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勐 王彦 杨秀莉
266035青岛,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皮肤科(周勐、杨秀莉);山东大学附属济南市中心医院皮肤科(王彦)
患儿女,5岁,因外阴丘疹、结节伴痒痛间歇发作3个月于2016年4月26日就诊。初发皮疹为阴唇多发的红色丘疹、结节,有痒痛感,曾于当地医院就诊,疑诊单纯疱疹病毒感染,给予抗病毒治疗及中药外用(具体不详),无明显疗效。外阴皮损时轻时重,有时可自行缓解,之后再次发生,且逐渐加重,遂来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就诊。
体检:一般情况良好,各系统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皮肤科检查:双侧阴唇见多发的浸润性结节,损害密集分布,大小不等,呈肉红色,质地较韧,部分结节中心糜烂(图1)。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红细胞沉降率、血生化检查均未见异常;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和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均阴性;单纯疱疹病毒(Ⅰ型+Ⅱ型)DNA阴性;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阴性。皮损组织病理:表皮部分坏死缺如,真皮浅中层可见以组织细胞、嗜酸性粒细胞为主的致密混合炎症细胞浸润;组织细胞胞体大,胞质丰富,可见咖啡豆样泡状核、多核巨细胞、嗜酸性粒细胞与中性粒细胞微脓疡及大量红细胞外溢(图2)。免疫组化:CD1a弥漫阳性(图3A),S100大部阳性(图3B),CD68弱阳性表达。病理诊断: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局灶性),嗜酸性肉芽肿。
诊断: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
治疗:未行任何药物治疗,皮损虽时有发生,但较前减少且轻,间隔时间逐渐延长,仍自觉瘙痒,目前仍在随访中。
讨论朗格汉斯细胞克隆性增生形成的一组疾病,儿童最常见。该病既可表现为温和无症状的单器官受累,又可表现为严重的急性多器官受累,包括皮肤、骨、耳、肺等。本例患儿仅外阴受累,临床较少见。本病的诊断应结合组织学特点,当免疫组化S100阳性且电镜下发现Birbeck颗粒或CD1a阳性时可明确诊断[1]。本例患儿5岁,临床以反复发作的外阴部肉芽肿改变为唯一表现,不伴有骨损害、尿崩症及中耳炎等,结合嗜酸细胞肉芽肿的组织学改变及免疫组化S100、CD1a阳性,诊断明确。本例患儿随访10个月,在当地医院全身检查未见其他异常改变,考虑是单纯外阴受累的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
部分单纯皮肤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患者可自行缓解,局部治疗可用糖皮质激素、氮芥、咪喹莫特等,孤立性皮损可手术切除、光疗;系统治疗仅在有顽固皮损且伴有疼痛、继发感染和其他合并症时应用,包括甲氨蝶呤、6巯基嘌呤、长春新碱、沙利度胺、克拉屈滨和(或)阿糖胞苷等[2]。
图1 患儿双侧阴唇见多发性浸润性结节,呈肉红色,部分结节中心糜烂
图2 皮损组织病理 真皮浅中层可见以组织细胞、嗜酸粒细胞为主的致密混合炎症细胞浸润,组织细胞胞体大,胞质丰富,并可见咖啡豆样泡状核、多核巨细胞、嗜酸粒细胞与嗜中性粒细胞微脓疡(HE×400)
图3 免疫组化染色(×200) 3A:CD1a弥漫阳性;3B:S100大部分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