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尧尧,张 蕊,田雅姣,王卫强
(1.山西中医药大学2015级硕士研究生,山西 太原 030024;2.山西医学科学院,山西 太原 030032)
耳鸣是指无外界刺激,而自觉耳中或脑中有声音响起。神经性耳鸣,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1]。笔者用苇管灸配合耳三针治疗神经性耳鸣效果较好,报道如下。
共34例,均为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山西医学科学院(山西大医院)中医科和耳鼻喉科门诊患者。男18例、女16例,年龄20~60岁,病程1个月~3年,单耳鸣20例、双耳鸣1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7例。
诊断标准[2]:一侧或双侧不同程度耳鸣,或伴听力下降、耳堵塞感,经耳镜检查、耳鸣匹配、纯音测听及声导抗测试显示耳鼓膜无器质性改变、内耳结构未见异常。
纳入标准:依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3]标准。以耳鸣为主症,且耳鸣反复发作时间大于1个月。
排除标准:①外耳、中耳、内耳等病变引起的传导性耳鸣;② 血管源性耳鸣、肌源性耳鸣等客观性耳鸣;③合并听觉系统其他病变,如听神经疾病、听神经瘤等;④非耳源性耳鸣,如精神科者、血液科、内分泌科等其他全身重要器官系统的急慢性疾病所致的耳鸣。
治疗组:患者仰卧位,术者常规消毒,取听宫、听会、完骨为针刺腧穴,采用汉医牌一次性针灸针0.38mm×50mm,直刺深度30mm左右,行提插捻转手法得气后留针30min。将纯净艾绒搓捻为长约1cm,直径约0.1cm的细条状,再将长约4cm、直径约0.4cm的苇管轻轻放入耳道,周围填塞棉花以固定苇管及隔绝空气,将搓捻好的小艾条放入苇管中,以线香点燃施灸,每次3壮。针刺与苇管灸同时进行,每日1次,5天为一疗程,治疗4个疗程。
对照组: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5mg,每日1次;维生素B120 mg,每日3次;维生素B120.5mg,每日3次。连续服用20天。
痊愈:耳鸣消失、且伴随症状消失,随访1个月无复发。显效:耳鸣程度降低大于等于2个级别。有效:耳鸣程度降低1个级别。无效:耳鸣程度无改变。
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神经性耳鸣是由药物、噪声、外伤及病毒等导致听神经、听觉传导路径及各级神经元受损伤而致。
本病发生或因气血精津不足,或因经气逆乱阻滞不通而致。《千金翼方》曰:“卒中风,以苇筒长五寸,以一头刺耳孔中,四畔以面密塞, 勿令泄气,一头纳大豆一颗, 并艾烧之令燃,灸七壮,瘥。患右灸左,患左灸右,千金不传。”艾灸能改善耳蜗代谢和氧供,修复受损神经元,有助于改善内耳的微循环及微环境。听会、完骨、听宫合称“耳三针”,是广州中医药大学针灸专家靳瑞教授所创。3个穴分布在耳朵附近,针刺能够疏通经络、改善气血循环。完骨穴浅部与耳大神经关系密切,深部近耳蜗,针刺后针感较强,针刺能通过神经途径调节内耳和脑干微循环,改善内耳神经功能,促进内耳毛细胞损伤的恢复,并可改变高黏血状态,改善局部或全身的缺氧状况[5]。
苇管灸结合耳三针疗法治疗神经性耳鸣疗效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