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郁嵩 胡劼
【摘要】我国高校辅导员制度自1952年提出以来,经历了初步发展、恢复扩展、探索加强和逐步完善等四个时期。每个时期,辅导员的职能、形象以及在社会中扮演的角色都具有鲜明的历史特点。2014年教育部关于《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明确从职业概况、职业基本要求和职业能力标准三个大的方面对辅导员职业进行了进一步规范,体现了国家对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和专家化的要求,强调辅导员在大学生管理、教学、服务和引导工作中的重要地位。这对进一步提升高校辅导员的个人素质和队伍建设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 队伍建设 形象
一、高校辅导员形象擅变
我国高校辅导員制度从1952年正式提出至今己有62年历史,初期以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为阵地,经历了社会的发展和变革后,通过逐渐建立、不断完善,高校辅导员己经发展成为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导师,在大学生的管理、教学、服务和引导工作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辅导员制度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国情,体现了不同历史时期社会对高校人才的教育要求。本文首先根据历史事件和经济文化发展对我国辅导员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进行简要概述,旨在强调高校辅导员工作的重要性,并为辅导员理想形象指标的建立提供依据,使其更加丰满。
(一)创立与初步发展阶段一“政治辅导员”时期
建国初期,为加强对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国家于1952年发布文件《关于在高等学校有重点的试行政治工作制度的指示》,要求高校设立政治辅导员。1953年9月时任清华大学校长蒋南翔先生建立“双肩挑”政治辅导员制度,至此,辅导员工作在全国各大高校落地生根。在辅导员制度建立的初期阶段,辅导员主要从事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以高等学校政治部作为具体负责机构,以学生政治领路人的形象存在于高校中。文革时期,辅导员制度经历一次严重的消亡,处于发展的低潮。
(二)恢复与扩展阶段一政治辅导员”班主任”时期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我国进入新的历史时期。上世纪70年代,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后,国家明确了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为贯彻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精神,政治辅导员制度得以复苏。1980年3月,邓小平同志号召高校学习清华大学经验,加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同年4月,教育部、团中央出台文件《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意见》,明确辅导员在高校中的重要作用,《意见》指出,辅导员具有政工和师资的双重身份。
这一时期我国政治辅导员制度得以恢复,并逐步扩展到思想教育领域。
(三)探索与加强阶段——“辅导员”、“班主任”时期
1980年至1999年,国家制定了若干重要文件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其中,1987年《中共中央关于改进和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决定》中再次明确:“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专职人员,是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列入教师编制,试行教师职务聘任制。”至此,辅导员身份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和认可,进入空前蓬勃的发展阶段。
(四)发展与完善阶段——“辅导员”时期
2004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16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辅导员、班主任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辅导员按照党委的部署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班主任负有在思想、学习和生活等方面指导学生的职责”。2005年1月,作为16号文件的配套性文件《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明确指出“辅导员班主任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从事德育工作,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在新形势下,辅导员不再只是政治领路人,而且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教育者和管理者。2006年4月,教育部在上海召开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次专门地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会议,会上时任国务委员陈至立做了《在全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指出“辅导员承担着培养人、教育人的重要职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最基层的实施者。”会后,教育部出台文件《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明确了辅导员的身份以及工作职责,总则第三条明确规定“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辅导员应当努力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在辅导员的选拔、配备以及培养发展方面,该幻见定》也做了详细要求。并且在同年,教育部出台了《2006-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培训计划》,加强对辅导员的培养和业务培训工作。2014年教育部进一步规范辅导员的工作职责,出台《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职业名称明确为“高等学校辅导员”并从职业概况、职业基本要求和职业能力标准三个大的方面对辅导员职业进行了进一步规范,体现了国家对辅导员职业化和专家化的要求,辅导员承担着管理、教学、服务和引导学生的重要工作,是基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是学生成长成才的导师。
二、基于现实职能的高校辅导员理想化形象
通过以上对建国以来我国高校辅导员制度发展历程的回顾,我们可以发现,高校辅导员队伍的发展紧紧围绕社会对大学生的培养要求,其职能定位也紧随时代要求不断丰富和完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高校辅导员为了适应变化和改革,必须在其传统内涵中延伸出新的与时代同步的重要功能,使辅导员角色在教育和管理的功能上更加多样化,并且表现出职业化和专业化。基于高校辅导员职能的变化,其形象也会发生相应改变。通过对《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的解读,我们将对高校辅导员的形象进行模型化,找到理想的高校辅导员的形象标准。
形象是人们通过一定的方式,综合而形成的,关于某种事物的整体印象,即各种感觉的再现。而辅导员形象是指辅导员内在素质和外在表现在公众中的整体印象,而其最重要的影响对象即是广大学生群体。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最直接、最亲近的教育者,一言一行必然对大学生思想产生重大影响。同时,辅导员作为高校教师的重要组成部分,即代表高校的形象,辅导员的内在素质和外在表现直接影响高校在人们心目中的印象。
当代高校辅导员应该是教育者和管理者的统一体。基于高校辅导员的职业能力,我们对高校辅导员职业概括为思想品行、工作态度、业务水平以及科研能力四个方面,在这四个方面找到理想的形象标准,对辅导员的政治素质、道德修养、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情意、个性倾向等方面做出全面分析,尝试构建出一个理想状态下高校辅导员的形象指标体系(如图1所示)。
如图1所示,我们对这四大方面进行了一些解析,旨在构建理想的高校辅导员形象指标体系,接下来将对这四个方面的理想形象进行详细解读。
(一)思想品行
一是政治素质,政治素质是高校辅导员应具备的最基本素质,也是最核心的素质,是辅导员区别于普通教师的形象标识。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第一线的组织者、实施者,担负着培养合格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职责。辅导员的政治素质将直接影响大学生的政治素养。因此,辅导员必须具备过硬的政治素质,必须有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定的政治信仰,鲜明的政治立场,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树立鲜明的旗帜和导向,将自身较高的政治素养转化为教育、引导学生的能力。
二是道德修养。孔子认为,“子师以正,孰敢不当”,即是说人首先要自立,才能立人,首先要正己,才能正人。辅导员作为学生成长的引路人,是学生最贴近、最直接的榜样和行为标杆,具有很强的道德修养表率性。大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程度的道德评价和判断能力,但同时又处在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极具波动的时期,辅导员能否使自己成为在学生面前的榜样与标杆,对于思想教育而言是影响深远的。这就要求辅导员要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具有热爱教育、献身教育的精神,工作上勤勤恳恳、认真负责,用自己先进的思想、高尚的道德和丰富的知识培养教育学生。
(二)工作态度
积极向上的工作态度是成为一名称职的辅导员的关键。教师的工作态度体现的是教师对教育教学事业的一種感情,一名优秀的辅导员在具备良好思想品行的基础上,必须要热爱自己的职业,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抱以极大的热情,对学生有责任感,与学生建立友好的信赖关系。主动关注学生的学习与发展,密切关心他们的思想困惑和精神要求。这就要求辅导员要关注大学生、理解大学生、热爱大学生,了解大学生的兴趣、需要、学习风格、能力水平等,开放地进行交流,在大学生面前表现真实的自我。
(三)业务水平
“专职辅导员原则上要从党员教师和党政干部中选聘,应关心热爱学生,善于做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具备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群众工作能力以及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一个称职的辅导员除了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行,积极的工作态度,还需具有丰富的学科专业知识和文化素养,具有良好的专业能力。这就包括辅导员应具备多学科文化知识和广播的科学文化素质,具备教育科学知识,不断为教育实践做指导,不断提高教育、管理的针对性和适应性,避免空洞说教。专业能力上,应具备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更好地赢得学生认同;应具备信息整合能力,具有敏锐的信息意识,善于搜集和获取多方信息,及时捕捉、分析、整合和利用信息,提升工作的科学性、合理性;应具备组织管理协调能力,善于组织学生搞好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和自我管理;善于引导集体意志,增强班集体凝聚力,要有组织指导大学生活动的能力。
(四)科研能力
当下,我国正是需要在实践中研究、创新的优秀辅导员。辅导员的科研创新能力既包括教育研究的能力,也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实践过程的创新与研究。在思想政治教育观念上,既要把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特征和功能,又要拥有创新精神和能力;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上,既要充分挖掘和利用一切资源,又要不断研究开发有思想、有品位、有教育意义的新内容;在教育的方式方法上,要立足于当代世界和当代中国,立足于当代青年学生的思想特点,灵活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辅导员应该在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实践的同时,灵活结合科学理论方法,整合自身经验,强化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解,获取具有价值的研究成果。这种能力对促进辅导员业务水平的提高,教育事业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进步有着重要的意义。
三、高校辅导员工作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一)存在问题
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处在一个发展和完善的阶段,辅导员队伍相对较年轻,事务性工作较多,工作界限不够清晰,大多数高校的辅导员没有专门的学术背景,专业技能培训有待加强,并且,辅导员留校以后,由于基层的工作繁杂和专业化专家化的思路不够清晰,职业发展方向不明确。因此要求高校辅导员必须从内部素质提升入手加强辅导员的准入和培训机制。
国家对高校辅导员职能的加强和完善,导致目前辅导员的形象与理想形象不能完整契合,加之辅导员的个体差异,对辅导员在学生、其他老师以及外界媒体中的形象都有一定的负面影响。从近十年来的网络媒体调查来看(如表1所示),媒体对辅导员的正面和中立报道接近90%,但是正面报道仅占其中二分之一,并且在媒体报道中,负面报道占14.19%,比例不容忽视。负面报道中对于辅导员的道德品质、工作态度、业务水平以及科研能力方面都有所涉及。
总的来说,高校辅导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和形象还有许多可以提升的空间,需要从内部和外部寻找更多的解决办法来提升辅导员的素质、形象和地位。
(二)对策建议
基于以上的分析,我们认为:辅导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和形象需要进一步提升。辅导员职业专业化发展,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辅导员队伍健康发展的有力举措。为使高校辅导员的媒介形象和受众形象更加贴近其理想形象,我们将从辅导员的“内在提升”和“外在打造”两个方面寻找提升辅导员队伍整体素质和形象突破口。
1.内在提升
(1)清晰工作界限,明确职责定位。学生工作科目众多,事务繁杂,辅导员的工作界限一定要相对清晰,明确其职责定位。当下,众多高校辅导员的基本任务没有准确界定,仅宽泛地定义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日常管理工作。而随着高校扩招,辅导员一般需管理几百位学生,必须花费大量精力在学生事务性工作上,很难关注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这一主业,必然造成工作停留于表面,效果打折。
从工作界域上看,辅导员的核心工作任务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这就需要保证他们能够把主要的精力用在完成这项任务上。尤其在当下社会,社会情况复杂,大学生缺乏辨别能力,社会上一些负面因素将影响到大学生的成长与对大学生的培养,这同时也给思想政治教育造成了一定的阻碍,增添了一定的难度。在思想政治教育不成功的前提下,一味重视事务性工作、重视日常管理是没有本质效果的。
从职责定位上看,要充分认识到,辅导员并不只是日常管理学生、组织学生活动的行政管理人员,对于其身份的认同要从广义的高校教师来确定的。
(2)推行岗位分类,注重专业化培养。上文提及,学生工作尤其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科目多、工作重,但并非我们的辅导员队伍需要锻炼出各项技能,练就“万金油”式的本领。而应该“术业有专攻”,对工作类型以分类划分,推行岗位分类,以及时适应当前学生工作复杂性、多元性的特点。辅导员可以选择某个研究实践方向,以经验、实践为基础,理论学习为辅助,研究总结为方法,把握某一方向,某一领域的工作规律、工作特点,甚至形成相关成果,努力成为某一方向、应对某一情况时的“专家”。这样可以保证辅导员工作的内容的多元性,在履行辅导员各项职责的同时,提升工作结果,体现个人专业优势,打造个人核心竞争力,也推进辅导员工作的科学化、专业化发展。
(3)严格设置准入机制、培训机制。高校在选聘辅导员时,应设置较高的职业准入标准,保证辅导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将“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作为选入的基本标准,应该认识到辅导员在各项素质上应高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能够胜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胜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因此,在选聘教师上,应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做到优中选优。在《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的基础上,应进一步完善相关考核指标,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辅导员录用制度和培训制度,提升高校辅导员群体的整体素质。
(4)搭建学习交流平台,提升教育教学能力。加强辅导员的学习力度,鼓励和支持辅导员提升学历层次、知识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专门人才是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科学化水平的必然要求和现实需求。
根据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培训规划(2013-2017年)的通知要求,高校要加强辅导员系统培训,每年开展不少于4次的校级培训,积极选送辅导员参加校外培训。
各高校应把辅导员培养纳入师资培训规划和人才培养计划。同时,积极搭建考察、进修、研讨、交流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学习交流平台,构建多层次、多形式、立体化的辅导员培训体系,不断提升辅导员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学习先进案例、先进方法,同时通过举办辅导员职业技能大赛等方式加强辅导员群体的工作技能,推进辅导员工作的整体水平不断提高。
(5)增强职业认识,强化师德建设。增强职业认同感,形成内在驱动力。高校应对辅导员队伍提供多层次的激励和更明确的职业导向,对辅导员工作进行合理定位和规划,确立辅导员职业规划领域。
增强职业归属感,充分发挥团队力量。辅导员队伍有着巨大的团队力量,通过职业态度创造辅导员的共同价值,建立辅导员交流论坛、经验分享平台、资料共享平台等沟通渠道,在辅导员队伍中形成强烈的使命感和竞争意识,增强职业归属感,凝聚团队精神,发挥团队力量。
增强职业幸福感,加强对辅导员群体的人文关怀。职业幸福感作为一项重要的激励因素,能够为职业发展提供持续动力。高校应重视辅导员的个人需求,掌握辅导员群体的思想动态,调动辅导员的职业积极性。
2.外在打造
“外在打造”旨在加强高校辅导员的正面形象塑造。
(1)提升服务质量。服务质量是辅导员工作的重要外在表现,从辅导员的职责上看,服务是辅导员开展工作的重要范畴,培养辅导员的服务意识,有利于提升工作的服务质量,促进教育教学工作的反战,并培养辅导员的奉献精神。同时,服务质量也是獲得学生、社会认可的核心指标。
提升服务质量要求辅导员具有崇高的职业道德和职业责任感,不断提升工作效率,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主动关注学生的生活与发展。
(2)加强正面宣传。应通过媒体渠道积极宣传辅导员的正面事例,在全社会塑造辅导员的职业形象,使全社会形成对辅导员正确、全面、积极的认识,营造尊师重教的集体氛围。例如:除了每年由教育部思政司主办的“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评选外,还应将此类评选活动向省市一级推广,提高高校辅导员正面形象在媒体上的曝光度;另一方面,应构建一套针对高校学生工作及辅导员的危机公关管理办法,妥善应对高校中发生的各类突发事件,尽可能减少不实媒体报道所产生的负面影响。
四、结语
通过对高校辅导员发展历史的简单归纳以及对其理想形象指标体系的构建,结合媒体调查,我们发现高校辅导员队伍尚有许多需要提升和改进的地方。本文从“内在提升”,和“外在打造”两个方面提出了一些改善辅导员整体素质和形象的建议和对策。在今后的研究和工作中,我们会进一步对高校辅导员的受众形象和媒体形象进行调查,并与我们构建的辅导员理想形象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出现差异的原因,争取从本质找到解决目前高校辅导员中出现的问题的办法,探索和进一步研究高校辅导员的发展路径,以适应社会的需求和变化。
参考文献:
[1]周之良.论高校辅导员的职业生涯规划[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10,(2).
[2]刘斌,薛力平.高校辅导员形象建设之要素分析[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0,(5).
[3]间彬,陈立永.论高校专职辅导员的角色与专业形象定位[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8,(1).
[4]慕海军,王晓鹏,李世龙.中美高校辅导员职能比较与我国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建设[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