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 蕴
(河南大学 图书馆,河南 开封 475004)
民国文献是指1911年辛亥革命以后至1949年9月中国出版的文献,包括图书、期刊、报纸等出版物和部分手稿[1]。由于民国时期中国社会急剧转型,中西文化激烈碰撞,学术界百家争鸣、著述兴盛, 加之出版业的蓬勃发展,因此在短短的数十年间积累了数量庞大的文献。据统计,民国时期出版的图书达20万种,期刊达2.5万多种[2],报纸近8000种[3]。这些民国文献具有很高的历史文物价值、史料价值和艺术价值,弥足珍贵。但民国时期,印刷业处于传统印刷向现代印刷的转型阶段,故民国文献在纸张、装帧形式等方面都发生了变化,这一变化直接导致当前民国文献书籍结构开裂、纸张酸化、破损严重等诸多问题,使其保存现状极不乐观,甚至面临着消亡的危险。原国家图书馆馆长詹福瑞曾经说过:“如不及时抢救和保护这些文献,民国文献将在50年到100年内消失殆尽,中国的文献历史将出现一个无法弥补的断层。”[4]
河南大学图书馆建馆已有105年的历史,经过历代图书馆馆长和馆员的搜集和积累,收藏了丰富而有价值的民国文献。目前我馆拥有民国时期书籍15000余种,80000余册;期刊788种,期刊合订本4800余册;报纸22种,917册合订本。内容涵盖了包括哲学、政治、经济、法律、历史、文学、艺术、教育、自然科学等门类,其中有不少图书、期刊还是稀见的初版本和创刊号。为了更好地保护民国文献,延缓其老化,从2015年开始我馆逐步对破损的民国文献进行修复。为更好地开展此项工作,馆里特派笔者和另一位老师脱岗前往中山大学国家级古籍修复中心,针对古籍、民国文献的修复理论与技法进行了为期五个月的学习,师从古籍修复专家林明和肖晓梅老师。两年来,我们尝试修复完成民国文献34册。本文拟结合修复工作中遇到的各种情况,对民国文献的修复工作进行探讨,提炼民国文献修复工作的特点,并延伸对民国文献修复工作发展的相关思考。
民国文献作为我馆的特色馆藏之一,一直受到馆领导的重视。早在2007年我馆就成立了民国文献阅览室,将原散存于各个书库、阅览室的民国图书、期刊整合在了一起,并制定严格的阅览制度对其保护。尽管如此,由于受资金限制,民国文献的馆藏条件仍不能达到线装古籍书库的标准,所以我馆民国文献存在纸张不同程度老化、泛黄、撕裂、洇染等现象,还有部分文献存在断线、散页、脱页、书脊磨损、书籍结构损坏等现象,我馆馆藏民国文献修复保护工作迫在眉睫。
1. 文献自身原因
民国文献自身存在着先天不足:一是,民国文献多采用机制纸,近代造纸采用化学木浆造纸技术,原料为森林资源[5],因此纸张酸性高、耐久性差,影响了其寿命;其次,民国文献多为平装,装帧形式简陋,没有起到对书芯的保护作用;加之书芯装订又多为铁订,铁钉氧化锈蚀一方面腐蚀书叶,另一方面自身损毁,使书籍结构出现开裂,书叶脱落。
2. 历史、自然原因
民国文献产生后,我国发生了长期战乱,在此期间文献不仅得不到保护,还遭受了灾难性的破坏。我馆在战乱期间,被迫随校迁徙,馆藏文献多次转运,因此受到了严重的损伤,文献上出现了洇染、水渍、粘连、捆扎印记等等状况。此外馆藏书库自然环境不达标也是文献纸质酸化、老化的原因。目前我馆基础设施不到位,尚不能为民国书库加装专门设备对书库的空气温度、湿度、尘土污染等进行控制。
3.人为原因
第一,民国文献和普通文献一起收藏,读者可以随意借阅,使用不当从而对其造成了损坏;第二,在对其再生性保护进行数字化扫描时,操作不当造成对文献的破坏。我馆为推进民国文献的再生保护和提高文献利用率,参加CADAL项目,在对馆藏民国文献数字化扫描时,为保证扫描效果,过度掰扯书叶,加重了民国文献的损伤;第三,我馆未成立修复室以前,一些馆员对破损的图书进行了不当修复,如采用透明胶带、胶水和牛皮纸等材料进行加固修补,这些不当修复使文献受到了二次破坏,从而影响了文献原貌。
《东北沦陷纪实.九一八周年痛史》通过该书作者亲历的事件和调查取证核实的资料,详尽记录了九一八事变一年来,东北三省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情况和日本侵略者的暴行。书中附有多幅珍贵照片,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珍贵史料。我馆收藏的这本文献是1932年10月印制的初版本,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学术价值。该书的基本信息描述见下表:
书籍基本信息出版年代民国21年,初版装帧形式平装(书芯铁钉装订)开本尺寸(长∗宽∗厚)小32开,188mm∗129mm∗35mm印刷形式铅印,书衣单面印刷,内页双面印刷印刷用纸机制纸书籍损毁情况部位描述封面、封底封面全部缺失;封底有水渍,污渍、折痕,与环衬粘连,与书芯分离环衬前环衬全部缺失;后环衬老化变黄,书脊处钉眼撕裂,书口处破损开裂,有水渍书脊书脊整体变形;书脊处表面材料缺失30%,露出浆有动物胶的书脊,书脊处纸张变硬书芯书芯前两页插图破损较重,后近15页破损脱落;书叶装订订眼处撕裂,锈蚀书页书叶靠近书脊部位,因书脊施胶浸透原因部分发生粘连;整书书叶变黄其他有修复历史:封底加装了一张机制纸保护封底,散落书叶用铁钉进行了二次装订
本书修复方案制定的难点在于,是否要整书书叶进行水洗脱酸,装帧结构恢复如何选择和书籍封面如何处理。
民国时期的图书书叶多老化发脆,需进行脱酸处理,目前我馆对纸张的脱酸借鉴的是中山大学国家古籍修复中心的做法:采用传统水洗法,用氢氧化钙稀溶液浸泡冲洗以中和纸中的酸。[6]水洗脱酸虽然能比较彻底地去除纸张中的酸,但易导致书叶变形,而机制纸受制造工艺的影响,书叶受水后膨胀程度不一,故撤潮后书叶会出现大小不一的情况,这会对后期书籍结构的回复造成影响。本书从书叶的整体状况上看,虽已变黄,但并未脆化,纸张强度良好,仅有少部分书叶边缘有开裂现象。为减小书叶变形的程度,避免后期书籍结构回复时对书叶进行裁剪,经综合考虑,对本书修复时决定不采取全部书叶水洗脱酸的办法,而是采用书叶边缘局部水洗脱酸的方案。
民国时期图书的装帧形式一般采用平装,书芯的装订为马蹄钉平订[6]。该书即为此种装订形式,但此种装订形式已对本书书叶造成了严重的伤害。在修复时是依照“修旧如旧”的修复原则仍然采用原来的形式,还是进行适度调整,目前业界没有定论。南京大学图书馆邱晓刚老师主张对其改装, 将铁钉去除, 并将订眼锈蚀处修补好, 并在对书叶进行修补的同时进行配贴, 然后使用书脊穿线的方法装订[7]。由此可见,改铁钉为线订不失为一种方法。就本书而言,大部分书叶已各自配好成帖,而有小部分书叶是以单张形式插于各贴之间,无法与原书贴再次配贴,这就无法采用书脊穿线的装订方法,同时修复原则中有“最少干预”的原则,所以本书恢复书籍结构时采取以丝线代替铁钉、原钉眼四孔穿线的平订方式更为合适。
封面是民国书籍装帧的重要组成部分。清末,随着印刷技术的发展、西方装帧艺术的传入,中国书籍从线装形态逐步演变为精、平装形式。民国时期书籍封面已经不再只是单一的颜色,开始出现了各种图案设计。其作用也不仅仅只是保护书籍,而逐渐发展为传达书籍内容,美化和保护书籍。唐弢在《晦庵书话》里曾这样讲道:“书籍封面作画,始自清末,当是所谓洋装书籍,表纸已用彩印。”由此可见,封面对民国时期的图书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与意义。本书由于封面完全缺失,可采用两种方法修复,一是用托裱过的手工纸加装在封面位置替代,并在封皮上加上书名、出版社、作者等书籍基本信息;二是找到同版本的图书,对封面进行影印[6],替代原来的封面。为了能直观的显示书籍各方面的信息,修复方案决定采用第二种方法。
根据制订的修复方案,《东北沦陷纪实.九一八周年痛史》一书的修复过程需以下步骤:(1)拆书:分离书脊、封底,清除书脊的残胶,拆分书叶;(2)准备修复用纸(配纸、染纸);(3)修复书叶:脱酸、补缺、撤潮压平、裁齐;(4)按原书钉眼装订,还原书籍装帧结构和形式;(5)完成修复档案的记录。
1.拆书:分离书脊、封底,清除书脊的残胶,拆分书叶
分离书脊、封底:拆除书衣一般有干揭和湿揭两种办法。本书封面缺失,书脊处的胶已老化,书衣出现了空洞起翘现象,从书脊空洞起翘处插入薄片工具(如抹刀),分离书脊处的书衣;封底完整且与环衬粘连紧密,由于环衬纸张薄,此处干揭易损坏环衬页,因此采用湿揭方法分离封底与环衬页。
清除书脊的残胶:本书书脊所用胶为动物胶,是水溶性胶,在去除书脊残胶时,用较薄的浆糊抹于书脊处,使浆糊中的水分慢慢释放软化胶体,当残胶被充分软化后,用抹刀刮除。由于本书书脊处残胶存留不均,修复时反复多次才将之彻底清除。之所以没有用水而选用浆糊软化胶体,是因为浆糊水分释放缓慢,能较均匀的被交替吸收,避免书叶对水分的吸收,如果用水,容易快速渗透到书叶上,导致书叶产生水渍和变形。
拆分书叶:为了使书叶保存完整,原来的馆员对脱落的书叶用铁钉进行了二次装订,因此拆解书叶时,先拆除后装订的书叶再拆除原有锈蚀的铁钉,以免书叶老化有粘连而对书叶造成再次损坏。
2.拆书:准备修复用纸(配纸、染纸)
配纸决定了文献修复质量,文献修复用纸的选择要从文献原有纸张的材质、颜色、厚度、纤维长度等方面着手,选取相同或相近的纸张。民国文献为机制纸,很难找到相同材质、颜色的纸张,即便选配到相近的现代机制纸来做修复用纸,在实际操作中,往往由于补纸过硬,强度过大而导致原书纸被从黏贴处拉扯开裂,因此修复时仍采用较为柔软的手工纸,且需要根据不同的修复位置选配不同的用纸,如修补裂缝时需用纤维长一些的皮纸,托书叶时要选用轻薄、质匀、透明度较高材料,因此书籍修复时往往会选取多种修复用纸;由于配纸时无与其颜色匹配的手工纸,故先考虑纸张的厚度及纤维长度是否合适,然后再用植物染料、国画颜料对其染色。
3.修复书叶:脱酸,补缺、撤潮压平、裁齐
修复书叶前,先根据指定的修复方案对书叶局部进行脱酸:在书叶边缘开裂老化部位用毛笔蘸氢氧化钙稀溶液进行涂抹,再用清水刷洗,为避免书叶出现皱褶和膨胀不均导致的撕裂,书叶中心部位要喷潮。对书叶破损进行修复包括:补缺、加固书脊位置的书叶折口、修补书叶裂缝以及对书页撕裂密集或老化严重的部位托裱。由于本书为双面印刷,修补书叶裂缝时要将薄皮纸用针锥划成很细的纤维条来修补;在接全缺失书叶时,因本书书叶厚度为0.074mm,而选配补纸厚度为0.0036mm,为使修复后书页厚度一致,采用两层修补的办法,操作时先用一层补纸与原书叶搭接,接口要小于2mm[8],另一层与原书叶碰接。书叶破损修复完成后,喷潮书叶压平阴干。
本书修复配纸情况表
① 编号为我馆修复用纸纸样编号。
本书出版距今已有86年的历史,纸张本身发生氧化已变黄,配纸颜色为白色与其不匹配,需对其染色。步骤如下:先红茶浸泡半小时,将浸泡过的红茶带水煮沸,加入适量墨汁和藤黄、赭石等国画颜料,调配出与原书叶颜色基本一致的溶液,过滤后浸染纸张染色,晾干备用。
4.按原书钉眼装订,还原书籍装帧结构和形式
装订成册还原装帧形式是非常重要的程序。书叶修复完成后,用丝线穿过原钉眼后打结固定,类似于古籍线装书的穿线方法,只是穿线不用绕到书边。
本书封面完全缺失,修复时对封面的处理:我们采用同版本图书的封面进行影印替代原来封面的方案。操作时,通过“读秀数据库”查找到广东省中山国立图书馆收藏有此书,通过文献传递的方法获取文献封面照片,用中性打印纸对其影印,用手工补纸托裱后加装在封面位置。
5.完成修复档案的记录
完成修复前后文献影像资料的存档和文字记录,填写文献修复前、后的基本信息,修复对象和方法,材料选择,修复流程以及修复方案执行情况等内容。制作修复档案是文献修复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修复人员对文献修复过程的全方位记录,是修复质量的鉴定及对修复经验、教训的总结[9]。
我国民国文献修复工作还没有普遍开展,目前国内开展修复工作的图书馆只有11家[10]。技术上尚无相关的行业标准,基本都是借鉴古籍修复的原则和标准来执行。民国文献和线装古籍无论是从纸张、印刷工艺还是装帧形制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完全照搬古籍修复的规范和标准是不可行的,因此业界应该制定出专门针对民国文献的修复原则及用于指导民国文献修复工作的技术规范和质量标准,以保证修复工作顺利、持续开展。
文献修复需要专业的技术,熟练掌握修复技艺才能更好地补救文献,对其进行保护。顾廷龙先生曾经呼吁“在古整理工作中,修复古籍是第一步,应该把培养古籍修复人才列人规划”[11],在民国文献保护工作日渐受到重视的今天,修复人才队伍建设更应成为民国文献保护工作的重点。国家古籍保护中心每年都开设有文献修复培训班,但是针对民国文献修复的培训却很少。笔者有幸参加了全国第四期西文古籍修复培训班,培训期间接触到了民国文献的修复技术,但在实际工作中仍有很多问题解决起来感到力不从心。因此,建议开设专门针对民国文献修复的培训班,聘请民国文献修复专家亲临授课、指导修复实践,以便修复人员系统全面地掌握修复技术,提高技艺。
笔者通过实践探索发现,制约我国民国文献修复工作很重要的原因是没有合适的修复用纸。目前,民国文献的修复用纸基本都是采用的手工纸,只能满足修复民国文献书叶的基本要求,还有很多地方不尽如人意。古籍修复配纸时要求“选用薄厚及纸纹与书叶尽量相同的纸用作‘补丁’[8]”,民国文献所用的机制纸没有帘纹,而手工纸基本都有帘纹,从这点上看,手工纸作为民国文献的修复用纸还是不太符合配纸要求的;如果碰到特殊情况,这种不适合就会更明显地显示出来。在修复《东北沦陷纪实.九一八周年痛史》一书时,书中有很多照片,印刷这些照片的纸张与印刷文字内容的纸张有很大的不同,纸张更密实、表层更光滑,采用手工纸修复完成后,虽然颜色、厚度基本与原书叶一致,但仔细观察,纸张的纹理、光泽度以及摸起来的手感都与原书用纸差异很大,另外民国文献为双面印刷,为保证文献修复后不影响阅读,修复书叶时需要轻薄均匀、透明度高的纸张,虽然我馆有用于双面修复的纸张,但纸张质地不均,修复效果不甚理想。所以,为了能确保文献修复的质量,开发研制在厚度、纹理、光滑度等方面适合民国文献的修复用纸是非常急迫和必要的。
民国文献损毁的最大原因是酸化严重,现阶段修复采用的水洗脱酸法,虽有效,但是工作效率太低,远远不能满足数量庞大、急待抢救的破损文献需求。国外有成熟的商业化批量脱酸技术,但其成本太高,每册图书的成本约为5- 10美元[12],且这种技术是针对西文文献的而并非针对民国文献的,直接引进未必适合我国民国文献修复的需要。因此,我们的当务之急是要借鉴国外的先进技术,研制出便于普及、满足我国民国文献要求的成本低、效果好的批量脱酸设备和技术。目前,《古籍脱酸及加固技术装置协同创新研究》项目已于2017年3月正式启动,该项目的子项目中有专门针对民国时期文献的非水液态脱酸剂、脱酸设备及技术的研究,希望不久的将来研发出适合国内各级图书馆实际需要的整本和批量脱酸的设备和技术,能使民国文献“重获新生”。[13]
修复档案是修复人员在文献修复过程中形成的用文字、表格、图片、音视频等形式对修复情况进行的全方位记录。目前,业界开展修复工作时基本都有文字和影像记录,但据笔者了解每个单位修复档案的记录内容、范围及格式却不尽相同,没有统一的标准。然而完善的修复档案不仅有利于修复人员总结和研究修复经验技术,同时还可以促进修复工作的规范化发展,因此应建立全国统一的、标准化的修复档案并使其数字化。如果各修复单位都能建立修复档案数据库,实行数字化管理并将资源共享,那么这将有利于整个行业的交流,提升整体的修复效率与质量。
河南大学图书馆馆藏民国文献丰富,具有珍贵的学术价值和史料价值,是研究民国历史的第一手资料,但因种种原因损坏严重,修复是对其保护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结合工作实践,以民国文献《东北沦陷纪实.九一八周年痛史》为修复案例,介绍了民国文献修复工作的流程,包括修复方案制定中修复理念的取舍、修复中的纸张选配及装帧形制的更替等,总结了修复中经验和不足,探讨了制约民国文献修复工作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建议,旨在与同行商榷,以期对民国文献修复工作的进一步开展有所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