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学伟
摘 要:众所周知,地理是一门以研究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该科目教学内容中不仅包含着地理因素,还包含着人文因素。在初中地理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将这些地理内容呈现在学生面前,不仅可以使学生获得有价值的地理知识,还可以得到思想情感上的熏陶。这就为教师在初中地理教学活动开展中渗透德育提供了思路。
关键词:初中地理;德育渗透;方法
所谓的德育主要是指教师在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时候,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将思想道德教育渗透到教学活动中的方方面面,使学生在获得知识、技能的过程中受到思想教育。将德育渗透到课程教学之中,可以说是开展素质教育的首要任务。地理本身就是一门研究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其中除了地理环境内容之外,还蕴含着更丰富的人文内容。这就为我们在初中地理教学活动开展中渗透德育提供了有力的支撑。那么,我们如何有效把握地理中丰富的德育资源来将德育渗透其中呢?
一、教师:言传身教
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教师的职责不单单是向学生传授基础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育人。所以,地理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的时候,千万不要单单将自己看作一个教员,而是要成为学生学习中的教育者、生活中的引导者、思想道德发展的引路人。为了充分教师的作用,我在组织地理教学活动的时候,会从言行举止对自己进行严格的要求。在组织教学活动的时候,以严谨务实的工作态度来感染学生,对学生负责,为学生树立起榜样。
二、教学:渗透德育
(一)研究教材,深挖德育内容
1.用国情激发责任意识
纵观我们所使用的教材,可以发现,其中蕴含着大量的与我国实际发展息息相关的内容,这些内容为我们进行德育渗透提供了契机。
比如说,我在进行“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这一内容教学的时候,会引导学生思考我国当前发展的实际情况。不少学生在谈论的過程中说,尽管当前我国的经济正在飞速发展,但是综合国力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当前,我国大力倡导创新,着力发展科学技术。但是,中国创造仍然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国际上对我国的认知仍停在在中国制造这一层面上。如此,借助我国仍是发展中国家这样一个事实和我国经济、科技发展的现象,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危机意识。在危机意识的驱使下有利于学生树立起责任意识。
2.以地理形势培养发展观
在初中地理教学活动开展中,我立足当前人类所面临的环境、资源以及人口等问题设定了一条教学主线,在对主线相关内容的讲解中,采取多样化的手段使学生感知我国当前所面临的环境、资源、人口等方面的危机,将资源观、人口观等渗透其中。
比如,我在讲到“水资源”这一内容的时候,会借助多媒体直接将我国各个地区的水资源问题呈现在学生面前。尤其是选择本土资源,引导学生对本地区的水资源问题进行反思。不少学生在看到家乡的水资源由于工厂随意排放工业废水而遭受污染,居民在家中随意倾倒生活用水等画面的时候,其内心会有诸多感触。有时我还会选择一些缺水地区的纪录片引导学生进行观看。在浪费、污染水资源与缺水鲜明的对比下,学生会受到极大的心理冲击。无须我过多的解释,学生自然而然地会树立起保护水资源的意识。甚至一些学生还说起如何在生活中保护水资源,将意识落实到实践之中。
(二)广开渠道:丰富德育
教育教学活动主要包括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两部分。在地理教育教学活动开展中,我们不能仅仅将德育渗透于课堂教学,还要在课外活动中进行渗透。
1.开展实践活动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标准要求在地理教学活动开展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地理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人地协调观、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和地理实践力。尤其是地理实践力是前三项核心素养得以落实的主要渠道。所以,在地理教学中,地理实践活动是必不可少的。而且,在参与地理实践活动中,学生可以亲身体验到某些与德育有关的内容,对其产生更为直观的认知。
我在组织“人口”这一内容教学之后,会引导学生利用课外实践来做一项以“吉林省农安县三岗镇家庭人口构成”为主题的社会调查。学生以小组形式利用周末时间深入到本镇的一些家庭中进行实地统计。他们主要就家庭成员结构、家庭成员年龄结构、家庭的经济收入、家庭的外出务工等内容进行了调查。如此,在亲身实践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家乡人口的实际情况,在对所调查的数据进行分析中,他们还可以发现一些人口问题。这样的实践方式不仅可以培养起学生的实践力素养,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2.开展辩论会
辩论会这一形式可以落实到课堂教学活动之中,也可以在课外实践活动中落实。在课堂之中,我通常会根据所教学的内容设定一个辩论主题,引导学生进行辩论。比如说,在与资源有关的教学中,我设定了“是先发展后保护资源还是先保护资源后发展”这一主题。学生站在不同的立场搜集了大量的资料,在辩论的过程中,学生列举出了以资源浪费为代价发展经济的诸多消极影响。如此,在思维碰撞下,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得到了增强。在地理实践活动中,我也会根据学生所调查的内容组织辩论会。仍以上文的“人口”内容为例,我设定了“是否允许生二胎”为主题的辩论会,学生在辩论中立足当前的人口现实,提出了诸多生二胎的弊端处与益处。尽管没有一个明确的结果,但是在辩论的过程中,社会责任意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学生会不自觉地会担起社会责任。
总之,在初中地理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可以立足于地理学科的特点,采取多样化的手段将德育渗透其中,使学生在获得地理知识过程中树立其高尚的思想道德意识。
参考文献:
[1]赵周霞.浅谈初中地理教学中德育的多元化渗透[J].教书育人,2015(1):18.
[2]马国林.浅析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新课程(中学),2012(2):92.
编辑 张晓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