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患者CTRP9、APN、SAA、hs-CRP水平与冠脉斑块稳定性的相关性

2018-08-02 10:47史际华崔建娇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8年14期
关键词:冠脉胆固醇硬化

史际华 崔建娇

(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检验科,辽宁 锦州 121001)

冠心病(CHD)发生的主要机制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斑块不稳定发生破裂及动脉血栓形成和动脉管腔闭塞,最终形成心肌缺血坏死〔1〕。目前临床认为炎症反应在粥样硬化斑块发生、演变和破裂的过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作用,不稳定斑块内存在大量的炎症物质;此外脂肪细胞因子在疾病进展过程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些脂肪因子会影响机体能力平衡,调节了血压、纤溶活性和胰岛素敏感程度,也会参与炎症反应病理生理过程〔2〕。本研究探讨体内细胞因子和CHD患者冠脉斑块稳定性的关系。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确诊的CHD患者146例,经多层螺旋(MS)CT证实未发生冠脉病变的体检对象146例为CHD组,年龄57~79岁。经MSCT证实未发生冠脉病变的体检对象60例为对照组,年龄55~79岁。两组年龄、性别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纳入、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CHD患者的诊断标准依据美国心脏病学会/心脏病协会(ACC/AHA)2007年修订的诊断标准;②CHD患者经冠脉造影检出至少有一支冠脉血管的狭窄程度超过50%;③本研究获得研究对象的同意及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准。排除标准:①既往接受冠脉介入手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等;近期接受抗凝及抗炎治疗;②伴有心脏瓣膜疾病、心肌炎;③严重的肝肾功能疾病;④甲状腺功能疾病、恶性肿瘤、全身感染等。

1.3指标监测方法 检测血清脂肪细胞因子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CTRP)9、脂联素(APN)、淀粉样蛋白(SA)A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晨起抽取空腹静脉血10 ml,离心后提取上清液待测,采用日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监测按照试剂说明书操作测定APN、TG、TC、HDL-C、LDL-C浓度变化;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SAA和CTRP9,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hs-CRP浓度变化。

1.4MSCT检测方法及判断标准 采用西门子64排螺旋CT扫描,患者屏气10~12 s,参数设定:120 kV,探测器宽度:0.6 mm,球管转速:330 mS/w,层距:0.25,重建层厚:0.6 mm,检测时保证患者心率在70次/min以下。根据Schroeder等〔3〕制定的MSCT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分型标准:CT值<60 Hu为软斑块、CT值范围60~129 Hu为混合型斑块、CT值≥130 Hu为硬斑块。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t、χ2检验、方差分析、线性相关性分析。

2 结 果

2.1CHD组和对照组一般资料比较 CHD组和对照组年龄、性别、体重指数(BMI)、高血压、糖尿病、吸烟、饮酒、家族史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HD组TG、TC、LDL-C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HDL-C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CHD组和对照组一般资料比较

2.2CHD组和对照组血清CTRP9、APN、SAA、hs-CRP水平比较 CHD组血清SAA、hs-CR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血清CTRP9、APN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见表2。

表2 CHD组和对照组血清CTRP9、APN、SAA、hs-CRP水平比较

2.3CHD组不同斑块稳定性患者血清CTRP9、APN、SAA、hs-CRP水平比较 软斑块组血清SAA、hs-CRP水平显著高于混合型斑块、硬斑块组(P<0.001),混合型斑块组血清SAA、hs-CRP水平显著高于硬斑块组(P<0.001),软斑块组血清CTRP9、APN水平显著低于混合型斑块、硬斑块组(P<0.01)。见表3。

表3 CHD组不同斑块稳定性患者血清CTRP9、APN、SAA、hs-CRP水平比较

2.4CHD组冠脉斑块CT值与血清CTRP9、APN、SAA、hs-CRP水平的相关性 CT值与血清SAA、hs-CRP水平呈负相关(r=-0.624、-0.711,均P<0.001),与血清CTRP9、APN水平呈正相关(r=0.577、0.496,均P<0.001)。

3 讨 论

CHD患者一旦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破溃就会产生急性发病,而斑块破裂则全是在不稳定斑块基础上发生,斑块组成成分和分布形态极为复杂,对斑块稳定性起到了决定性作用,早期识别和预测易破斑块对CHD危险性评价和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4〕。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由富含脂质粥样物质和覆盖其上纤维帽组成,脂质核心为胆固醇结晶、富含脂质泡沫细胞与细胞碎片组成,斑块核心大小、成分、纤维帽厚度是决定斑块稳定性的重要因素,其中不稳定斑块又称为易损斑块,多数为偏心性,脂质坏死核心大,占到了斑块体积五分之二以上,纤维帽则较薄,特别是在偏心性纤维帽边缘,可以观察到大量的炎症性细胞浸润,尤其以巨噬细胞、泡沫细胞为主,纤维帽基质消耗增多,平滑肌细胞极少,因此斑块容易发生破裂,因此薄纤维帽、大脂核和局部炎症反应构成了不稳定斑块组织学特征〔5,6〕。临床早期鉴别和预测不稳定斑块对于CHD患者危险分层及预后评估意义重大,传统的斑块性质检测方法多数为有创性检查,包括血管内超声、选择性冠脉造影及光学相干断层成像等方法,患者的接受程度低,限制了应用,目前探讨无创手段检测斑块稳定性一直是临床研究的趋势〔7〕。

CTRP9属于同APN结构最为接近的旁系同源蛋白,CTRP9在脂肪细胞的表达量远低于APN,但是其表达并非仅限于脂肪组织,在心脏组织中表达量是APN 100倍,动物实验研究发现CTRP9通过干预和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的糖代谢而发挥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可以降低肝细胞中脂质累积,调节基础和胰岛素介导葡萄糖摄取,降低了正常或者胰岛素抵抗血糖水平,改善新陈代谢〔8,9〕;此外,CTRP9可以通过环磷酸腺苷依赖基质衰减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与趋化,抑制了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刺激的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磷酸化,减轻了血管损伤后新生内膜形成,这说明CTRP9在评估冠状动脉易损斑块稳定程度方面可能具有重要意义〔10〕。APN属于人体重要脂肪细胞因子,在脂肪细胞、心肌细胞、骨骼肌细胞中均有表达,一方面可以抑制肿瘤坏死因子(TNF)-α介导的单核细胞集聚,降低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分子表达,降低了内皮细胞炎症反应程度,调节内皮细胞中一氧化氮含量〔11〕;另一方面APN能够抑制单核细胞增殖和分化并降低成熟巨噬细胞活性减弱体内炎症反应,抑制巨噬细胞向泡沫细胞转化减少泡沫细胞生成,抑制了平滑肌细胞增殖和迁移,因此APN通过干扰内皮细胞、巨噬细胞、平滑肌细胞活性,从而发挥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延缓了易损斑块病变进程〔12,13〕。

SAA属于同一簇基因编码多形性蛋白,由肝细胞分泌,平常SAA以低水平存在,一旦发生炎症反应后4 h其浓度快速上升,属于敏感的急性期反应蛋白,进入血浆后可以快速和高密度脂蛋白结核,通过置换高密度脂蛋白上的载脂蛋白(apo)A-1抑制卵磷脂胆固醇肽基转移酶活性,减慢了胆固醇脂外流和清除,抑制了胆固醇脂逆转运,增加了脂质沉积〔14〕;另一方面SAA/HDL-C复合物对于巨噬细胞具有极强亲和力,将胆固醇酯快速转运到巨噬细胞内,减少了胆固醇流出,造成斑块脂质池中胆固醇酯和游离胆固醇增高,易损斑块就会增大;此外,SAA刺激平滑肌细胞内的胶原酶与巨噬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分泌,让胶原、细胞外基质和基质蛋白发生降解,斑块纤维帽就会变薄,因此SAA参与了CHD发生发展的过程,对疾病诊断、治疗和预后具有一定的价值〔15〕。hs-CRP则属于急性炎症时相反应蛋白,主要由肝细胞合成,属于系统性炎症存在的标志之一,CRP可以促进巨噬细胞摄取LDL-C,形成泡沫细胞,促进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同时能够激活补体系统,增加了组织损伤,促进了血栓形成,还会刺激体内其他炎症因子释放发生相互作用导致斑块形成和破裂,引发心血管事件〔16〕。

本研究提示CHD患者血脂水平存在异常,CHD患者体内炎症反应程度高于常规人群,体内脂肪细胞因子水平降低。CHD软化斑块患者体内炎症反应程度更为严重,脂肪因子的水平较低。CHD患者血清SAA、hs-CRP、CTRP9、APN水平变化同冠脉粥样硬化病变程度相关,对冠脉病变严重情况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本研究属于回顾性分析,纳入患者数量较少,还有待增加样本量完善试验分析数据。

猜你喜欢
冠脉胆固醇硬化
山东:2025年底硬化路铺到每个自然村
谈谈胆固醇
降低胆固醇的药物(上)
降低胆固醇的药物(下)
心肌缺血预适应在紫杉醇释放冠脉球囊导管扩张术中的应用
冠脉CTA在肥胖患者中的应用:APSCM与100kVp管电压的比较
256排螺旋CT冠脉成像对冠心病诊断的应用价值
冠脉CT和冠脉造影 该怎样选
Apelin-13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磨削硬化残余应力分析与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