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秀英
(鄂东医疗集团市中医医院针灸科,湖北 黄石 435000)
本研究用温针灸结合耳穴贴压治疗失眠效果较好,报道如下。
共60例,均为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我院收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与研究组30例。对照组男14例,女16例;年龄24~65岁,平均(46.83±5.13)岁;病程0.52~18年,平均(5.24±1.32)年,轻度失眠8例,中度失眠15例,重度失眠7例。研究组男12例,女18例;年龄22~67岁,平均(45.97±5.24)岁,病程0.48~16年,平均(5.02±1.28)年,轻度失眠6例,中度失眠18例,重度失眠6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诊断符合第3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CCMD-3)中有关失眠症的确诊标准[1]:①过分专注失眠,担心其所导致的后果;②睡眠紊乱每周大于3次并持续1个月;③因不满意睡眠质量而对其职业及社会功能有影响或产生苦恼;④主诉入睡困难、质量差或难以持续。参照《中医虚证辨证参考标准》阳虚型诊断标准,主症为失眠,脉沉微迟或微细,局部或全身肢冷畏寒;次症为大便稀,小便不利,面色惨白,夜间多尿[2]。
纳入标准:①符合CCMD-3中失眠症诊断标准;②自愿参加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③年龄20~70岁;④匹兹堡睡眠指数(PQSI)7分以上。
排除标准:①年龄大于70岁或小于20岁;②药物因素所导致失眠;③精神病、肿瘤、妊娠及哺乳期;④因饮酒、咖啡等兴奋性饮料或外界干扰导致其失眠。
研究组给予温针灸及耳穴贴压治疗。①温针灸:选取背部双侧肾俞穴、脾俞穴、肝俞穴、心俞穴、肺俞穴以及太阳穴、安眠穴及风池穴。常规消毒,针刺得气之后行平补平泻手法,取得较强的针感后分别在肾俞、脾俞、肝俞上施灸,将长约1.5cm艾条插在各个穴位的针柄上燃烧,于艾条燃尽后除针。隔1天1次,9次为一疗程,休息3天后进行下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②耳穴贴压:取神门、交感、皮质下为主穴,配心、脾、胃穴。局部皮肤常规消毒后,将王不留行贴于耳穴上,每日按压3次,每次每穴5~10min,以感到胀痛并可耐受为度,左右耳交替,隔日换贴,9次为一疗程,休息3天后进行下一疗程,治疗两个疗程。
对照组仅用温针灸治疗,治疗方法与疗程同研究组。
用匹斯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估睡眠质量,得分大于8分表示睡眠紊乱,得分越高表示其睡眠质量越差[3]。
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不寐部分症候积分进行评分,共32分,7~13分代表轻度,14~20代表中度,大于20分则表示重度。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与《实用中医精神病学》[4]。睡眠时间达到6h以上或恢复正常,中医体征基本消失,症候积分减少80%以上为痊愈。睡眠时间达到3~6h且逐渐增加,症候积分减少50%~80%为显效。睡眠时间有改善,但仍不足3h,症候积分减少20%~40%为有效。失眠无改善,症候积分减少20%以下为无效。
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计数资料以(%)表示、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治疗前后PSQI得分及中医证候得分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PSQI及中医证候得分比较 (分,±s)
表1 两组治疗前后PSQI及中医证候得分比较 (分,±s)
组别 例 PSQI 中医症候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研究组 30 14.23±2.54 4.87±1.26 17.93±2.51 6.88±1.38对照组 30 14.58±3.01 9.62±2.45 17.29±2.48 10.64±1.02 t 0.487 -9.443 1.553 -8.319 P>0.05 <0.05 >0.05 <0.05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失眠属中医“目不暝”、“不得卧”、“不得眠”、“不寐”等范畴。病机为阳不入阴,阴阳失交,阳盛阴衰。针刺治疗可阴阳调节,疏通经络,使阴平阳秘[5]。刺激背俞穴可从阳引阴,调理阴阳。太阳穴、风池穴及安眠穴均为治疗失眠经验要穴[6]。耳穴贴压神门、交感、皮质下可调节大脑皮层抑制与兴奋功能,具安神宁心功效。配以不同耳穴贴压,有调和经脉、调畅气血、协调脏腑功能、祛除疾病的作用。另外,耳廓上分布着丰富的淋巴管、血管以及神经,特别是三角窝处神经分布尤其丰富,这些神经、淋巴管与血管相互交织成丛,与各部分脏腑器官有着密切的联系,通过耳穴贴压刺激,可利用体液、神经途径来达到改善各器官脏器功能,调节气机,达到治疗失眠的目的。
温针灸结合耳穴治疗失眠可改善睡眠,提高临床疗效,降低复发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