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明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育界越来越重视学科理论与实际生活的结合。在此背景下,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愈来愈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发展学生的应用能力。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是发展小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一个有效途径,但是如何充分发挥综合实践活动的价值,真正通过这一活动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则是教师最为关心的问题。
【关键词】小学数学 综合实践 应用能力
当前的新课程改革特别重视教学与生活的联系,尤其是面对严密性和逻辑性较强的数学课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应该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让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感受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在这种教学方式下,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都变得相对容易了许多。笔者认为借助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需要经过三个步骤,即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寻找数学应用题、将数学知识运用到综合实践活动中去、综合实践活动和数学教育紧密结合。本文将从这三个部分粗略地谈一谈怎样巧借综合实践活动发展小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一、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寻找数学应用题
不同于传统的教学活动,综合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相对独立的学习生态化空间,学生是这个空间的主人,具有整个活动的绝对支配权和主导权,能够以自我和团队为中心,推动活动的进行。在这样一个相对自由宽松的环境中,学生的主动探索学习的欲望将大大提高,但是学生面临的挑战也会增多,这时就需要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地去处理各种难题。由此可见,综合实践活动就类似于一个小社会,类似于一个现实生活的简缩版,作为教育工作者,要想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可积极鼓励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积极地去发现和寻找有关数学的应用题,即将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转化成学校教育中的抽象的数学应用题。
例如,一次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是给学校周围的公路上种树,要求从公路的一侧端点开始每隔3米种上一棵柳树,公路总长度是100米,学生要做的是算好要种多少棵柳树,以方便园林负责人去购买树苗。显而易见,这个活动任务便是一道数学应用题,而怎样更好地完成这个任务,就需要学生将这个问题转化成数学应用题进行解答。在完成这一问题后,学生在遇到类似的生活上的问题时便会迎刃而解。例如,下次综合实践活动是把树种到校园里了,学校的操场是一个正方形,每边都长200米,从拐角开始,每隔5米种一棵树,要求学生算出学校应该采购多少棵树苗,面对这个问题时,学生将会自觉地将其转化成数学应用题,这样解答起来更加容易。可见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要具备善于发现数学问题的眼睛,善于将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转化成数学知识,这是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培养小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第一步。
二、将数学知识运用到综合实践活动中
学校教育的目的不单单只是为了应付考试,更是为现实生活服务的,在这里要借助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即要引导学生将已学到的数学知识运用到综合实践活动中去,这样学生学到的数学知识将不再是“纸上谈兵”,学生将不会陷入只会做题,不会解决生活问题的窘境之中,这是借助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第二步。
例如,在学习认识人民币后,学生已经知道了一张10元能换两张5元。但这还不够,只有将学到的数学知识正确运用到生活中才算真正掌握。因此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可鼓励学生运用这一数学知识试着处理一些生活问题,即兑钱和付钱。如学生A去文具店买文具:练习本2本,每本5角,彩色笔5支,每支笔4角。A同学应该付多少钱?学生们经过算数,得出应该付3元。A同学拿出了一张10元币,那店家应该找A同学多少钱?学生们经过算数,得出应该找A同学7元。7元怎么兑呢?这一问题就考验了学生付钱和兑换货币的能力。
三、综合实践活动和数学教育的紧密结合
上面说了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前两步,无论是在实践活动中寻找数学应用题,还是将数学知识运用到综合实践活动中,都是强调两者的相互融合,相互联系。课本教材中的很多知识都来源于现实生活,而学校教育又是为现实生活服务的,因此在做到前两步的前提下,教师要引导学生逐渐养成将现实生活与学校教育融为一体的习惯,这样才不会造成“生活是生活,学习是学习”的脱节现象。
例如,學生在学习了5+3=8后,如果给学生出题为“5+3=( )”后,学生能准确无误的答出“8”,但可以将这个算式赋予实际意义,如“B同学买了三支铅笔,花了3元,再买了5本练习本,花了5元,B同学总共花了多少钱?”面对这个题目时,很多学生就不会做了,或者是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回答出。很明显,这就是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脱节的典型现象,为了避免这一状况,教师要充分利用综合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将两者融为一体。
在传统的学校教育中,很多教师为了留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学习,便一味地取消了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时间,这种做法虽在一定程度上会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但这种方式培养出来的学生仅仅是会做试卷的“工具”,或者是人们常说的“高分低能”的学生。为了避免这种境况的出现,作为教育工作者,要给予学生充足的综合实践活动时间和空间,切忌扼杀学生的综合实践时间,强迫性地将学生“囚禁”在教室里,这样反而割断了学校教育和学生生活的联系,既不利于学生将生活中积累的经验运用到学习中,又不利于学生将习得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