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武
(广东省韶关市中医院外一科,广东 韶关 512000)
胃溃疡在消化内科疾病中比较常见,病程长,发病率高,极易复发。幽门螺杆菌(Hp)感染是主要病发原因,可导致胃癌,故临床诊治应以抗HP治疗为主[1]。笔者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胃溃疡取得满意疗效,报道如下。
共48例,均为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我院收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24例。对照组男13例,女11例;年龄23~62岁,平均(35.4±13.2)岁;病程1个月~4年,平均(2.1±1.6)年。观察组男12例,女12例;年龄22~62岁,平均(34.8±13.7)岁;病程2个月~4年,平均(2.2±1.3)年。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诊断标准:参照《消化性溃疡中医诊疗共识意见》[2]。①上腹呈节律性疼痛,伴有反酸、灼烧感、恶心、腹胀、呕吐等症状,服用碱性药物可缓解;②慢性病程,呈周期性发作,与精神因素、季节变化等相关;③溃疡活动期大便隐血呈阳性;④胃镜检查可见胃部圆形或椭圆形边缘整齐底部平整的溃疡。
纳入标准:①符合诊断标准;②年龄18~65岁;③HP检测呈阳性;④对本研究知情并且同意。
排除标准:①有过胃部手术;②胃部肿瘤或伴有其他并发症;③病理检查有癌症风险;④哺乳期或者妊娠期;⑤对本研究药物有过敏或有严重过敏史;⑥合并其他严重心、肺、肝、脑等疾病。
两组均用三联疗法。阿莫西林(山东鲁抗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9993034)1000mg,奥美拉唑(长春北华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20058 )20mg,克拉霉素(江西汇仁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33513)500mg,饭后口服,1日2次,连服4周。
观察组加用理气和胃汤。药用柴胡10g,乌贼骨15g,枳实10g,丹参15g,蒲公英30g,白芍30g,川楝子8g,九香虫10g,延胡索10g,三七粉3g,甘草5g。倦怠乏力加白术10g,党参15g;恶心欲吐加陈皮10g,半夏10g,砂仁3g;畏寒喜热去川楝子加白术10g,党参15g,桂皮8g,干姜5g;纳呆加谷芽30g,麦芽30g。加水1000mL煎至400mL,日1剂,分早晚2次饭后温服,每次200mL。
两组均治疗4周后判定疗效。治疗期间停用其他药物,注意饮食。
观察上腹部疼痛、反酸、灼烧感、恶心、腹胀、呕吐等临床症状变化情况,胃镜检查判断溃疡愈合情况及周围炎症变化,疗程结束后1个月采用14C-尿素呼气试验检查Hp是否根除,复查胃镜观察复发情况。
用SPSS19.0软件统计分析数据,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制定。治愈:腹痛等临床症状消失,胃镜检查溃疡面仅存瘢痕或消失,黏膜大致恢复正常,Hp转阴。显效:腹痛等临床症状显著改善,胃镜检查溃疡面未消失,溃疡面减小大于50%,Hp转阴。有效:腹痛等临床症状有所减轻,胃镜检查溃疡面未消失,溃疡面减小大于30%,Hp阳性或转阴。无效:腹痛等临床症状无变化,溃疡面减少小于30%,Hp阳性。
两组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 例(%)
两组复发及幽门螺杆菌根除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复发及幽门螺杆菌根除比较 例(%)
胃溃疡属中医“胃脘痛”、“痞满”范畴。多因寒温不适、饮食失节、情志失调等,损伤脾胃,感受外邪,脾胃虚弱、胃失温养,中焦虚寒,气机阻滞所致。治疗应以温中健脾,和胃降逆,疏肝行气为原则[4]。幽门螺杆菌感染、胃黏膜防御力降低是胃溃疡形成的主要原因,治疗关键为修复胃黏膜、杀灭病菌、愈合溃疡面等[5]。理气和胃汤方中柴胡疏肝解郁,乌贼骨消肿生肌、中和胃酸,枳实除痞化痰,丹参、三七粉活血止痛,蒲公英清热解毒,白芍缓急止痛,川楝子、九香虫、延胡索止痛行气、理气消痞,甘草益气止痛、调和诸药。诸药合用,疏肝理气,通络活血,和胃降逆,能改善溃疡周围血液循环,加速溃疡愈合。倦怠乏力加白术、党参以健脾补气,恶心欲吐加陈皮、半夏、砂仁以健脾和胃,畏寒喜热去川楝子加白术、党参、桂皮、干姜以调和气血,纳呆加谷芽、麦芽以消食健胃。
综上所述,理气和胃汤联合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胃溃疡疗效显著,复发率低,幽门螺杆菌根除率高,溃疡愈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