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流动人口犯罪的特点及预防对策

2018-08-03 09:20穆佳琳丁福兴
法制与社会 2018年18期
关键词:归因流动人口犯罪

穆佳琳 丁福兴

摘 要 云南省流动人口犯罪活动对当地治安的影响越来越大,目前呈现出犯罪嫌疑人以“双低”男性为主、财产侵犯型案件频繁发生、作案地域主要集中在省内经济较发达城市的城乡结合地带等特点。云南省流动人口犯罪的原因与当前省内的经济、社会、文化等环境密不可分。为了有效地预防流动人口的犯罪行为,本文认为可从强化法制教育、提升社会治安管理水平和改变贫困地区的落后面貌等方面着力。

关键词 流动人口 犯罪 归因

作者简介:穆佳琳、丁福兴,苏州科技大学教育与公共管理学院。

中图分类号:D924.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8.06.303

云南省流动人口是指离开户籍所在地进入云南省或者在云南省内跨县级以上行政区域居住的公民 ,其总量在2015年达到了605.3万人 。虽然流动人口在云南省总人口中的占比有所下降,但其绝对数量仍然较大。可以预见,在今后较长一段时期,大规模的人口流动仍将是云南省人口发展及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现象。流动人口一方面给当地的经济建设注入了生机和活力,另一方面也给社会治安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据统计,流动人口犯罪的案件已经占总刑事案件的50%以上 。因此,本文拟对云南省流动人口犯罪的特点进行总结,同时进行归因分析,并提出初步的预防对策。

一、云南省流动人口犯罪的特点

近年来,云南省流动人口犯罪表现出如下一些较为突出的特点:

(一)犯罪嫌疑人以文化程度较低的男性青壮年为主

从犯罪嫌疑人的个体特征上看,首先是呈现出了“双低”的特征 ,即年龄低而且文化程度也低。一方面,云南省流动人口以青壮年为主,本身就使得他们犯罪的平均年龄低于当地常住人口犯罪的平均年龄;另一方面,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云南省流入人口共计117.06万人,学历以小学和初中为主,占73.85%,研究生比例最少,仅占0.36% 。这说明,流入到云南省的外地人口文化程度普遍偏低。所以,犯罪嫌疑人中,学历偏低的自然就占了多数。另外是犯罪嫌疑人中男性占比大于女性。截止到2014年末,云南省流动人口当中,男性为76.25万人,女性为47.40万人,占比分别为62%和38%。这说明,犯罪嫌疑人中男性要多于女性 ,尤其是“农二代”在犯罪人口中的比重有逐渐增加的趋势。

(二)案件类型以侵犯财产型为主

云南省从犯罪行为的类型上看,以财产侵犯型案件为主,尤其以盗、抢劫、抢夺三类案件最为突出,作案随意且手法粗暴。如“一一四”昆明百货大楼爆炸这一案件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两名犯罪人都是外来流动务工人员,该案中,犯罪分子为了劫取公款,造成无辜民众的重大伤亡,但其最终仅趁机劫取了区区几百块钱,这种不计后果,对他人生命与公共安全的极端漠视,恰恰反映出犯罪人的主观恶性与愚昧无知 。

(三)作案地主要集中于经济发达地区的城乡结合地带

从作案地域上看,犯罪嫌疑人大多都是从省内经济发展较落后的地区(如怒江、迪庆等地)到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如昆明、玉溪、大理等地)来作案,而且常常在城乡结合地带上出没。另外,也有从邻近省份(如四川、贵州等地)来到云南省作案的,主要出现在云南省的中部、东北部地区(如昆明、曲靖等地)。这些区域距离他们的老家较近,而且经济发展水平在云南省范围内也相对较高。由于城乡结合部是人口、信息、物质等资源密集交互的地域,加之生活成本相对较低,所以往往集聚了三教九流的复杂社会人员。一旦出现治安管理上的疏漏,就极易给犯罪分子以可乘之机。

二、云南省流动人口犯罪的归因分析

流动人口的犯罪并不是偶然出现的现象,而是经济、社会、文化等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特别与如下几方面的因素密切相关:

(一)贫富差距较大的省情

云南是集边疆、民族、山区、贫困等典型特征为一体的省份。据统计,2017年全年云南省昆明市GDP已达到4857.64亿元,曲靖达到了1941.12亿元,而像迪庆却只有198.65亿元,怒江只有141.50亿元 。基尼系数已达到0.4308,超过了收入分配差距的“警戒线”。较大的贫富差距会让许多因贫穷而基本生活都无法保障的人流动到外地去赚钱,使得流动人口数量大幅增加。同时,庞大的流动人口群体内部其实成分复杂,包括了社会上形形色色的个体。流动人口数量的增多和多样化的人员构成,客观上为社会治安埋下了一定的隐患。

(二)流动人口管理机制的疏漏

首先,公安机关对流动人口的管理缺乏针对性。在统计外来人口的信息并对其进行登记时,只注重那些固定住址和集中居住的人员登记,而对那些临时居住人群、逃避登记人员缺乏必要的管理措施。其次是衡量标准不够全面。一直都是集中于对外来流动人口的登记、发证、注销,而并未把流动人口身份的核查作为考核的重点。最后是防控体系建设不到位。只是从形式上成立了关于流动人口的组织机构,但基层政府部门并未建立起专门的工作机构,尤其在一些人口流动频繁的地区间,对相关人口流动的信息不够及时和完整 。

(三)相对剥夺感所诱发的仇富心理

社会结构理论中所阐释的下层阶级犯罪严重,是因为他们在经济方面处于被剥夺的状态 。这一理论与现实中许多财产犯罪者的心理状态是相契合的。很多來自经济相对落后地区的人口为了获得物质需求来到省会城市谋生,然而本身技能的缺乏所造成的没有或很少有收入的现实又导致了巨大的心理落差,当对正常欲求的追求受到阻碍,加上长期的被剥夺感,极可能诱发其复仇心理和犯罪动机来谋求不正当的补偿性满足。

三、云南省流动人口犯罪的预防对策

预防流动人口犯罪,根本上需要进一步改革户籍管理制度,将传统的地域户籍制度逐渐转变为社会统一身份识别管理制度,实现户籍管理信息化。

(一)强化法制教育

第一,要进行普法宣传。要将流动人口管理工作中的法律、法规广泛的向人民群众进行宣传,使其明白自己享有的权利和应该履行的义务。对一些重点人员和特殊情况,要重点加强宣传和教育,使其明白法律的严肃性。第二,还应注意监控群体心理动态与及时辅助疏导,及时掌握流动人口的心理发展动向,构筑科学有效的心理预防、疏导与矫正机制,帮助他们走出心理误区,形成良好的社会人格。第三,在少数民族聚居的一些专州县,对少数民族正确的文化价值观要给予大力支持,让其最大限度的发挥积极作用。如:滇西地区彝族的“虎日”模式就应当被学习借鉴。根据资料显示,在云南小凉山举行嘉日家族禁毒模式盟誓仪式步骤如下:首先由智者的代表宣布向贩毒组织宣战;其次讲解毒品的危害性并对参与贩毒吸毒的家庭成员给以诅咒 。这就使得在彝族这个团体内部形成了一种抵制毒品的良好风气,即使他们需要外出求学或打工,也很少会做出些违法犯罪的事情。

(二)提升社会治安管理水平

第一,应当注重与流动人口来源地管理部门的沟通合作与信息共享,加强区域合作。城市管理部门应当主动出击,及时掌握流动人员的基本信息与前科状况。第二,要加强社会治安管理长效机制,建立群防群治的联动体制。具体应当以公安管理机关为主体,联合其他城市有关职能部门,针对流动人口犯罪较为集中的侵犯财产等行为依法给予常态化打击 。第三,要增加专业的科技含量,为精确打击流动人口犯罪活动提供技术支持,利用科学手段提升综合防范能力。例如,引进先进的安防系统加强重点社区、单位的技防水平,利用数字综合信息平台实现犯罪情况信息的共享,升级刑事侦查、勘验技术装备水平,加强与国外同行的先进技术交流与引进吸收等,最终提高预防和控制城市流动人口犯罪的综合能力 。

(三)改变贫困地区的落后面貌

第一,要创新精准扶贫帮扶措施。具体来讲,主要包括:充分建设乡村路、水、网、电等基础设施;强化企业与贫困群众的利益联结机制,通过引进龙头企业,带动贫困群众增收致富;充分利用“互联网+扶贫”的扶贫模式,建立全省扶贫信息化系统,有效提高精准扶贫的效率 。第二,要提高流动人口的劳动技能,可采用集中办班、分散办班、送教上门与个别辅导相结合的方法,使他们找到合适的生存之道。第三,加强社会保障。例如,政府可以设立相应的流动人口救助基金;开办外来民工子弟学校,解决外来民工子女上学困难的问题,保障他们享受教育的权利等等。只有尽量满足经济落后地区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正当需求,才能减少由于利欲驱动引发的违法犯罪。

注释:

云南公安网.云南省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条例.http://www.ga.yn.gov.cn/index.html,2017-02-06.

李应子.云南省流动人口特点及趋势分析.昆明:云南民族大学.2015.

康树华、张小虎.犯罪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275,280,55,292,293.

中商情报网.2017云南省各市州GDP排行榜.http://big5.askci.com/news/finance/201 80226/153055118614.shtml.2018-02-26.

张文静.浅谈公安机关如何加强流动人口管理.时代报告.2016(2).174.

馬景园.论少数民族文化对黑社会性质犯罪的防控作用——以滇西回族彝族的民族文化为研究视角.重庆:西南大学.2014.

张榆琴、李学坤、李鹤、胡丽.云南省红河州精准扶贫绩效研究.昆明:云南农业大学.2017.

猜你喜欢
归因流动人口犯罪
错解归因 寻根溯源
Televisions
积极归因方式:当船漏水了
初中数学学习中教师归因与学生自我归因的比较研究
漫画
数说流动人口
数说流动人口
什么是犯罪?
重新检视犯罪中止
给流动人口更多关注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