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明代“台阁体”书法

2018-08-06 11:54刘志静
魅力中国 2018年11期
关键词:两面性书法

摘要:“台阁体”书法是明代开始盛行的楷书,是明代特殊的政治统治下的产物。“台阁体”法度严谨,特点鲜明,鲜有个人意趣。谈到“台阁体”时批判之声颇多,本文主要从“台阁体”书法的时代背景及其分期,以及“台阁体”书家的两面性三个方面来阐述。

关键词:台阁体;书法;两面性

一、明代“台阁体”书法的时代背景

“台阁体”是明代开始盛行的楷书,指的是明代官方运用的楷书。任何一门艺术的风行,都与政治的发展紧密相关。台阁体就是明代封建专制统治下的特殊的文化现象,即明代封建专制统治在文艺界的体现。“台阁一词,原与中书舍人一职有关。中书舍人在历史上多为隶属于中书省的官员,唐宋之后,中书省逐渐取代了尚书省。‘尚书,汉代称为‘台阁,因而后世的中书省官员也就具有了台阁的职能。遂将中书舍人所写的书法称为台阁体”[1]由于明代的权利都集中在皇帝手中,帝王的好恶直接影响了艺术审美取向。可以说“台阁体”书法是明代政治发展极端化的表现之一。

二、“台阁体”的发展分期

“台阁体”虽兴起于明初,历经二百多年到明末,且有朝廷的特殊关爱,但它的发展并不完全顺遂,大致分为四个阶段。

1.萌芽期。

自洪武(1368)至永乐(1403)年间,朝廷内部有大批的宫廷书家,阵营庞大,开始有善书者入翰林。中书舍人的数量从十数人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二三十人。明初的楷书,承元代余绪,多受康里子山、宋克等人的影响。中书舍人们为了取悦朱元璋,书风多以他的喜好为主,鲜少有鲜明的个人风格。台阁体开始走上历史舞台,虽已初露头角,但是并未形成统一的风格。据黄惇在《中国书法史元明卷》中统计,明初期的台阁体书家大致有17人,詹希原、宋璲、解缙等书家。

詹希原擅长榜书,他的楷书师法唐代。他的楷书深受朝廷喜爱,当时宫殿和很多重要衙门匾额出自他手的很多。解缙生于洪武元年,为典型的明代开国年间培养的书家。他曾在《评书》中谈到:“元惟赵子昂一人,皆师资,所以绝出流辈。吾中间亦稍闻笔于詹希原,惜工夫未及,草草度时,诚切自愧赧耳。”[2]表明他主要师承于赵孟頫和詹希原。同时他的母亲高氏,也是擅长书写小楷的,对他的言传身教为他小楷的学习打消了坚实的基础。解缙的楷书,笔法精妍,端庄秀丽,王世贞称他的小楷:“今此纸小楷《黄庭》,全摹临右军笔,婉丽端雅,虽骨格少逊,却不输詹孟举、陈文东也。”[3]他的楷书颇受但是天子的喜爱,洪武帝曾亲自为他持砚。他的这一经历可谓是史上极其罕见的,能够或得如此高的殊荣,足以证明解缙的楷书在当时是颇受欢迎的。解缙楷书的温和雅丽与明初的时风相契合,也正是因为此,才能被朝廷所器重。

2.繁盛期。

自永乐(1403)至天顺(1464)年间,“台阁体”书法大兴。朱棣出于政治统治的需求,对书法极其重视,“凡写内制者,皆授中书舍人。”此时具有代表性的书家多达七十多人。此期间的朝廷书家众多,风格亦不统一,但主要是以沈度的楷书为基准。沈度、沈粲、夏昶等为此时具有代表性的书家。

沈度(1357—1434),是“臺阁体”的重要奠基型人物。他的书法师承宋克、赵孟頫,加以“二王”之精髓,尤精楷书。他的楷书端稳绣媚,雍容规矩,明成祖非常喜欢沈度的楷书,称他为“我朝王羲之”。沈度的字甚至被认为是台阁体的标准,朝廷上下皆习沈字。“凡玉册金简,用之宗庙,朝廷藏秘府,施四裔,刻之贞石,传于后世,一切大制作,必命公书。”[4]成祖之后的帝王也极其推崇沈书,“孝宗皇帝酷爱沈度笔记,日临百字以日课,又令左右内侍书之。”[5]沈书正是因为得到了帝王的喜爱,才得以在朝廷内部上下推广,盛极一时。他的小楷《敬斋箴》、《李原归盘谷续》等为重要的代表作品。用笔干净匀称,线条婉丽。他的这种风格也与长期为宫廷书写有关,供职于内廷,只能书写这种端庄遒美的字体,丝毫不敢有个人意趣。当时很多朝廷的书写官员为了取悦皇帝,纷纷效仿沈度的字。正是在这种风气之下,“台阁体”迎来了繁盛期。沈度的弟弟沈粲(1379—1453)也擅长书写,亦被推荐入翰林。永乐帝甚至称其和沈度为“我朝羲、献”[6]沈粲的楷书清雅秀丽,瘦劲遒美,功力深厚夏昶(1388—1470),楷书学欧阳询,善写大字。“宫殿坊扁碑刻,多出其手。”[7]他的书法也颇受皇帝喜爱。

明代早期的“台阁体”书法就是社会的总体书法水准的反应。此时期的“台阁体”书法,虽法度严谨,少见个人意趣,但也是讲究一定的格调的,张金梁称沈度书“从修养中流出”。

3.平和期。

成化(1426)至绥靖(1505)年间,由于朝廷上下对沈字学习之风大兴,使得“台阁体”的发展更加僵化,毫无新意可言。大量追求功名利禄者为了前程,将“台阁体”的程式化大力发展,此时,具有代表性的书家有姜立纲、张电等。

姜立纲(?—1498),是学习沈度的大家,也是继沈度之后,在明代颇有影响力的“台阁体”书家。他的字结体圆润端庄,在学习沈度的基础上,加入欧阳询的笔意,他对笔锋的运用更加丰富。无论是小楷还是榜书,皆信手拈来。“立纲书法为一时所重,而小楷尤精,凡进诸书及大制诏,多其手录。”[8]他的书法也颇受皇帝的喜爱,一直流传到明代末年。张电(1479—1547),也是沈度的追随者。遂也成为皇帝喜爱的书家。当时朝廷内的大制作,依皇帝意,皆由他手书。他在朝廷中的地位一时之间可与沈度、姜绍纲齐名。

4.沉寂期。

万历(1573)至崇祯(1644)年间,“台阁体”书法开始走向下坡路,虽然朝廷也不断选拔书家,但鲜有名家。加之此时社会风气的转变,个性解放思潮的影响下,浪漫主义书风出现。朝廷内忧外患,已无更多精力放在“台阁”书家的选拔上,只能在宫廷文书和科举考试中见到“台阁体”的影子,“台阁体”不再受宠。

“台阁体”书法的发展在早期并未形成完全统一的符合帝王审美的书体。在繁盛期,虽然形成了以沈度为代表的“台阁体”书法,并得到帝王的高度认可,但总体来说,朝廷上“台阁体”书家还都保留着各自的面貌,并没有都被同化。而到了成化以后,“台阁体”书法开始走下坡路,为了迎取帝王的喜爱,为了个人的前程,一味模仿前人的“台阁体”,而不是在学习古人楷书的基础上去提炼自己的风格。可以说成化以后的“台阁体”书家,普遍缺少探索精神,少了沈度法古的“修养”,所以难成大器。以至于到明代末年,“台阁体”书法苟延残喘于世,被载入史册的“台阁体”书家寥寥无几。

由于“台阁体”本身的特殊功用,书家丝毫不敢掺杂过多的个人趣味,这种僵化对于艺术发展本身来说是极其不利的,无法表情达意的艺术是很难有前途的。但是纵观“台阁体”在明代的发展来看,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有二:一部分人是为了科举考试,不得不写台阁体,那么学习本朝受宠书家的字,是最为便捷的一种方式,却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书者自由发挥的能力。明朝的历代科举中状元者,皆未出现有影响力的书家,与这些人为了科举考试,长期浸润于“台阁体”之中;另外就是进入朝廷之后,更多的书家把精力投入到仕途之中,无心翰墨,“台阁体”對于这些书家来说完全就是实用功能,这就造成“台阁体”书法的僵化无味。

三、“台阁体”书家的两面性

明代能书“台阁体”者,皆有深厚的功力,精湛的技法,虽然这些书家被规章制度所限制,但他们对待楷书的态度,以及对点画结构的完美追求也是不容忽视的。同时“台阁体”的出现,为明代宫廷书写记录提供了便利,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效率。也使得楷书在这一时期得到了普及。但是不得不承认,“台阁体”书法主要还是以应用为主,无个性异端,应制色彩浓重,生命力不强。

关于明代“台阁体”书家,有其两面性,一方面为了科举考试,练出一手程式化小楷,另一方面又工行草书,这就是明代特殊的政治条件下的产物,解缙、沈度、沈粲等皆善草书,明末“三株树”,张瑞图、黄道周、倪元璐都为明天启二年进士,此三人皆有深厚的“台阁体”功底,而他们在行草书上却有卓越成就。“台阁体”书法虽然艺术性不强,但是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台阁体”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为行草书的书写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台阁体”书法在传播过程中,产生的圆转、匀称的特点,与唐代楷书的相比,更易于向行书转换,给行书带来了方便。

纵观“台阁体”书法的发展,不难看出,对于学习书法来说,应避免功利心,切不可随波逐流。同时要善于灵活运用,一味的模仿毫无缺乏创新最终会走向僵化无味的老路,法古而出新才能走的长远。

参考文献:

[1]黄惇.《中国书法史·元明卷》.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205页.

[2]明.解缙.《春雨杂述·评书》.《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书画出版社.1981.497页.

[3]明.王世贞.《弇州山人续稿》.卷一百五十七.《题解大坤书黄庭经》.

[4]明 杨士奇《东里集》 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174页

[5]明 朱谋垔《叙书史会要》

[6]《中国书画全书》四册《续书史会要》 上海书画出版社 2000年版第479页

[7]《佩文斋书画普》二册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1年版597页

[8]《明孝宗实录》卷一百九十三 浙江华文图书馆抄本

作者简介:刘志静,1992年2月,女,汉族,河北唐山人,硕士研究生在读,现就读于河北大学艺术学院,美术学专业

猜你喜欢
两面性书法
课堂的“生命”在于“活动”
诗书画苑
从赤壁之战看《三国演义》中周瑜的双重形象
论太宰治《奔跑吧,梅勒斯》中人性的两面性
浅析会计谨慎性原则及其应用
书法等
图说书法(三十九)
书法等
少年书法优秀作品选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