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莉莉 康晓波 李芳
摘 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中小企业对财务管理人才产生大量需求,所以对高校财务管理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以长春财经学院财务管理专业为例,构建服务于中小企业的“三真”、“三实”、“五合作”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并提出具体实施路径。
关键词 财务管理人才 应用型 培养模式 实施路径
1 构建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人才培养模式问题的提出
据新浪财经在2017年3月报道称:中国中小企业生命周期是3~6年,而国外中小企业生命周期都在10年以上,日本的中小企业可达到30年之久。究其原因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直接影响到中小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如: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单一、资金严重不足;投资盲目,短期行为严重;商业信用促销过度,应收账款过多;企业资金分配不合理,资金使用效益差等问题,这些都制约着中小企业的发展。企业的竞争究其原因归根结底是“人”的竞争,上述问题都与中小企业缺乏合适的财务管理人才直接相关。
如何培养适应于中小企业发展的财务管理人才已成为民办高校不可推卸的责任。在设计人才培养方案时应考虑中小企业规模小、资源有限,财务管理人员不会有成熟细致的分工,因此要求财务管理人才掌握财务管理、金融知識和相关企业管理等知识在内的较为全面的知识体系;同时,还要具备解决问题、团队协作、人际交往、沟通协调、对应压力及合理安排时间的专业能力,这样才能理顺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切实履行财务管理职能;在具备上述专业知识和能力专业素养的基础上,还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是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人才胜任工作的关键。因此,本文以长春财经学院为例,提出构建服务于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人才培养模式。
2 构建服务于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人才培养模式
长春财经学院财务管理专业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引进政府、企业、会计师事务所等高端人才,引领专业建设发展,创造性地形成了适合服务于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三真”、“三实”、“五合作”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三真”:真账、真岗、真项目。在强化课堂理论教学的同时,以企业的真实会计账目、真实的财务岗位和真实的管理项目为“蓝本”,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探究式学习和项目教学法为主,进行沉浸式体验学习。
“三实”:实验、实习、实操。通过加强课程实验、认知实习、专业实习、毕业实习和实际岗位技能操作,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
“五合作”: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服务、合作发展。财务管理专业与金恒集团共建“双院制”下的金恒学院和金恒中小企业内控研究中心,共建专业、共建课程体系、共建评价标准、共享师资、共享科研成果转化红利,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形成学校与企业共同实施培养过程的新体制和机制。
3 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措施路径
3.1 校企合作共建特色学院
财务管理专业与金恒企业集团共建“双院制”下的特色学院——金恒学院和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研究中心,本专业开设内部控制方向,与金恒学院携手建立了创新项目班(3+1模式)、特色班(2+2模式)和订制班(1+3模式),实行学历教育与岗位进修同步。并成立了由内控专家与专业教师组成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根据内部控制的实际业务要求,共同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研讨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建设、实习实训等专业建设问题,校企双方互相支持、互相渗透、双向介入、资源互用、利益共享,形成了集“教、产、研”于一体的特色办学模式。
3.2 以“人才培养模式”为指引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以“ 培养应用型人才”、“强化学生岗位实践能力”为理念,以“三真”、“三实”、“五合作”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为指引制定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方案设计基本思路:“强化理论、基础扎实、突出实践、产教合作、打造特色。”人才培养方案中除设置投融资方向外,还利用金恒集团企业的业务优势,合作共建内部控制专业方向,并为其专门制定了教学方案,设置了“儒商”、“企业文化”和“特色工作坊”等课程。人才培养方案按中小企业特点优化设置理论教学、实验、模拟实训教学与校外实习及社会实践教学体系。
3.3 以“专业应用能力”为导向设置课程体系
以“专业应用能力”为导向,精心设置“四大模块”课程体系(即公共课模块、学科基础课模块、专业课模块、综合实践模块)。
对“专业课模块”(含专业基础、专业主干、专业选修),引入企业财务总监和会计师事务所的注册会计师参与设计,不同课程相互衔接,形成体系,具有较宽的知识面,并关注学生个性化发展需要。设计了“专业核心+专业共同选修+专业方向选修+跨专业选修”的具有特色的专业课程模块。其中“跨专业选修”是考虑互联网+财务环境下对财务管理人员提出的“业财一体化”要求而设置,包括金融热点与前沿问题分析、股票技术分析实训、商业银行柜台业务和生产经营管理等相关学科知识。
对“综合实践模块”的设置,坚持“一贯到底原则”,即四年全程充实和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形成了从“课程单项训练”到“综合技能应用训练”,从“校内实验室训练”到“校外实习基地实践”等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
通过上述“专业课模块”和“综合实践模块”的设置,使本专业培养的学生具备服务于中小企业的会计核算能力、财务预算编制和分析能力、财务预策、决策能力和内部控制管理能力。
3.4 校企合作共建“财会工厂”
我校与吉林省信诺财务公司开展校企合作,共建“财会工厂”,该公司将企业的真实业务和票据拿到学校作为“原材料”,学生从填制凭证到登记账簿、申报纳税直至编制会计报表,整个“信息加工过程”都有企业的工作人员给予培训和指导,最后还要以“产成品”——会计报表作为依据,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行分析,找出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
3.5 构建“一主线、六结合、三型三能”实践教学体系
以金恒学院及内控研究中心和信诺财会工厂为依托,构建 “一主线、六结合、三型三能”实践教学体系,即以实践能力培养为主线;确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内与課外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结合、培训与竞赛相结合、共性与个性相结合、指导与自主相结合的实践能力培养路径;设置基础型、综合设计型、模拟实训型的实践教学模块和课内基本能力培养、课外实践与综合能力训练、行业职业(岗位)技能实践“三能”渐进渗透的实践教学环节,深化实践教学改革,提升学生的适岗就业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学生在校期间和假期可以在“财会工厂”学习业务,也可以到金恒公司项目组跟项目,或到财务咨询公司作咨询、代账、税务等服务,提升行业职业技能。
同时, 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建立了“财会大讲堂”、“特色三坊”,“专授培练”结合的教学模式,通过“感恩工作坊”、“CP工作坊”、“九型工作坊”进行特色课程的讲授。
在学校优惠政策支持下,加强实训室建设和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学校建立了虚拟仿真实训中心,设有企业财税一体化实验室、财务管理实训室、审计实验室等,购置了用友 ERP教学及考试软件、中普审计软件等实训软件。建立数字会计学院,制作仿真模拟动画,虚拟真实场景教学,推行无纸化考试。
3.6 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第一,加强案例教学。案例教学方法能培养学生独立地思考问题、分析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本专业在“财务管理案例”和“财务报表分析”课程中引入真实案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加强情景教学。积极创设相关教学情景,从而使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能够真正参与进来,能够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沟通能力以及协作能力。在“ERP沙盘模拟”和“计算机财务管理”课程中加大学生参与课程的力度,让学生模拟企业中真实角色,培养学生沟通协作能力。
第三,积极尝试慕课、翻转课堂的改革,推进精品课建设。逐步开展“财务管理”、“财务分析”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方式的改革。转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通过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彻底转变教师的教学行为,让教适应学,让教服务学,实现从传统教学模式向“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转变,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同时加强课程建设,提升课程质量,推进省级优秀课提升为精品课的建设。
3.7 创新“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路径
一是引入企业财务专家。聘用注册会计师、会计主管、财务总监担任专职教师和兼职教师;二是校外培训、实践。在北京国家会计学院、吉林大学管理学院建立师资培训基地,教师分批前往接受培训,掌握专业前沿学术发展动态,拓展教师的知识视野;教师进入合作企业进行实践,提升专业技能;三是校内组织培训,提升教师的职业能力;四是举办财会大讲堂,使教师及时了解当前经济形势和政策变化。
4 结论
长春财经学院财务管理专业坚持立足吉林、面向基层、以吉林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致力培养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财务管理应用型人才的教育理念,积极进行服务于中小企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当然,服务于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过程,还需要具有高度责任感的理论水平高、实践能力强的师资力量,先进、适用的教材体系,服务配套的教辅部门支持等等。
参考文献
[1] 仲春梅.面向中小企业的财务管理课程实践教学改革[J].职业与教育,2013(1).
[2] 李永宁.现代中小企业财务管理行为的规范与优化研究[J].会计之友,2006(8).
[3] 刘利群.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人才需求与培养模式——以金融危机为背景[J].会计之友,2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