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足部食用醋烧伤一例

2018-08-03 09:07姜健张彬柱左娜庞洪震王杨
中华皮肤科杂志 2018年7期
关键词:弱酸中和水疱

姜健 张彬柱 左娜 庞洪震 王杨

110812沈阳,解放军第202医院烧伤整形科

患儿男,3岁7个月。因双足食用醋烧伤伴疼痛5 d由外院皮肤科转入我院。5 d前患儿家长自用煮沸后凉至常温的食用醋浸泡患儿双足以治疗足癣,浸泡7~8 min后双足底、足背开始出现红斑、小水疱,疼痛难忍,迅速将双足移出醋液,未予其他处置。1 d后患儿足部出现水疱破溃、点状糜烂,有血性渗出物,疼痛加重。就诊于外院皮肤科,给予静脉滴注葡萄糖酸钙注射液1 g、维生素C注射液2.5 g、注射用乳糖酸红霉素25万U;局部予氦氖激光照射每日2次,3%硼酸溶液湿敷患处每日3次。治疗3 d后因持续发热,病情逐渐加重转来我院。入院体检:体温38℃,心率118次,呼吸24次。皮肤科检查:双足见烧伤创面(约占7%总体表面积),表面大部分为黑褐色薄层痂皮附着,局部有脓痂,痂下有分泌物;双足明显肿胀,足前侧较足跟重,双足背动脉搏动减弱,皮温高(图1)。血常规:白细胞21.41×109/L,中性粒细胞比例0.766,淋巴细胞0.179,血小板324×109/L,血红蛋白123 g/L。血电解质:钾3.21 mmol/L,钠136 mmol/L,氯97.0 mmol/L。创面分泌物细菌培养:粪肠球菌生长。凝血功能、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丙型肝炎病毒抗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梅毒螺旋体特异抗体、心电图及X线胸片均未见明显异常。入院诊断:双足酸烧伤占7%总体表面积,6%深Ⅱ度,1%Ⅲ度。根据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选择阿莫西林钠舒巴坦钠抗感染治疗,血必净注射液中和内毒素,口服氯化钾片补钾,营养支持,加强局部换药。入院2 d后,在静脉复合麻醉下行双足烧伤创面扩创削痂、生物敷料(脱细胞异种真皮基质敷料)覆盖术,滚轴刀削除坏死组织,至基底针尖样渗血,保留部分创面间生态组织,部分创面已暴露脂肪颗粒。将生物敷料清洗并打孔后移植于双足创面。术后2 d换药时,生物敷料与创面贴合紧密,敷料下未见淤血,较干燥。术后第9天换药时,足底、足背两侧及部分足背生物敷料与创面分离,其下创面愈合,剪刀修剪与创面分离的生物敷料,愈合面积约5%,双足近跖趾关节处、足背及部分足趾约2%创面未愈。术后第15天右足创面愈合,左足仅剩足背(约占0.5%总体表面积)创面未愈合(图2)。术后第18天左足创面愈合。愈合处弹力绷带加压包扎,预防瘢痕增生。

讨论国内资料显示[1],化学性烧伤在烧伤中占第2位,以强酸烧伤多见,而对于我们常用到的弱酸烧伤报道较少。醋酸是弱酸之一,可导致皮肤烧伤,轻者可引起局部皮肤疼痛、瘙痒、脱屑,重者可引起水疱、破溃、糜烂甚至严重烧伤。该患儿双足接触食用醋后出现皮损,创面深,病程长。分析原因如下:①足背部皮肤较薄,皮下组织少,一旦烧伤则创面深,容易波及肌腱、骨骼等结构[2];患儿足部烧伤后出现的红斑、小水疱未引起家长重视,直到水疱疱皮剥脱、点状糜烂后才入院治疗;②最初在外院治疗期间,对酸烧伤的创面予硼酸湿敷处理不当;③未针对创面进行分泌物培养及药物敏感性试验,无法选择敏感药物治疗;④未及时对创面所形成的坏死痂皮进行脱痂处理,导致伤后4 d持续发热,白细胞高达21.41×109/L。

弱酸烧伤后立即用清水冲洗为重要的急救措施之一,必要时可用2%~5%碳酸氢钠、2.5%过氧化镁或肥皂水等弱碱性液处理创面,中和后仍需用大量清水冲洗,以去除剩余的中和溶液和中和过程所产生的热及中和产物。早期合理使用抗生素可有效控制病情并缩短病程,对深度烧伤或大面积烧伤者可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择敏感抗生素。对弱酸烧伤引起的Ⅱ度创面早期扩创磨削痂,用生物敷料覆盖疗效确切,不仅可缩短病程,亦可减轻患者换药痛苦,减少瘢痕形成。创面愈合后早期应防止因瘢痕增生、挛缩及畸形导致行走、负重及弹跳等功能受损[3]。需强调的是,烧伤创面愈合后要及时进行功能锻炼(如早期在床上进行主动与被动功能锻炼),应用弹力绷带压迫治疗,应用抗瘢痕药物等。若晚期出现因瘢痕增生挛缩畸形影响患者穿鞋行走,宜尽早行整形治疗。

图1 患儿双足食用醋烧伤 表面大部分为黑褐色薄层痂皮附着,局部有脓痂,痂下有分泌物;双足明显肿胀,足前较足跟重。

图2 术后第15天左足(2A)仅剩足背创面未愈合,右足(2B)创面愈合

猜你喜欢
弱酸中和水疱
四肢骨折后张力性水疱的处理方法
范扬:博采与中和的风范
拔罐起水疱是体湿吗
拔罐起水疱是体湿吗
判断电解质水溶液酸碱性的简单模型
不同治疗时机对扁平苔癣疗效的影响
浅析中庸之道与中和之美
浅析中庸之道与中和之美
谈弱酸强碱盐溶H+、OH—的关系
三思而后行 强酸制弱酸规律的应用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