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文婉
“读史可使人明智”、“读史可使人彰往察来”,从古到今,史学书籍的阅读一直受到有识之士的重视和推崇。近年来,越来越多教师认识到学生阅读历史课外读物的重要性,认为课外阅读有利于丰富历史教学资源,深化历史教学内容,促进学生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对高中历史教学有着明显的促进意义。有鉴于此,笔者尝试在所任教的高一年级学生中进行关于历史课外阅读的实践和研究,并把学生课外阅读的内容融入高中历史教学当中,希望寻得一个提高历史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本文以所教学生对吴其昌先生所撰《梁启超传:1873—1898》(下文简称《梁启超》传)的阅读为例谈谈笔者的一些具体实践和粗浅的想法。
吴其昌是民国时期著名的文史学家,梁启超先生的学生,师从梁启超学习文化学术史及宋史。由吴其昌所著的《梁启超传》秉承了梁启超撰写人物传记的原则——“以一个伟大人物对于时代有特殊关系者为中心,将周围关系事实归纳其中。”[1]以梁启超的生平为中心,关联了中国近代史的一系列重大事件,如戊戌变法、洋务运动、太平天国运动、甲午中日战争、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等,这些史实正就是高中历史中国近代史部分的核心主干知识。如果以人教版教材为例,与这些史实有直接关联的章节就包括了必修一的第四单元、必修三的第14课、选修一的第八和第九单元。因此,学生对《梁启超传》的课外阅读必然会加深其对中国近代史相关内容的认识和理解,对中国近代史的教学产生正面的促进作用。本人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梁启超传》的过程中,就历史课外阅读与高中历史教学相互结合之策略做出了一些实践探索,下文将浅谈当中之一二。
中学历史教材的编写囿于篇幅和容量的限制,只能抓住历史发展的主干,对重大历史事件作最精简的叙述。学生的学习如果只满足于教材的内容,那他所了解的历史是单薄的,最后很有可能陷于死记硬背教材的应试学习模式,这明显与当今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是不相符的,用这种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也无法在当前的高考当中取得优势。因此,丰富历史教学资源、帮助学生更全面地认识历史的面貌是高中历史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历史课外阅读是高中历史教学在课堂之外的延伸,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阅读与教学内容关联较大的历史课外读物,利用当中的历史素材作为课堂教学资源的的补充,力求在课堂上为学生呈现一个更为全景的历史,加深学生对历史事件的认识。
晚清时期有过改革和革命两条道路的,笔者认为可以适当补充“戊戌变法”的内容可令学生对这段历史形成更全面的认识。为此,笔者设计了一节读书交流课,要求学生运用自己阅读《梁启超传》后所获得的知识,围绕“甲午战败与戊戌变法之间有何关系?”、“简述康梁的变法实践”、“戊戌变法为什么会功败垂成?”、“康梁变法的失败对中国政治民主化的进程产生了什么影响?”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和交流。在讨论交流的过程中,同学们均能结合《梁启超传》中的素材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论证。例如在分析戊戌变法失败原因的时候,有同学提到了“戊戌新政”中“命自下科始,乡会试及生童岁科各试,向用四书文者,改策论。”[2]的措施使传统的知识分子认为“吾所挟以科第者曰八股,今一变而务实学,则吾进身之阶将绝也。”[3],从而使这些知识分子走向了维新的对立面,成为了变法失败的原因之一。在讨论到戊戌变法的影响的时候,有同学提到梁启超认为戊戌变法“本来就是从失败中以求成功。即失败亦即成功。以失败促进成功”,[4]从而得出“戊戌维新之可贵,在精神耳”[5]的观点,认为戊戌变法的可贵之处在于维新派那种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这种精神有助于促进中国人思想之解放,对中国人的思想有一定的启蒙作用。由学生的实践可见,学生对《梁启超传》的阅读深化了他们对甲午战争和戊戌变法这一段历史的认识,补充了教材的不足,使学生对历史面貌的认识变得更加全面,因此笔者认为历史课外读物可以作为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是学生更全面更深入地认识历史的有效途径。
传统的高中历史课堂,学生主动参与的机会的不够,学习方式以记忆和做题为主,历史思维的锻炼不足。而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在认识层面去深究历史,也就是通过历史的学习形成对历史发展规律的认识,该要求在近年的高考当中体现得尤为明显:试题大量使用历史文献材料,考查内容由课内延伸到课外,考查目标由对历史知识的记忆到历史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运用更先进有效的教学模式去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扩展其历史视野,把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而历史课外阅读可有效地扩展学生的视野,使学生获得更多课本以外的历史知识,教师可以此为智力背景,采用探究式的课堂教学模式,在学生课外阅读的基础上设计开放式的探究问题,引导学生运用课外阅读所掌握的知识来解决教师所提出的探究问题,从而达到训练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目的。
笔者设计了以下探究问题:“19世纪末期,近代中国社会同时兴起了改革和革命两种思潮,最终维新失败,辛亥革命爆发。有学者曾就改革和革命哪个才是最适合当时中国的社会变革方式展开讨论,请同学们运用《梁启超传》的内容来谈谈对这个问题的看法。”这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同学们必须要基于课外阅读的认识对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和当时的社会背景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才能对这个问题形成较好的认识。有同学认为戊戌变法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改革派和守旧派力量对比的不平衡所导致的,支持变法的清德宗“无权与无能”,清政府的实权掌握在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的手中,慈禧太后心中只有对权力的私欲,“至于‘国家’与‘百姓’,那既使分解她全身每一颗细胞都是找不出来的!”;清政府中守旧派的官员憎恨变革,他们“异喙而同辞,他事不顾,而惟阻挠变法。”[6]。最后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扼杀变法,屠杀戊戌六君子,康梁流亡海外。戊戌变法以血的教训使我们认识到在当时的中国,企图借助腐败守旧的清政府来实现政治改良的成功是根本行不通的,要想争取国家的独立和政治民主,必须用革命的手段来推翻清王朝的统治。在讨论的过程中,也有同学提出清政府虽然腐败守旧,但朝中也非没有主张变革的大臣,如湖南巡抚陈宝箴、按察使黄遵宪、提学使徐仁铸、前使江标等人,如果康有为和梁启超能更好发动和利用支持变革的力量,改革的方式更为温和一点,改革未必没有成功的机会。
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所提出的观点未必都是正确和成熟的,当中需要教师的引导和指正。但学生在探究讨论的过程中,必须要对读外阅读中所获得的知识进行分析考试和深化理解,这个分析考证的思维过程将使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得到较好的锻炼。
比较能力是历史思维能力的重要组成之一,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来了解世界上的一切。”对古今中外的历史事件进行联系和比较是高中历史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手段。教师若能善于把学生课外阅读的内容与其教学内容进行比较和分析,将更有利于学生形成“古今贯通,中外关联”的历史知识体系。
例如在人教版的选修一当中,分别介绍了中国的戊戌变法和日本的明治维新,对于这两场时代相近、背景相似而结局迥异的改革,历史教师们总乐于将两者成败的原因加以比较。吴其昌在《梁启超传》中谈到了戊戌变法失败的四个因素,笔者便引导学生从这四个方面的因素出发对戊戌变法和明治维新进行了比较,详见下表:
历史课外阅读为教师在课堂上开展比较式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知识背景,为教师帮助学生建立历史知识之间的联系与比较、实现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提供了一个有效的途径和手段。
历史是鲜活的、精彩的、有趣的,它不仅仅只存在于历史课本之上,学生通过历史课外阅读可认识到一个更丰富和立体的历史。笔者在把历史课外阅读与高中历史教学进行结合的实践当中,也在不断的总结经验和反思不足,深感要把历史课外阅读变成提高高中历史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教师必须首先要有改革的意识,要敢于打破“历史课堂就是教授历史教材”的观念,敢于打破教材的体系,更多地采用探究式教学、比较式教学等先进的课堂教学模式,并引导和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运用课外阅读的知识来解决历史学习中的实际问题,使其分析能力和思辩能力有所提高。此外,教师自己也要加强对历史书籍的学习和阅读,与学生一起在历史课外阅读中挖掘更多的教学资源,使我们的历史课堂变得更充实更有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