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立成
摘要:近年来,随着新课标改革的不断深入,整个教育行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为此,学校等教学机构应该正确的引导教学活动,要及时改变传统的教学理 念,实现对人才的高素质培养。对学生而言,小学阶段是整个学生生涯的开端,所以加强对小学生学习的引导,选择合理有效的教学方式对于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我国小学体育教学现状,对体育游戏对小学体育教学的影响做具体分析。
关键词:体育游戏;小学体育教学;影响与作用
引言: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我国教育不再仅仅注重学生文化课学习水平的发展,而是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做到均衡发展。体育游戏的开展则是吸引学生的重要方式,因此将体育游戏合理应用于小学体育教学中,就能使学生的学习效率显著提高。
一、现阶段小学体育教学现状分析
从我国大多数小学体育课时安排上看,其一星期仅安排一至两节体育课,课时安排比重较低,且在这么低的比重中,仍有不少学校“挂羊头卖狗肉”,课程安排的是体育教学,但经常被其他主科挤占,这一现象在期中或者期末考试之前,尤为普遍。同时,还存在部分教师在体育教学中,由于缺乏创新性与趣味性,偏重于理论知识灌输,缺少实践教学,并且一些体育运动动作示范不规范,学科教学缺乏连续性和整体性,影响学生对于体育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
1.教育制度層面
现行的小学教育制度不利于体育教学,虽然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实行素质教育,但从其实行的效果上看,却 并 不明显。许多学校至今尚未完全改变传统以学生考试成绩衡量学生素质的观念,这从小学体育课程的设置上可以看出,无论从教学内容,还是对学生的体育考核方式上,都偏重于对学生身体素质的量化层面考核,而并非从学生整体综合素质能力入手。
2.观念认识层面
体育教学由于长期处于缺位状态,导致在不少体育教师和学生家长观念中,习惯性地忽视体育教学的重要性。教师的观念尚可以通过其自身不断更新教学观念得以扭转,但学生家长却没有此条件。目前,多数家长对体育方面的教育则表现得相对漠 然,这将间接淡化影响小学生对于体育的热爱,不利于体育教学。
3.社会普及层面
除了上述所说的教育制度层面及老师、家长观念认识层面之外,影响小学体育教学效果的还有社会化层面。随着时代的高速发展,体育教学的平、慢、稳等特点与现代社会高速度、快节奏的发展“水土不服”,从而导致其较难被人们所接受,同时伴随着还出现另一种现象,人们时常容易将爱好体育的学生等同于不务正业、不爱学习的学生,更 制 约了体育教育的发展。
三、小学体育导入游戏教学的重要性
1.体育游戏有助于学生基础活动能力的发展
传统模式下的体育教学形式较为单一,且学生自主活动时间不足,因而较难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而在教学中导入体育游戏,则不仅能极大程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与积极性,而且还能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基础活动能力,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2.体育游戏有助于学生文化课成绩的提高
体育游戏教学宗旨在于寓教于乐,即让学生一边学习一边玩耍,在学习的同时体验到快乐。实践表明,在体育课堂上导入游戏教学,一方面能够创设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游戏课堂,另一方面也能发挥开发与发展学生智力的效果。如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考虑到低年级学生体育训练负荷不应过大,因而可以考虑在体育课堂上加入语文、数学等知识,增加体育课堂的丰富性与趣味性,在培养学生热爱体育的同时,也能促其文化课程学习的兴趣与效果的培养与提高。
四、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合理运用
1.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体育游戏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且不同的体育游戏,其对学生身体发展与思想教育的促进作用也有着不同的促进作用。为此,教师在导入体育游戏时,应当充分了解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同时掌握不同类型体育游戏对学生发展的作用与功能,做到运用自如、得心应手。
2.结合课堂结构设置及教材内容选取适当的体育游戏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结构一般分为开始、准备、中心教学、结束等四个部分。在体育游戏教学课堂中,也应当保证课堂教学的完整性。为此,教师应当根据课堂结构设置及该课教学主题内容,选取适当 的体育游戏,并将体育游戏的内容与形式有机地融入到教学活动当中,以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例如,在进行快速跑一 课教学时,由于学生之前已经初步掌握快速跑的姿势与技术,这时教师可以设置一些追逐跑、接力跑等体育游戏进行练习,在巩固学生快速跑的能力的同时,也能增强学生的运动兴趣与竞争意识。
3.科学改编或创编游戏。体育游戏的内容、种类不可谓不丰富,但在实际运用中,由于学生年龄的差异、个性化的区别以及体育教材种类繁多等因素影响,现有的体育游戏则无法完全满足不同的需求。对此,教师应当针对不同学生群体的不同需求,合理改编或创编一些体育游戏进行补充,尽可能地适应 实际教学的需要。
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体育是小学阶段的重要课程之一,而体育游戏教学则是重要的教 学方式。要想提高体育教学效果,就应该结合我国体育教学现状,从学生自身特点出发,在体育课程上合理引进体育游戏,如此,才能够实现对传统体育教学方法的改进和优化,而且这对于提高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也大大提高。
参考文献:
[1]高思超.刍议激励机制视角下的小学体育教学[J].学苑教育,2018(06):90.
[2]国硕.小学体育核心素养下“三合一”教学兴趣培育的研究[J].小学教学研究,2018(08):23-25.
[3]王威.浅论体育游戏对小学体育教学的影响[J].中国高新区,2018(05):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