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周坏死性筋膜炎术后复方黄柏液创面灌洗促进创面愈合临床观察

2018-08-03 09:35:40曲建辉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8年7期
关键词:坏死性膜炎黄柏

王 辉,曲建辉

(北京马应龙长青肛肠医院,北京 100195)

肛周坏死性筋膜炎是一种爆发性感染性疾病,病因主要为多种细菌感染,并以会阴三角区与肛周筋膜坏死等为主要病理特征[1]。肛周坏死性筋膜炎术后用复方黄柏液创面灌洗效果较好,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36例,均为2002年9月至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行肛周坏死性筋膜炎手术治疗的患者,根据随机双盲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8例。实验组男15例,女3例;年龄18~57岁,平均(48.32±6.15)岁;病程2~36天,平均(15.1±3.9)天。对照组男14例,女4例;年龄19~57岁,平均(48.71±6.28)岁;病程2~34天,平均(15.3±4.1)天。两组病程和年龄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影像学检查、病史、病理检查和临床表现等确诊符合肛周坏死性筋膜炎诊断标准[2],有手术适应症,知情同意,依从性良好,既往无相关药物过敏史。

2 治疗方法

两组均实行切开广泛引流。经皮纹方向作梭形减张切口(多个),对脓液进行彻底的引流,并将坏死组织彻底清除干净,操作时需要保留足够皮桥。将皮桥下的腐败组织规范化的剥除,深度需达到筋膜层,同时需要确保切口的范围要超过炎症范围约2~5cm以外的正常组织部位,然后对坏死筋膜进行充分的清扫。于创口间按要求挂橡皮圈浮线进行引流,取甲硝唑和双氧水适量,对创口进行反复冲洗,约10~15次。手术结束后,用奥硝唑以及第3代头孢,连续7天静脉点滴,密切监测各项基础生命体征变化,并根据药敏试验和细菌培养的结果,对其用药方案作出适当的调整。对于全身情况较好患者予以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可选择一些高热量、富含维生素以及蛋白质的食物。对于全身情况不理想亦或者是年龄较大患者,予以肠外营养支持治疗。可酌情予以输血以及多次静滴白蛋白处理,维持酸碱和水电解质平衡。对于合并糖尿病的患者,需加强血糖控制,按时监测血糖,并根据血糖变化情况合理调整其降糖药和胰岛素的使用量,维持空腹血糖6~9mmol/L、餐后2h血糖9~13mmol/L。

对照组加用创面Ⅲ型碘伏灌洗疗法,于创面上按要求覆盖上Ⅲ型碘伏纱条,并按时换药,日1次。

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之上应用复方黄柏液创面灌洗疗法,并在灌洗后,将复方黄柏液纱条规范化的覆盖在创面上。

3 观察指标

观察术后的发热情况,若术后3天内3次体温测量结果高于38.5℃,术后第3天清晨血常规检查示白细胞比临床正常值高,即可判定为阳性。记录两组切口愈合的时间,并利用VAS(视觉模拟评分法)评价术后7天、14天的疼痛情况,分值越高,疼痛越剧烈。

4 疗效标准[3]

优:肛缘无明显水肿。良:肛缘水肿在0~25%的范围之内。可:肛缘水肿在26~50%的范围之内。差:肛缘水肿大于等于51%。

5 治疗结果

两组水肿改善效果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水肿改善效果比较 例(%)

两组VAS评分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VAS评分比较 (分,±s)

表2 两组VAS评分比较 (分,±s)

组别 例 术后7d 术后14d实验组 18 2.3±0.6 0.3±0.1对照组 18 5.7±0.9 4.2±1.2 t 13.336 13.741 P 0.000 0.000

两组其它指标比较。术后发热实验组0例(0.0%),对照组4例(22.2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²=5.5814,P<0.05)。

创面愈合时间实验组为(31.9±4.2)天,对照组为(52.6±5.9)天,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126,P<0.05)。

6 讨 论

坏死性筋膜炎作为一种严重感染性疾病,具有发病急以及病情进展迅速等特点,病机为致病菌侵犯机体组织后所致的皮下浅深静脉炎症反应,使得小淋巴管以及血管出现栓塞,对淋巴回流以及血液循环造成影响,并由此引发大面积皮肤与筋膜的坏死,常伴全身中毒等症状[4]。本病的病因多种多样,其中比较常见的有糖尿病、克罗恩病、免疫抑制、肿瘤、放化疗、酗酒、长期类固醇类药物治疗等。因本病起病较急,若在发病后不能及时对症治疗,其筋膜将会以1h2~3cm的速度发生坏死。

其在发病早期可表现出局部疼痛、变硬、肿胀以及皮肤红斑等症状,确诊率低。病情进展后,可出现特异性表现,即按压局部有较明显的握雪感,能闻及捻发音(由按压局部皮下气体所致),X射线与彩超检查确诊。对于已经明确诊断的坏死性筋膜炎,需立即施以切开清创引流术治疗。现阶段,国内外都常采取综合疗法进行治疗,包括手术清创、营养支持、植皮、对症处理、联合应用广谱抗生素等。术中需要对切口进行充分的敞开,及时将腐败坏死的组织清除干净,用经过稀释的甲硝唑与双氧水对创面进行充分清洗,并抽取病灶中的脓汁进行药敏试验以及细菌培养。手术结束后需要做好手术室的消毒处理工作,防止交叉感染。与此同时,还应予以抗感染等对症治疗,每日换药1次,用Ⅲ型碘伏溶液冲洗创面,及时去除坏死组织,按要求留置纱条进行引流。

肛周坏死性筋膜炎属中医“烂疔”、“肛疽”等范畴,治疗应以清热利湿、益气滋阴、败火解毒以及扶正固本为原则。复方黄柏液含有黄连、金银花以及黄柏等,具有去腐生肌、清热解毒、促进创面愈合以及消肿止痛的作用。

综上所述,肛周坏死性筋膜炎手术后用复方黄柏液创面灌洗,可减轻疼痛,缓解水肿,预防发热,加快创面愈合。

猜你喜欢
坏死性膜炎黄柏
禽坏死性肠炎和冠状病毒性肠炎的分析、诊断和防控
儿童坏死性肺炎46例临床分析
结节性筋膜炎的MRI特征性表现
黄柏炮制品的考证、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腰痛——请别忽视腰肌筋膜炎
基层中医药(2020年6期)2020-09-11 06:35:32
美丽的黄柏山
青年歌声(2019年4期)2019-04-11 08:35:00
黄金分割法结合动态设计优选盐黄柏提取工艺
肉鸡坏死性肠炎的诊断与防治
兽医导刊(2016年6期)2016-05-17 03:50:50
毫刃针治疗背肌筋膜炎30例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耕牛慢性子宫内膜炎
兽医导刊(2015年5期)2016-01-04 11:5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