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社会资本实质上是共享性规范和价值,以社会关系网络为存在基础,提供了研究制度与文化互动关系的整合视角。本文通过社会资本理论对制度变迁进行探析,分别从社会信任铺垫制度变迁基础、社会规范促生制度变迁形式以及社会网络搭建制度变迁平台三方面来论述该问题。社会资本理论对人、制度和文化这三个元素性概念不同以往的整合方式提供了我们解释制度变迁的新思路。
关键词 社会资本 制度变迁 社会规范
基金项目:黑龙江大学研究生创新项目“社会资本影响制度发展的作用机理研究”(项目编号:YJSCX2017-123HLJU)阶段性研究成果 项目申请人:张雅茹。
作者简介:张雅茹,黑龙江大学政府管理学院行政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公共组织与管理。
中图分类号:D90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8.06.231
社会资本是当代政治学的一个新兴研究领域,由于其独特的制度与文化的整合视角而成为研究制度变迁的有力分析工具。在探索制度变迁的道路上,政治和经济因素往往是改革者和研究者关注的重点。事实上,大量的非经济、非政治因素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深入探讨公共治理制度模式有必要对不同国家的制度安排差异,以及这些差异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社会资本对于建立公共治理制度的一般性分析框架享赋着深刻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一、社会资本的概念厘定
社会资本自兴起以来,对于其研究范围和研究内容并未在学术界形成统一的认识。回顾以往的理论研究,对社会资本理论的研究框架经由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迪厄、美国社会学家詹姆斯·科尔曼和美国政治学家罗伯特·帕特南而建立。布迪厄是社会资本理论研究的第一人,他将社会资本界定为“实际或潜在资源的总和,这些资源同对某种持久性的网络的占有密不可分,这一网络是大家共同熟悉的、得到公认的,而且是一种体制化关系的网络”。①社会资本的产生与社会成员对偶然性的社会关系进行制度化的结果相关,确立了社会资本与社会关系的密切联系。布迪厄之后的科尔曼认为“人是社会资本的特征,对于理解社会资本形成及其消失是极其重要的”。②科尔曼借用了理性行动原则,将具有自利性倾向的个人与社会结构因素相结合,强调了社会结构对于行为者的资源意义。自利的行为人在社会结构中会形成具有利他选择的社会人,会带来延期收益的社会资本缩小了社会学和经济学之间的距离。帕特南则将社会资本推广至更广泛的分析领域。社会资本是社会组织的特征,以信任、互惠规范和横向参与网络为主要表现形式,他们可以有效地促进行为人之间的合作,③所以,对社会发展有着积极意义。
经过对社会资本理论发展历程的简要回顾,可以发现,社会资本是以关系为核心的。若将其视为对关系的投资与回报,社会资本便成为了“关系经济学”。社会资本理论对工具理性视角的借鉴目的是将个体与整体间的阻隔壁垒打破,实现微观个体与宏观整体间的衔接,但社会资本更具研究意义的是其社会性,这一点往往被研究者们忽视。作为资本家族的新晋成员,社会资本的生产性功能是显而易见的,而本文的讨论重点是社会资本理论的社会和群体向度。
总结前人的研究结论,本文主张社会资本以关系为核心,而关系的建立与维持以行动者的互动为前提。社会资本是嵌入于交往实践的主体间形成的信任关系、规范关系和网络关系。社会资本以小规模的参与网络为基础,实质是社会关系中的共享性规范和价值。
二、社会资本的制度意蕴
社会制度在本质上是人类实践活动的智慧累积。马克思认为“制度只不过是个人迄今所存在的交往的产物”。④马克思的制度理解是从制度与人的内在关系出发对制度本质进行的高度抽象的概括和总结,“这种规则和秩序,正好是一种生产方式的社会固定的形式”。⑤在人类发展的大多数时间段内,制度的生成和演变是以长时间的社会生产实践活动为基础的能动性活动。进入资本主义社会后,科学技术的进步使人类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在个人理性行为的基础上,社会领域开始分化,人们开始抽象出社会普遍规律,并将这些规律与社会关系以社会制度的形式体现。逐渐地有了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之分,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之别,而这些现实的区分又在提醒着我们,主观性的制度设计有必要与实际的交往实践相契合。
作为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以及共享性规范的社会资本与制度之间是可以相互生成的。正式制度在设定之初往往以既存的非正式规范为理念源泉与形式参照,而稳定制度下的交往模式又会为新的社会资本提供生成基础。社会资本以非正式制度的形式存在,是制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制度的变迁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制度目标无法通过单项制度的实施实现,需要形成相互支持的制度群,往往是由一般性的抽象性制度再到具体性的情境性制度组成,比如,在人们的道德评判中认为偷盗应该受到惩罚,当这一制度具体实施时,就需要对具体的情境进行判断。制度系统是由观念、组织规则构成的,这样的系统又常常被称为“文化”。人们会发现,引进的制度无法产生预期的效果,甚至遭到抵制。在寻找原因时,常常会归结为引进的制度與当地的文化发生了冲突,面对这样的冲突似乎只能是被动地接受,无力改变。实际上,文化冲突即是作为非正式制度的社会资本对制度产生的消极作用。制度作为追求自由、平等等基本价值过程中的重要工具,有必要随着环境的变化进行调整。
所以,我们应该探讨制度如何变化,制度为什么变化以及在变化中如何保障可预见性,在制度变迁与制度的稳定性之间形成有效衔接。
三、作为制度变迁依托的社会资本
制度变迁是创新和变异、接受和抵制交替进行的过程。制度变迁可以是一项新的法律规定的颁布,也可以是年轻人群体间新兴的行为方式。不论是激进式制度变迁还是渐进式制度变迁,追究实际的制度变迁过程则是制度被行为人接受和内化的过程,是千万次微小的反叛,直到达到临界多数。不论是社会资本理论中讨论的三要素,还是其促进合作以提高效率的功能都可以对制度变迁产生影响。
(一) 社会信任铺垫制度变迁基础
信任居于社会资本理论的核心地位。关于“信任”的性质和效用的争论最终会归结到社会秩序、集体行动等问题上,它使合作变得更加容易。信任作为合作活动的起点,其发生和发展有很强的路径依赖并一直处于演化的过程中。在简单的生产阶段,信任会基于人与人之间互动形成人际信任。在建立工具理性基础上的现代社会中,信任从小范围群体内的道德转向普遍性道德。这种转变会在社会成员之间形成高度抽象性的规则,成为为社会提供高度秩序性的规则。当具体的、较低层级的制度需要调整以适应环境变化时,基于信任而形成的可预见的局面无疑为制度变迁提供了稳定性的基础。
(二) 社会规范促生制度形式
人们在行动中会形成自发秩序,并在社会化过程中,通过社会学习逐步实现对规范的内化和掌握。自发秩序不同于层级秩序,两种秩序来自于不同的价值系统、思想态度和行为模式,二者之间的转换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自发秩序是一种内生的博弈均衡,社会规范即是这种均衡的表征。这些规范是人类智慧的累积和总结,影响着一定范围内的共同体成员,并随着时间在代际之间进行传递。这些社会规范有很大部分无法进行文字表述,但是,却被人们的行为模式记忆。作为制度制定主体的国家来说,常常会受制于制度知识的有限性而无法进行高效的制度创新。而社会规范是人们对复杂社会和人类合作模式的简化机制,也是重要的制度智慧来源。注重对传统和惯例等社会规范的吸收和利用,丰富制度形式,将对制度变迁产生积极的作用。
(三)社会网络搭建制度平台
在现代经济条件下,人们认为只有在正式制度无法触及之处,社会资本才会发生补充作用。而实际上,内生于人们互动活动中的社会网络结合社会规范和社会信任产生的是一种基础性的制度而不是补充性的制度。现存的关系结构并非是开放的、大规模的自由市场关系,而是小规模的关系网络结构。制度因素和文化因素并不会直接形成行动者之间的合作,这些因素的作用要以社会关系网络为平台才能彰显其影响力。社会网络的存在将制度的产生、运行、维持以及变迁都纳入到结构化场域中来思考,将个体理性和集体理性、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都统一起来。
四、结论
社会资本提供了研究制度变迁的文化视角。任何一项制度的实施、变迁都无法脱离既定的社会环境,社会资本与制度变迁是一个有趣且有意义的研究主题。人、制度、文化是社会科学研究的三个元素性概念,对它们的整合和重新排列都将会对解释人以及人类的生产生存状态提供新的思路。社会资本既是制度变迁的重要环境构成,同时还为制度变迁提供变迁资源。社会资本从人的理性行为出发,将理性人纳入社会结构中,将单纯的经济理性人假设适度修正为具有自利动机的有限理性的社会人。这样的分析视角解决了制度变迁研究中,制度作为因变量和自变量的矛盾冲突。不过,以上关于社会资本对制度变迁影响的研究还仅仅是粗浅的探讨,相关的研究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
注释:
①[法]皮埃尔·布迪厄著.包亚明译.布迪厄访谈录:文化資本与社会炼金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192.
②[美]詹姆斯·科尔曼著.邓方译.社会理论的基础.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2.222.
③[美]罗伯特·D·帕特南著.王列、赖海榕译.使民主运转起来.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195.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79.
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894.
参考文献:
[1][美]道格拉斯·C·诺斯著.刘守英译.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4.
[2]郑也夫.信任论.北京:中信出版社.2015.
[3]黄晓东.社会资本与政府治理.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4]李惠斌、杨雪冬.社会资本与社会发展.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5]李文钊、蔡长昆.政治制度结构、社会资本与公共治理制度选择.管理世界.2012(8).
[6]陶传进.控制与支持:国家与社会间的两种独立关系研究.管理世界.2008(2).
[7]周红云.社会资本:布迪厄、科尔曼和帕特南的比较分析.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