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尚立
摘要:生物知识的学习是从初中开始的,此前,学生几乎对生物知识没有太多了解,只有在接觸生物知识之初产生学习兴趣,学生才愿意继续探索,否则,所谓的兴趣也只是好奇心驱使下的昙花一现罢了。正因如此,初中生物老师更应该在教学中加入丰富多样的实验,给学生最直观的知识感知。
关键词: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策略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改革的程度也在不断加深,实验教学法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就是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因此,如何简化生物学的抽象概念,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以便于提高生物课堂的教学成效就成为广大生物教育工作者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验教学法能够很好地满足生物教学的需要,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被广泛地应用与接受,并取得了很好的成就。
一、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初中生物教学课堂中,应用试验教学法,可以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的积极性。现阶段,生物课程教学在初中面临着这样的问题,由于生物课程在中考中所占比重较低,学生普遍对生物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更有部分学生,几乎不怎么学习生物,认为学习生物是”耽误时间”。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该纠正学生的这种错误的观念,通过不断地引导让学生明白学习生物的重要性。教师在教学中也应该通过应用科学的教学手段来引导学生进行生物学习。实验教学法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1]。实验是一种操作性较强的内容,大部分初中对于这样的课程都比较感兴趣,所以教师可以通过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动手操作的机会,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的积极性。
二、提高教学实效性
对于初中生物教学而言,教师要想提高生物教学的有效性就要充分利用好学生对教师的模仿能力,尤其是在实验教学环节中的模仿对于学生掌握生物知识,深入理解生物知识都有重要的作用。所以,为了达到良好的示范效果,教师在进行生物实验之前,一定要让教材以及课程标准中的相关实验要求与教材的实际内容相结合,反复思考实验过程,寻找到一种实验程序相对简单,实验效果相对准确的实验方式。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够通过正确的方式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才能有效提高初中生物课堂时效性,培养学生生物素养。就比如,在学习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时,就可以通过多次实验来证明,对实验效果有重要影响的因素是“震荡”,因为有震荡才会让淀粉与唾液充分混合,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充分发挥。所以,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进行,最后统一分析实验结果。对于失败了的实验,教师要组织学生统一分析失败的原因,并与成功的实验过程进行比对,从而找到问题的关键,即“震荡”,这样状态下学生所获得的知识是灵活性的,能够锻炼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注重教学中的合作和探究
在实验教学法的应用过程中,有一部分需要学生进行分组实验,锻炼学生的合作和探究能力。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每个小组中要有操作能力不同的学生,有实验的主要操作人和辅助者,实验结束后还有有人进行实验过程的总结,得出结论。这对学生的要求是很高的,既要有操作能力,又要有总结能力,还要会合作。儿节分组实验课过后,不但锻炼了学生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还让学生学会了合作,使他们的综合能力得到了提升。例如,教学“观察种子的结构”时,我就采用了分组实验的形式,让不同组间进行比一比,看谁观察得仔细、全而。结果,学生都积极地去实验,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四、注重理论与实际的联系
初中生物教学在教材的内容上相对简单,其与实际生活有着多方面的联系,在进行初中生物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应重视生物教材的这一特点,让学生在进行生物实验的过程中与现实生活相联系,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帮助学生加深对生物知识的印象。在进行初中生物实验的过程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① 以生活中常见的材料作为实验对象,激发学生对生活中问题的探究。生物实验与化学实验不同,其在选材上更加贴近生活,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生物实验的过程中可以尽量选取生活中随处可见的材料作为实验对象,激发学生对现实生活中各种事物的兴趣,让其在实际的生活中养成独立探究、乐于思考的习惯。②将理论与实际相联系。初中生物实验有时是为了对某一理论进行验证,以帮助学生对该理论进行更深层次的认识。但是经过长期的教学研究证明,这种学术性的验证方法并不能充分发挥出生物实验应有的作用,因此在进行生物实验的过程中,教师应把生物实验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让学生明白其所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实际意义。
五、激发学生参与实验活动
利用实体化实验模型展开模拟性实验教学,积极改进教材里的探究性实验,一来可以有效节省实验成本,二来能帮助初中学生更直观、更清晰地感受实验现象,帮助他们快速理解和掌握抽象的生物概念及现象,提升实验教学质量。如苏科版初中生物教材中“尿液的形成”的教学。尿液的形成涉及滤过作用与重吸作用,这两个概念都比较抽象,要让学生直接了解和掌握是很困难的。因此,在具体教学时教师可设计模拟性实验:将学生分为多个小组,给每个小组分发适量芝麻、绿豆、沙粒、黄豆等材料,教学生用淘米篮子筛除材料里的沙粒,让学生亲身感受“滤过”过程。在用淘米篮子筛除沙粒时粒径较小的芝麻也会被一同筛除,换言之,过滤出的物质除了有沙粒外还有芝麻,而芝麻是有用的材料,因此需要重新“捡回”,这个过程就是让学生体会“重新吸收”作用的过程。如此一来,学生对尿液形成也就具备一定的认知了。接着,教师就可以借助计算机给学生展示动态化的泌尿系统结构图和肾脏结构图,引导学生结合自己动手操作的模拟滤过作用和重吸作用小实验,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和体会尿液的形成过程。设计简单的模拟性小实验能将抽象的概念变得直观化和具体化,在教学时学生不仅能积极参与,快速地理解和掌握知识,教师教学起来也很轻松,效率也高。既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又逐步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水平,还能巩固概念,实现知识的再认识。
总之,在初中阶段,学生的思维正在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教师要总结出好的教学方法去积极地引导他们。实验教学法结合了生物教学的实际情况,能够满足学生学习生物的基本需求,教师应在生物教学中灵活的运用这种方法,以便于提高初中生物教学的课堂质量,进而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剑.浅谈实验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有效应用途径[D].东北师范大学2011(09)
[2] 梁爱民.如何应用有效的实验教学方法提高初中生物学习效率[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