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高职院校管理会计教学改革的探讨

2018-07-28 06:49汪蔚
商情 2018年29期
关键词:高职院校教学改革

汪蔚

【摘要】在新形势的背景下,高职院校管理会计教学已经难以满足社会需求,因此对其进行教学改革已经是大势所趋。基于此,本文首先简要阐述高职院校管理会计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其次,通过对教学方法、实践能力、师资队伍以及引进先进培养模式等方面,就高职院校管理会计教学改革进行简要分析,并通过一些实际案例,提出自己一点看法。

【关键词】高职院校;管理会计学;教学改革

管理会计又称为分析报告会计,是传统会计系统的一个分支,偏向于管理学,又与财务会计并列,在企业中起到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作用,因此对其培育方向多为企业管理部门的编制计划、做出决策以及控制经济等方面。而教学是高职院校管理会计中提高学生专业素质的重要部分,因此,要想满足社会企业对管理会训人才的需求,就需要对高职院校管理会计教学方面进行改革。

一、新形势下高职院校管理会计教学改革必要性分析

首先,会计人才供需存在不平衡。就目前而言,会训行业处于高端人才稀缺而低端人才饱和的状态。由于高职院校毕业的会计专业学生实践能力较强,一般会从普通的会计、出纳等普通职业做起,而且因为低级会计升级为高级会训需要很多的时间,集合这两种原因,便有高职会计专业毕业生后劲不足的情况出现,管理会计学作为高级会计的一种,据不完全统计,我国企业对管理会计学人才缺口达到300万之多,而一些高职院校毕业生之所以被拒之门外,主要是因为毕业生在校期间,缺乏管理会计学理论基础知识;

其次,为了学院的发展需求。就目前而言,全国存在1432所高职院校,因会计学文理通用导致其中80%以上的院校开启会计专业,也因此,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是所有高职院校集中关注的问题,如果能够进行管理会计教学改革,对学院的发展能够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最后,是为了迎合时代发展需求。我国财务部自2014年以来先后颁布了《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等重要文件来达到引导学院、企业对管理会计人才培养的目的,也为全社会推进管理会计体系的改革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高职院校应迎合时代发展需求,跟随国家推进管理会计深化改革的脚步,与社会各个企业共同建立具备特色的管理会计体系。

二、新形势下高职院校管理会计教学改革措施

(一)教学方法改革

一些院校在设置、分配课程时,给财务会训课程分配大量的课时,对于管理会计学,并没有得到有效的重视,一些学院甚至不开设管理会计课程,从而导致一些学生对管理会计学并不了解。此外,管理会计学在教学过程中,由于课时较短,教师进行教学过程中,大多数会选择理论知识介绍的方式,这种方式不仅不能体现出管理会计的先进理论,而且还会降低学生对课程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在高职院校进行管理会计教学改革时,可以从合理设置课程改进教学方法的方面进行,将管理会计学纳人核心课程中,并且适当提升管理会计学的课时,通过由浅及深的教学方式,让学生逐渐掌握管理会计的理论基础知识。

例如:某高职院校管理会计课程教学中,列举京东集团全方位成本管理的案例,向学生讲述京东如何做到“提高价值链效率”以及“降低价值链各个环节成本”从而实现全方位降低成本的目标,通过对管理会计专业性指导,案例列举等方式,让学生心中树立起管理会计学的准确定位,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目的[1]。

(二)实践能力方面改革

会计专业是一个实践能力较强的专业,学生在校实习期间,学院也会通过校企合作等方式增加学生的实习经验,但是在实际执行过程中,由于财务属于企业机密,一些企业核心内容学生无法接触到,也因此学生并不能得到有效实践。对于这种情况,学校可以通过与一些会计事务所进行合作,来提供学生的实践能力。会计事务所是专门处理会计事务的中介性质机构,想要在其中工作,对员工的要求便是实践能力强、工作韧性强等特点,非常适合理论基础知识强,但是实践能力差的在校生,如此一来,学生在进行大量实践的过程中,还能通过与事务所经验丰富的会计进行讨论等方式,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师资队伍方面改革

由于一些高职院校对于会计教学主要围绕财务会计开展,也因此一些教师缺少对于管理会计学科方面的知识进行以及实践的机会,这就导致一些教师对管理会计知识面窄、教学能力不足等缺陷。对于师资队伍方面的改革,应该从加强教师进修、暑期培训以及继续教育等方面进行,来达到加强管理会计师资队伍建设的目的。例如:某高职院校通过购买网络课程的方式,为学院的教师提供网络课程账号,从而达到加强学院会计学教师管理会计方面知识理解,最终达到建立师资队伍的目的[2]。

(四)引进先进培养模式

目前而言,一些高职院校对于学生进行教育的核心在于提高学生成绩,这也导致教学内容偏向于会训从业资格、CPA考试的内容,卻忽视了对会计人员的能力进行培养,在培养模式方面,可以通过引进国内外先进培养模式案例,从而达到管理会计改革的目的。例如:某高职院校对会计专业学生进行培训过程中,引用德国三元制培训模式,三元制是以双元制(校企联合培训)基础上,增加中小型企业共同建立机制灵活的培训中心(第三元),从而达到培养新型人才的目的,此高职院校的学生首先被送往企业进行实习,对其实践能力进行锻炼,再经由培训中心的再教育,将学生所学知识与实践能力进行整合,通过这种方式,达到培育学生的目的。

三、总结

综上所述,管理会计学是会计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专业素质培养能够起到非常有效的作用。根据本文分析可知,管理会计学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会存在教学、实践等方面的问题,所以,高职院校应该针对这些问题,积极探索解决的方案,对其进行有效改革,从而达到提升学生管理会计专业素质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胡争艳.新形势下高职院校管理会计教学改革的探讨[J].纳税,2017(31):59.

[2]杨晶尧.浅析高职院校管理会计教学改革[J].辽宁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17(02):105-108.

猜你喜欢
高职院校教学改革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高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