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山东省春季高考存在的问题及相应对策

2018-07-28 10:00刘璇
世界家苑 2018年5期
关键词:技能型人才职业教育

摘 要:山东省春季高考开始于2012年,是在原对口高职升学考试基础上完善发展起来的一项考试,其目的是为社会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选拔合格者。春季高考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职业教育的“学历天花板”,加快了现代化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但其起步较晚作为新生事物尚存在一些问题,对此应从转变社会观念、加强市场监管、严密组织考试、加快地方高校转型几方面解决。

关键词:山东省春季高考;职业教育;技能型人才

一、春季高考兴起的背景

当前中国正在经历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新旧动能转换,社会急需大量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人社部发布的《2017年第三季度部分城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市场供求状况分析》显示:“技术等级或专业技术职称的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均大于1。其中,高级技能人员、高级工程师、高级技师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较大,分别为2.09、2.08、1.92。”[1]《中国制造2015》中指出:“健全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形成一支门类齐全、技艺精湛的技术技能人才队伍。”[2]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3]以上是解决我国技能型人才匮乏的直接对策,山东省春季高考正是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

二、山东省春季高考简介

山东省自2012年开始实行“一年两考”的分类高考制度,包括夏季高考和春季高考。春季高考在原對口高职升学考试基础上演变而来,由“文化素质+专业技能”两部分组成,承担着为社会选拔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任。2018年春季高考设有18个专业类别:农林果蔬、畜牧养殖、土建(采矿方向)、土建(土建方向)、机械、机电一体化、电工电子、化工、服装、汽车、信息技术、医药、护理、财经、商贸、烹饪、旅游服务、文秘服务和学前教育。[4]

截至2018年5月,山东省春季高考已经历了6年的发展,相比夏季高考自恢复至今的40年历史,春季高考可谓新生事物,尚处于“春季高考生命周期”的“成长期”。本文将针对近几年春季高考中存在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建议,以促进教育的充分、均衡发展,为国家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提供支持。

三、山东省春季高考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一)倡导能力至上,转变传统观念

自古以来,我国社会存在着“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传统观念,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传统观念的强度不减反增,部分人民群众甚至产生了盲目追求高学历的情结,父辈对子女持有强烈的升学期待,子女自身亦有较强的升学愿望,在这种传统观念的影响下,不少考生在人生的岔道口选择了难度相对较小的春季高考,以期获得一纸文凭。

春季高考是为了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而设立的选拔性考试,如果沦为考生获取学历证书的“工具”,则违背了国家制定分类考试制度的初衷,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工作也势必会受到不良影响。

因此,应加强舆论引导,创造良好的氛围,让人民群众逐渐对职业教育产生认同感。用人单位更要担负起社会责任,变“学历至上”的理念为“能力至上”,让人民群众从内心深处体会到社会对于技能型人才的尊重和需求,进而慢慢转变传统的思想观念,从被迫选择春季高考变为主动选择。

(二)加强市场监管,维护考生利益

近年来教育被当做产业的特征越来越明显,有市场就有需求春季高考也不例外。一方面部分家长和考生对春季高考这个新鲜事物不完全了解,但是又迫切的希望通过某个渠道升入高等院校;另一方面一些社会机构想在春季高考这个新兴事物中分得一杯羹。由此市面上出现了各种春季高考培训学校,可谓数量繁多却又良莠不齐。

笔者认为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办教育的初衷不应是利益的驱使。而就目前情况来看,春季高考的确成为了某些机构的“摇钱树”。学费不菲、学校管理混乱、师资力量太差,有的学校甚至中途倒闭。我们认为相关部门要加强这方面的监督和治理,在培训学校成立之初应按照学校的标准对其资质进行审批,而非按照企业的标准,以此确保教育的本质不发生改变。同时完善相关制度,当出现问题时能够维护考生和家长的基本权益,让家长放心让学生安心。

(三)严把组考关口,创造公平环境

春季高考分为“文化素质+专业技能”两部分,文化素质考试一般于当年5月份进行,专业技能考试一般在当年3月份进行。因春季高考的特殊性,在专业知识出题和技能考试组织环节,往往存在因信息不对称或主观性过强而造成的有失公平现象。

文化素质考试又包括文化知识和专业知识两部分内容,文化知识考察语文、数学、英语三科,专业知识考察相关专业的理论基础。目前山东省春季高考的语数外命题工作由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统一组织完成,而专业知识的命题任务则交给指定的中等职业学校,这对没有参与命题工作的中职学校而言无疑是不公平的。笔者认为专业知识的命题应参照语数外的命题模式,由省考试院统一组织,最大程度的避免不公平。

技能考试的组织工作相对难度更高、挑战更大,因为某些专业类别的考试需要考官进行主观打分,主观评判存在差异难以避免,我们应尽可能减小主观评判出现的差异。除了在考前对考官进行培训之外,还可以参照公务员考试评分的模式,每个考生分配两到三名考官,当考官评分之间出现较大差异时交于第三方根据现场录像等资料重新评判。以此保证考生参加考试的公平性,也有利于维护组考部门的公信力。

(四)加快高校转型,培养技能人才

山东省春季高考的招生院校有部分省属本科高校及大部分高职高专院校,本科院校大都诟病于春季高考生源的学生文化基础薄弱,拉低了学校的整体人才质量水平,有些学校为此减少招生计划甚至停止招收春季高考考生。也有部分学校虽然不情愿招生,但是为了完成教育主管部门分配的招生指标而不得不进行招生。从近几年的招生培养情况来看,春季高考考生的生源质量相对较差这一事实的确给本科招生院校造成了不小的困扰。

如果就此停止招生不但不利于现代化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也不利于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消极逃避不是问题的解决之道。笔者认为应鼓励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型高校转变,加快地方高校的转型速度,积极探索一条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新道路,为春季高考考生提供更多深造的机会,为春季高考考生创造更加适合的培养环境。

参考文献

[1]2017年第三季度部分城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市场供求状况分析[EB/OL].http://www.mohrss.gov.cn/SYrlzyhshbzb/jiuye/gzdt/201711/t20171106_280779.html

[2]中国制造2025[EB/OL].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5-05/19/content_9784.htm

[3]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http://www.gov.cn/zhuanti/2017-10/27/content_5234876.htm

[4]关于公布山东省2018年春季高考技能考试主考学校及考试安排的通知[EB/OL].http://www.sdzs.gov.cn/cjgk/2018/0202/020201e94065b83eecd54d538685.shtm

作者简介

刘璇,1991.08,女,青岛大学青岛教育发展研究院硕士研究生。山东省青岛市,266000

(作者单位:青岛大学 师范学院)

猜你喜欢
技能型人才职业教育
西安高职旅游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构建培养环境,提升我校数控专业教学的职业能力
浅谈高校动画专业将理论引向实践教学方法研究
从人力资源需求的视觉浅谈技能型人才培养策略
浅谈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动能教育”模式下的工匠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论七年一贯制体系下本科学科建设中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技师院校英语教改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