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璐璐 张雪
摘要: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党的十八屆五中全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五大发展理念是“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在五大发展理念中,“创新发展”被放到第一位,这是我们党的全会第一次把创新提到“发展的第一动力”并“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这样的高度。那么,探究创新发展的理论来源、实践基础、科学内涵、基本要求对于今后中国的发展就有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创新发展;理论来源;实践基础;科学内涵;基本要求
一、创新发展的理论来源
创新理论是由J·A·熊彼特(1883—1950 )首先提出来的。 他在1912年出版的《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第一次提出了创新理论。按照熊彼特的观点和分析:“所谓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创新包括产品创新、技术创新、组织创新和市场创新等。”在熊彼特的理论里,熊彼特把技术创新和创新看作是同一概念,也就是说,创新就是指技术创新,技术创新也就是创新,这两个概念是同一个概念,由此来看,原本的“创新”是一个经济学概念,我们大家常说的创新,其原始的概念就是这么产生的。
二、创新发展的实践基础
实践是创新发展的动力,无论是在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年代,创新都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巨大动力,中国历代领导人都非常重视创新在实践中的运用。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创造性地解决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如何发展的问题,为中国革命找到了一条正确道路。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真理标准的指导下,实行了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改革开放进一步解放了思想,开辟了新道路、创新了新理论、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使中国人民富起来了。邓小平提出的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一国两制等等,都是史无先例的伟大的创造和创新。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以胡锦涛为核心的党的第四代中央领导集体,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五代中央领导集体,在领导中国发展的道路上,始终把创新放在重要的位置,并把创新运用到每一个实践中,正是因为各代领导集体对创新的重视与贯彻,中国才取得了这样的成就。
三、创新发展的科学内涵
“创新”是指创造和发现新东西,霍墨·G巴尼特在《创新:文化变迁的基础》中说:“创新是指在实质上不同于现有形式的任何新思想、新行为或新事物。”创新不是割断事物发展的历史,不是完全摒弃原有的东西,而是根据社会体制转型期的新情况、新问题、新需求,顺应当代社会新特征和新常态在继承与扬弃中实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理论创新,需要在继承原有理论合理性的基础上,及时反映和提炼社会存在的新要素,在理性反思与理论完善中构建新理论;制度创新,需要在保有各领域合理的基础性制度体系基础上,废止不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陈旧制度,修订和完善现存制度的漏洞,制定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合乎时代需要的各类制度;科技创新,需要在反思与吸收原有科学技术基础上,坚持科技伦理原则,完善相关科学理论,发明新技术;文化创新,需要在对中外传统优秀文化批判继承的基础上,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创造合乎时代精神的现代文化。
四、创新发展的基本要求
(一)以实践为基础,大力推进道路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
以实践为基础,大力推进道路创新。在实践的基础上,大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的创新,及时调整经济发展战略,大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创新,政治工作必须把握规律,创新打造信息服务文化,大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创新,我们要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与时俱进,发挥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主体的作用,大力进行民族文化的创新发展。以实践为基础,大力推进理论创新,要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把继承和创新结合起来。在理论创新问题上要坚持正确的方向和思想方法,理论创新必须服务于、落脚于实践创新,离开了对实践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的研究,理论创新就无从谈起,创新必须建立在求实的基础上。以实践为基础,大力推进制度创新。制度创新要立足当下,面向未来,要根据目前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环境以及存在的问题,用超前的认知,展望未来,并把认知付诸于实践。
(二)把握正确方向,发挥政府、企业、个人的作用。
政府掌握着国家的政治权力,是社会进步的火车头。政府创新是社会创新的表率,建设创新型国家,要求我们有一个创新型的政府。进行创新要把握正确的方向,发挥政府的主导性作用。企业要把握产品创新,管理创新,组织创新的正确方向,产品创新要注重产品的质量;管理创新要注重资源整合;组织创新要以高效率为目标导向。创新要提高国民的创新意识,在发挥政府主导性作用的同时,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三)注重人才培养,为创新提供充足的后备资源。
家庭作为人才培养的第一摇篮,对人的创新能力的激发起着重要的作用,作为父母,要激发孩子的创造力,培养孩子敢问、爱问的精神。学校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阵地,要承担起为社会输送人才的重要角色,加强教育方法改革,创新教育内容,营造浓厚的创新环境、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和学生学的积极性。作为教师,要有足够的热情和强烈的的责任感,作为学生,要主动去学习、思考,积极配合老师,同时提高自己的创新意识。企业是创新成果的重要集聚地,是产生创新成果的重要地方,作为企业,要注重人才培养。作为企业,应该重视人才培养,建立激励制度;企业应该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为创新提供良好的环境。通过对创新发展的理论来源、实践基础、科学内涵、基本要求的研究,对创新发展理念有了进一步的理解,进一步明确了创新是引领国家发展的第一动力,要使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深入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
参考文献:
[1][美]约瑟夫·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12.
作者简介:谢璐璐(1991—),女,河南省漯河市人,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