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分子肝素治疗妊娠期 D-二聚体异常升高疗效观察

2018-07-31 08:51燕,李
中国药业 2018年14期
关键词:肝素抗凝胎盘

蔡 燕,李 君

(1.上海市浦东新区妇幼保健院,上海 201206; 2.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上海 201206)

复发性流产(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RSA)是指在妊娠28周前发生连续2次及以上的自然流产[1]。目前,临床对于RSA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知晓,普遍认为与遗传、子宫畸形、感染、血栓形成及内分泌遗传等因素有关[2]。国内研究表明,多数RSA患者均伴有持续血液高凝,导致子宫胎盘循环发生轻微血栓,从而加剧疾病的发生、发展[3]。D-二聚体(D-D)是临床孕妇血栓中相对重要的检测指标,可评估孕妇血栓前状态,且与Toll样受体4与核因子-kappa B p65因子有关[4]。低分子肝素能有效调节抗凝血酶活性,增强抗凝作用,有效预防血栓形成[5]。研究表明,将低分子肝素抗凝用于妊娠期 D-D异常升高效果理想,有助于改善凝血因子水平和分娩结局[6],但存在争议。本研究中探讨了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妊娠期 D-D异常升高的临床疗效及对分娩结局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标准:符合复发性流产临床诊断标准[7],且连续2次及以上自然流产史;血浆 D-D水平>0.8 mg/L,且TORCH检查/衣原体检查等未见异常;夫妻双方均无染色体异常及家族遗传史;本课题得到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其家属对手术、检查方案均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合并严重心、肝、肾功能异常及伴严重精神异常;合并生殖器官器质性病变或畸形;孕期服用甾体类激素药物。

病例选择与分组:选择上海市浦东新区妇幼保健院2015年4月至2017年7月收治的妊娠期 D-D异常升高患者5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年龄24~38岁,平均(29.34±4.51)岁;流产次数2~4次,平均(2.68±0.54)次;妊娠次数3~5次,平均(3.40±0.50)次;D-D 水平为 2.01~2.31 μg/mL,平均(2.12 ±0.23)μg/mL。观察组患者年龄 23~39岁,平均(29.05±4.46)岁,流产次数 2~5次,平均(2.73±0.57)次;妊娠次数 3~5 次,平均(3.38±0.47)次;D-D 水平为 2.00~2.34 μg/mL,平均(2.15±0.24)μg/mL。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保胎治疗,妊娠前予阿司匹林肠溶片(上海信谊百路达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1022475,规格为每片 25 mg)口服,每次 25 mg,每天1次;在确定宫内妊娠后,肌肉注射黄体酮注射液(浙江仙琚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3020829,规格为每支1 mL∶10 mg),每次10 mg,每日1次;口服维生素E软胶囊(山东威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03380,规格为每粒 0.1g),每次 0.1g,每日 2 ~3 次,连续治疗至妊娠12周。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低分子肝素钠(那屈肝素钙注射液,葛兰素史克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130168,规格为每支0.4 mL∶4 100 AXaIU),每次4 100 U,每天1次。用药后定期检测 D-D水平、凝血功能,连续用药到妊娠12周或超过既往发生流产月份停止用药。

1.3 观察指标

凝血指标:于治疗前、停止用药后次日取清晨空腹静脉血3 mL,分离血清,采用比浊法测定 D-D、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APTT)和纤维蛋白原(FIB)水平,有关操作严格遵循仪器操作说明书[8]。

绒毛组织:采集两组患者绒毛组织,经甲醛固定后行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进行染色,在显微镜高倍镜下进行观察[9]。

妊娠结局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记录并统计两组患者早产、足月产、流产发生率,以及药物使用过程中出血、皮疹、血小板减少及胃肠道反应发生率。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行 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结果见表1至表3。HE染色结果表明,两组患者组织结构清晰度存在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绒毛组织结构完整,未见水肿,对照组患者绒毛组织结构存在一定缺损,且可见少许水肿发生。详见图1。

3 讨论

复发性流产多与机体凝血机制异常、血液持续高凝状态有关,胎盘微循环发生不同程度的障碍,导致胎盘内血管形成微栓塞,进而引起胎盘梗死,造成灌注不良或胎盘供血不足,增加流产发生率[10]。D-D为交联纤维蛋白特异的降解产物,其表达水平能直接反映机体凝血、纤溶系统激活,属于人体血栓前的重要标志物[11]。阿司匹林是妊娠期 D-D异常升高常用治疗药物,为一种经典的抗凝药物,能直接作用于环氧合酶,通过脂肪酸环氧合酶丧失活性,从而抑制前列环素与血栓素A2的合成,但单用时会造成免疫损伤,进一步加剧高凝状态,难以达到预期治疗效果。本研究中,观察组停药后D-D,PT,TT,APTT,FIB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HE染色结果表明,两组组织结构清晰度存在明显差异(P<0.05)。

本研究中,观察组早产、足月产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流产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出血、皮疹、血小板减少及胃肠道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由此可知,低分子肝素抗凝的使用有助于改善分娩结局,且安全性相对较高。低分子肝素具有药物起效快、药物作用持久、抗血栓效果显著等优点,且药物能有效抑制机体内的补体水平,避免滋养细胞发生侵袭,有助于改善机体免疫功能紊乱状态[12]。研究表明,低分子肝素抗凝用于妊娠期 D-D异常升高患者不仅能提高临床妊娠成功率,降低流产率,还能发挥抗血栓、改善血液高凝状态作用,有助于降低机体血液黏稠度,从而改善胎盘供血,同时,低分子肝素能抑制纤维蛋白形成、降低白细胞介素17分泌,能改善机体免疫损伤、降低不良妊娠发生率,抑制细胞黏附与炎性因子分泌,降低血管内皮活性物质,对于滋养细胞增殖均能发挥良好的抑制作用[13]。妊娠期 D-D异常升高患者采用低分子肝素治疗时应注意休息,加强患者 D-D水平监控,根据结果调整剂量,确保治疗的科学性。

表1 两组患者凝血指标比较(X ± s,n=25)

表2 两组患者妊娠结局比较[例(%),n=25]

表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例(%),n=25]

图1 绒毛组织结构显微图(HE,×100)

综上所述,低分子肝素抗凝用于妊娠期 D-D异常升高患者疗效理想,有助于改善凝血因子水平,提高分娩结局,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肝素抗凝胎盘
老年人群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抗凝治疗
被诊断为前置胎盘,我该怎么办
抗凝治疗对心房颤动相关轻度认知障碍的影响
老年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患者应用达比加群酯抗凝治疗的安全性分析
肝素在生物体内合成机制研究进展
被诊断为前置胎盘,我该怎么办
费森尤斯血液透析机中肝素泵的故障处理及日常维护保养
猪胎盘蛋白的分离鉴定
Mutually Beneficial
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的磁共振诊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