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喜辽妥组首次穿刺结束血管改善例数高于山莨菪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2 两组干预后血管改善情况比较

表3 两组穿刺成功率、穿刺耗时比较

3 讨论

3.1 喜辽妥改善局部血管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效果更明显

喜辽妥对皮肤无刺激性,能够透过皮肤在皮下组织发挥作用,通过抑制各种参与分解代谢的酶以及影

响前列腺素和补体系统发挥抗炎作用;并能抑制组织中蛋白分解酶及透明质酸的活性,促进水肿的吸收及血液循环,抑制血栓形成,刺激受损组织的再生功能;还可以改善细胞间质的聚合作用,黏稠度,通透性及水合性,从根本上促进血管的修复[12]。

本研究结果发现干预1 d、2 d时,山莨菪碱组血管改善例数多于喜辽妥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7~10 d时,喜辽妥组血管改善例数高于山莨菪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能因为山莨菪碱外敷时具有一过性扩张血管、改善局部微循环的作用,它的化学特性使其作用时间迅速但不长久。因此山莨菪碱比较适于留置针等耗时较短的静脉治疗操作,不适于进行PICC置管的操作。喜辽妥改善局部血管作用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更明显,山莨菪碱具有一过性扩张血管作用,不会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增强作用效果。

3.2 喜辽妥在解决PICC穿刺困难方面更有优势

本研究结果显示,喜辽妥组一次穿刺成功率和二次穿刺成功率均高于山莨菪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能因为喜辽妥不仅具有改善微循环的作用,而且能从根本上修复已经受损的皮肤和浅静脉血管,短期使用时效果不明显,长期使用不仅能够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还能从根本上促进血管内皮细胞的再生,使血管恢复弹性,加快血液循环,利于静脉穿刺。

3.3 喜辽妥可以减少PICC穿刺耗时

结果显示,喜辽妥组PICC置管耗时低于山莨菪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能原因为喜辽妥能促进间叶细胞的生成,恢复细胞间物质保持水分的能力,促进结缔组织再生,改善局部血循环,从根本上改变血管弹性,改善血管的触觉与视觉效果,利于操作者顺利完成静脉穿刺并缩短静脉穿刺时间。

综上所述,喜辽妥可改善血管条件、提高PICC穿刺成功率、降低穿刺耗时。

猜你喜欢
山莨菪碱成功率例数
成功率超70%!一张冬棚赚40万~50万元,罗氏沼虾今年将有多火?
当代水产(2022年6期)2022-06-29 01:12:02
如何提高试管婴儿成功率
人工膝关节翻修例数太少的医院会增加再翻修率:一项基于23 644例的研究
山莨菪碱在腹膜透析治疗中的应用
更正
如何提高试管婴儿成功率
患者术后躁动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肝素联合盐酸山莨菪碱治疗糖尿病足的疗效观察
河北医药(2015年13期)2015-11-13 06:15:34
山莨菪碱联合红花注射液治疗肺心病42例
研究发现:面试排第四,成功率最高等4则
海峡姐妹(2015年5期)2015-02-27 15: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