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潞池
摘 要:谨慎性原则是会计的重要原则之一,在会计实务和会计核算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针对一些虚假利润等问题有着很好的预防作用,实现对债权人合法权益的保护。然而,该原则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存在着一些不尽人意之处,导致其作用得不到应有的发挥,需要对此进行完善和改革。文章首先对谨慎性原则的应用进行了阐释,在此基础上提出该原则在应用中的问题,最后对完善谨慎性原则提出几点建议,希望对实践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谨慎性原则;应用;两面性
谨慎性原则是会计行业的基本原则之一,是指某些经济业务有几种不同会计处理方法和程序可供选择时,在不影响合理选择的前提下,应当尽可能选用对所有者权益产生影响最小的方法和程序进行会计处理,合理核算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即所谓“宁可预计可能的损失,不可预计可能的收益。该原则的应用是企业会计核算中一项重要原则,运用广泛,可防止抬高资产和收益,压低负债和费用,并起到预警风险和化解风险的作用。
一、谨慎性原则的定义
会计谨慎性原则指的是当企业面对一些无法确定的因素影响时,其对相关事项进行确认或者计量时应当做到应有的谨慎,从客观实践出发,不对资产和收益等进行过高或者较低的评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风险的来源就是建立在不确定因素的基础之上,谨慎性原则的价值就是对那些不确定的因素进行防范,把风险控制在萌芽状态,更好的促进企业自身的发展。会计人员在会计实务中要秉承谨慎性原则的要求,对将要承担的损失等费用进行科学的评估,对所有者的权益进行科学的处理,坚决做到不虚增利润。谨慎性原则对会计核算也有着重要的意义,能起着预警风险、化解风险的作用,保证了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二、谨慎性原则的应用
1.对无形资产进行确认
企业各项业务的开展都需要资金的支持,尤其新产品的研发更需要大量资金支撑,而所研发的新产品能否给企业带来预期的收益具有不确定性。对于企业研究开发的资金支出,在进行会计处理时要针对不同的阶段进行区分处理,习惯上将分为研究和开发两个阶段,如果要把开发阶段支出的资金确认为无形资产的话,通常需要满足相应的条件。企业研究开发支出的资金除去无形资产的那部分,其他的通常计入到当期损益中来,这就对谨慎性原则进行了充分的反应。
2.对收入进行确认
通常而言,对商品销售收入进行确认需要符合五个方面的条件:第一,企业对该商品没有继续进行管理的权利,对于那些已经销售出去的商品也失去了控制,无法进行相应的干涉。第二,企业已经把商品的收益和风险进行了转嫁,购买方取得了商品的收益,承担由此带来的风险。第三,和该商品有关联的利益在很大程度上能够进入该企业。第四,该商品的成本通过计算能够算出来。第五,和该商品存在关联的利益也能够准确的算出。只有满足上述的五个条件,才能够对收入进行准确的确认,只要不满足上面的一个条件,尽管该商品已经售出,和该商品相关的经济利益也进入企业,也不能够对该项收入进行确认。从中可以看出,谨慎性原则在收入确认方面得到了非常充分的体现。
3.计提资产减值准备
企业资产数额受到很多不定因素的影响,有的情况下还会出现减值的情形,因此,企业应当定期对其资产数额进行评估和测试。在新的会计准则中,针对企业资产减值有多个准备,主要有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存货跌价准备,应收账款的坏账准备,固定资产的减值准备等。此外,多项资产包括资产组的价值也需要计提减值准备。
4.加速折旧
在对企业固定资产进行评估时,加速折旧的方法应用十分普遍,在会计准则也是被允许的。在此方法下,对固定资产进行维护的费用加上折旧费用比按照普通年限法计算之下的固定资产价值更加的稳定,能够避免对资产评估的不合理,防止对企业资产过高或过低评估,为此,谨慎性原则就得到了体现。
5.或有事项的处理
《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在不违背法律的情形下,可以对将要发生的债务和相关费用进行评估,此时对流入企业的利益并不进行考虑。然而,存在另外的一些支出,债务人可以对此进行确认,视为预计负债,还存在一些或有的收益,债权人并不把其视为企业的资产来对待,仅在表外予以附注,这样的处理办法也体现了谨慎性原则。
三、谨慎性原则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1.某些会计规则条款操作性不强
首先,计提减值准备缺乏规范性,《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规定:资产是否减值企业要在资产负债表日进行判断,如果资产进行回收所获得的金额比账面价值大时,应计提资产减值准备。从中可以看出,该准则尽管规定了当企业面对一些可能存在的资产损失计提减值准备,但是在计量方法、计量规范上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由于多样性的存在造成企业在实务中随意性操作,这样做的结果导致一些情况相似的企业在会计数据上也存在较大的异同,所以使得会计信息缺乏可比性。
其次,对一些会计政策变更差异进行追溯调整比较困难。由于会计制度制度要求对会计政策变更引起的差异要进行追溯调整。而对于一些差异进行追溯调整所需要的时间很长,甚至需要几十年的时间,既要对企业所得进行必要的调整,又要对所得税的费用进行调整,此外,对于调整所得税费用,需要大量的财务处理工作,操作上十分困难不易。
第三,由于市场价格机制完善性缺乏,造成无法对公允价值进行正确估量。我国当前的国情仍然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市场经济的规则还不是特别的完善,关于价格机制的相关信息缺乏参考,导致公允价值和资产可变现净值的确定受到束缚。
2.计提减值准备随意性
就资产减值计量而言,目前的会计制度和原则没有进行统一的规定,不存在一个统一的标准,因此企业拥有很大的操作空间,企业在这个问题上的做法主观性往往比较强。甚至有的企业为了自身利益,对减值准备的计提方法任意进行改变,进行虚假业绩等。
3.谨慎性原则与其他会计原则存在矛盾
首先,谨慎性原则和可靠性原则存在矛盾的地方。可靠性原则指会计核算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谨慎性原则却强调预计可能发生但还未发生的损失与费用,具有主观随意性,两者明显相矛盾。
其次,谨慎性原则与配比性原则的矛盾。配比原则要求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收入与其成本、费用应当相互配比,同一会计期间内的各项收入和与其相关的成本、费用,应当在该会计期间内确认。谨慎性原则要求在当期确认可能将要发生的损失和费用,滞后确认或不确认可能发生的收入和收益,在当期没有相应的成本和收入与之配比,两者客观存在冲突。
第三,谨慎性原则和其他会计原则存在矛盾。可比性原则要求会计信息能够相互之间可比,口径也呈现一致性;一致性原则要求会计处理方法前后相同,呈现一致性,一旦采用了,不能随意变化,应当自始至终。而谨慎性原则关于信息口径、方法上没有做出相应的要求,给予企业一定的空间,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进行调整,会计信息往往会失去可比性,所以可比性原则与一致性原则存在矛盾的地方。
四、谨慎性原则的完善的建议
随着经济的发展,市场经济的竞争更加的激烈,市场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例如,经济危机、经济泡沫等,这些不确定因素的存在大大增加了企业的经营风险,需要企业运用好谨慎性原则,为自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如果对谨慎性原则滥用,会计信息的准确定和可靠性将得不到保障,将阻碍企业的发展,因此,对谨慎性原则进行完善显得十分迫切,对此,笔者认为应当从下面几个方面努力:
1.细化会计规则条款,增强可操作性
目前,在一些会计制度、会计准则中体现谨慎性原则的会计操作方法还相对模糊,缺乏明确性,给实践中的操作带来很大的障碍。例如,关于计提减值准备时对“可变现净值”的确定,对其操作十分不易,难度很大,导致其无法真正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流于形式上,没有太大的实际意义。此外,由于谨慎性原则在运用过程中不断凸显出新的问题,其弊端越来越突出,国家为此专门制定了操作性较强的具体规范,以此来提高会计信息可比性和操作性。为了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水平,防止出现盲目的主观操作,国家还应当加快规则制定,明确滥用谨慎性原则的法律后果,增大打击力度,这样才能逐步提高企业的稳定性和创新性,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稳步前进。
2.制定一个统一标准的减值准备的计提方法
为了应对计提减值准备随意性问题,不仅应当完善监督机制,还应制定一个统一标准的减值准备的计提方法,针对每个企业的特殊情形,找到科学的谨慎的会计办法,有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会使企业做到居安思危,对风险进行有效的防范。然而,实践中关系与谨慎性原则的使用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例如,主观性强等,这些不利因素阻碍了企业的长远发展。为了防止会计人员滥用谨慎性原则来谋求自身利益,企业应当做到下面两点:首先,要充分发挥企业的内部约束机制,加强监督,逐步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从根源上遏制对谨慎性原则的滥用,为谨慎性原则的实施营造一个良好的外在环境。其次,充分发挥审计的手段,加强以社会为主体的监督,构建一个良好的外部监督体系,防止对谨慎性原则的滥用和曲解,保证谨慎性原则公平、公正的运用。
3.缓解谨慎性原则和其他原则的冲突
理论上,会计原则有很多种,正确缓解原则之间的冲突能够为企业的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为企业的发展指明方向和道路。实践中,真实性原则和可靠性原则在众多原则中居于首位,同时它们在一定程度上阻碍谨慎性原则的运用,谨慎性原则应用的前提是必须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当谨慎性原则和真实性和可靠性原则相矛盾时,这时就该结合客观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来决定,当不确定程度越高时,应当对谨慎性原则优先使用,以此来保证资金的安全,反之,当不确定程度越低时,那么就应当对权责原则和分配原则优先考虑,能够客观的反映出企业的财务状况。在会计实务中,为了避免谨慎性原则和其他会计原则发生冲突,为了尽量减少谨慎性原则应用与其他会计原则冲突,企业可以完善关于谨慎性原则使用的规定,例如,关于谨慎性原则的应用的前提、顺序等进行完善规定。
五、结语
我国实行谨慎性原则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但在谨慎性原则的应用过程中要注意一个“度”的问题,应当根据具体情况做到具体的掌控,只有适度地应用谨慎性程序和方法,才能真正揭示谨慎性会计的本质,发挥其应有的价值和功能。对于这一原则,我们既要正视谨慎性原则固有的弊端,通过加强会计人员的培训和规范谨慎性方法的实施细则,来避免主观随意和“过度谨慎”;同时也不能忽视谨慎性原则在减轻代理冲突、避免诉讼风险和递延税收支付中的积极作用,应进一步加大谨慎性原则的适用范围和运用力度。
参考文献:
[1]滕晓梅.应用型本科会计学专业综合实训教学改革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会计教育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3.
[2]陈均平.中国政府会计问题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