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泸韵,张慧敏,马文君,娄莹,赵青,蔡军,宋雷,周宪梁,蒋雄京,吴海英
作者单位:100037 北京市,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 阜外医院 高血压诊治中心
患者女性,13岁,因“间歇性跛行1年,加重伴胸憋、气短半年”入院。患者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下肢间歇性跛行,补钙治疗后未见缓解。半年前双下肢疼痛较前加重,出现活动后胸憋、气短。超声心动图示全心大,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22%,肺动脉收缩压(sPAP)约71 mmHg(1 mmHg=0.133 kPa)。外院诊断为“扩张型心肌病”,治疗无效,转诊我院。四肢血压示右上肢血压138/98 mmHg,左上肢血压110/100 mmHg,双下肢血压测不到,超声心动图示全心大,LVEF为 29%,sPAP达102 mmHg。以“大动脉炎”收入院。
查体:体重指数12.9 kg/m2,双上肢脉搏不对称,双下肢足背动脉搏动消失。心脏浊音界向两侧扩大,心率90次/min,律齐,心尖区可闻及3/6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计算机断层摄影术(CT)扫描结果显示降主动脉远段-腹主动脉上段管腔极重度狭窄几近闭塞、左颈总动脉近段重度狭窄、左锁骨下动脉近段闭塞(图1A)。实验室检查:N 末端B 型利钠肽原(NT-proBNP)20 822 pg/ml,总蛋白63 g/L,白蛋白37.4 g/L,血肌酐133.9 μmol/L,尿微量白蛋白/肌酐84.05 mg/g,血沉23 mm/h。18氟-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成像/CT示胸主动脉下段至腹主动脉上段代谢增高[(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2.4~2.9,肝脏SUVmax 2.0]。诊断:大动脉炎,心力衰竭,纽约心脏协会心功能Ⅳ级。
积极治疗心力衰竭同时,予强的松20 mg qd口服,症状无明显改善,曾发生一过性急性左心衰竭。鉴于患者胸腹主动脉极重度狭窄接近闭塞,心力衰竭进行性加重,危及生命,经会诊决定抗炎基础上尽早行胸主动脉球囊成形术。术中出现轻微降主动脉局部夹层(图1B),术后收缩压压差由99 mmHg降至29 mmHg。症状明显改善,复查四肢血压示右上臂血压125/62 mmHg,右下肢血压77/46 mmHg,左上臂血压94/58 mmHg,左下肢血压78/47 mmHg。查NT-proBNP 2 633 pg/ml,血沉8 mm/h。继续口服激素、抗心力衰竭、抗血小板等药物治疗。术后6个月随诊,患者体重增加10 kg,无不适,复查CT示降主动脉及腹主动脉上段狭窄较前明显改善、局部夹层消失(图1C),超声心动图示左心房内径为 33 mm,左心室内径为47 mm,LVEF 为54%,NT-proBNP及血沉正常。
图1 血管造影及计算机断层摄影术扫描结果
大动脉炎(Takayasu arteritis,TA)是以主动脉及其一级分支受累为主的慢性进展性大血管炎,年发病率0.4~2.6/百万人年,常见于亚洲育龄期女性。目前儿童TA报道有限,发病率尚未明确。2010年欧洲抗风湿联盟/国际儿科风湿病临床试验组织通过比较87例儿童TA和1 096例其他类型儿童血管炎的临床与影像特征,提出了儿童TA的诊断标准:(1)必要标准:血管影像学检查提示主动脉及其主要分支或者肺动脉扩张/动脉瘤、狭窄/闭塞或者管壁增厚,而非由纤维肌性结构发育不良导致;(2)次要标准:①肢体动脉脉搏减弱、消失,或间歇性跛行;②血压不对称;③大动脉处闻及杂音;④诊断为儿童高血压;⑤血沉或者C反应蛋白升高。符合必要标准及1条次要标准即可诊断TA,其诊断敏感度为100%,特异度为99.9%。该患者以间歇性跛行起病,临床注意监测四肢血压。发现血压不对称或肢体动脉搏动减弱时,需行主动脉CT明确有无狭窄、闭塞等血管病变,警惕TA可能,并与先天性主动脉缩窄相鉴别。先天性主动脉缩窄多见于男性,以主动脉峡部或动脉导管连接处受累为特征,无炎症活动征象。本例患者为女性,以间歇性跛行为特征,影像学提示主动脉及其一级分支狭窄或闭塞病变,符合儿童TA诊断标准。此外,患者激素及抗心力衰竭治疗后仍未缓解,出现一过性急性心力衰竭。为挽救生命,本病例首次在抗炎治疗基础上,于TA活动期行胸主动脉球囊成形术。术后症状明显缓解、心脏结构及功能逐渐恢复、NT-proBNP、血沉及血压恢复正常,提示球囊成形术有助于以后负荷增大为特征的TA并发心力衰竭的近期预后,其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随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