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煎饼的记忆

2018-07-29 09:58崔孝光
北京广播电视报 2018年4期
关键词:橡子山东人糊状

崔孝光

我是山东人,如今已迈进耄耋之年,在京颐养天年。日前,老家孙辈人来京探亲,给我带了一份包装精致的食品。当我小心翼翼地打开时,一股诱人的清香扑面而来,那食品片片薄如蝉翼,做工精细令人叫绝!尝一口,味道宜人、唇齿留香。若不是看到包装盒上精心印制的“煎饼”两个字,我这与煎饼打了多半辈子交道的山东人却不识煎饼的“庐山真面目”了。看着手中的煎饼,我想起了煎饼的许多许多……

煎饼按《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就是:用高梁、小麦或小米等浸水磨成糊状,在鏊子上摊匀烙熟的薄饼。相传它发源于山东泰安,然而我这个老山东小时候却没有见到过,更没有吃过这样的煎饼,因为那时山东济南已沦为日本鬼子统治的沦陷区,配发给老百姓的粮食是杂合面、发霉的橡子面,气味难闻,无法入口。在那饥不择食的年代,老百姓只有捡拾回野菜,切碎后与杂合面、发霉的橡子面搅在一起制作煎饼,借助野菜的清香来抑制霉味勉强入口,“大杂烩煎饼”那苦涩的味道让我永世难忘!

当我真正看到“用高梁、小麦或小米等浸水磨成糊状,在鏊子上摊匀烙熟的薄饼”时,已是1948年济南解放后。济南成为支援淮海战役的大后方,我目睹大批支援前线的民工在旷野上架起一排排鏊子赶制煎饼,那场面真是轰轰烈烈。煎饼易保存便于携带,吃時不用餐具,在急行军中也可边走边吃。我记得,那时我已是小学六年级的学生了,放学后我也加入到支前行列,帮着抱柴火烧鏊子。一位民工领队在开饭时还给我们小同学每人发了煎饼和一根葱,吃到嘴里香喷喷、酥酥的。那顿饭日后成了我们几个发小回忆的谈资,支前的壮举和煎饼大葱的美味也成了发小一见面就必然提起的一桩美谈。

如今,煎饼依然是山东人喜欢的食品,但随着人们生活的改善,白面馒头和大米饭成了人们的主食,煎饼则作为地方特产的风味食品出现在市场上。家乡的亲友告诉我,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为支前立过汗马功劳的老解放区人民,如今凭借制作煎饼的手艺走上发家致富之路,他们开动脑筋、精益求精,把煎饼提升到糕点行列了,煎饼的“使命”不再仅是充饥,而是转化为味美、休闲和馈赠的礼品了!

猜你喜欢
橡子山东人糊状
紫雪新用
橡子粉的做法
松鼠生存的智慧
大清“北漂”族
Music education in the UK: Theory and Practice
新癀片外用 治糖尿病足
治病毒性感冒
红灯女侠翠云娘(上)
“朝四暮三”价值高
最是传统山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