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中国古代“制器尚象”思想

2018-07-28 11:18郭倩张东升
神州·中旬刊 2018年7期
关键词:设计思想汉字文化传承

郭倩 张东升

摘要:中国,这个具有独特文化体系与传承方式的国度,文字具有非常崇高的地位。汉字被看作是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最恰当的物化载体与视觉符号,是承载着中国数千年文明史的神圣的符号体系。汉字的发展历程,非常明确地体现出了中国古代“制器尚象”设计思想。事实上,从古至今,“制器尚象”设计思想在汉字设计中都具有重要的地位和指导作用。

关键词:“制器尚象”;设计思想;汉字文化;传承

一、“制器尚象”的设计思想的哲学诠释

《易传·系辞上传·第十章》中说道:“《易》有圣人之道四焉:以言者尚其辞;以动者尚其变;以制器者尚其象;以卜筮者尚其占。”在《易传·系辞上传》中,就有“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在天成象,在地成形”、“见乃谓之象,形乃谓之器”、“是故《易》者,象也;象也者,像也。”等描述。这里的“象”,可以说是《周易》的重要构成因素,它包含了从象形到象易的设计观念和设计思想。“象”来源于客观自然的“形象”,但并不是简单的模仿和再现,而是在观察自然界中天地万物的基础上,经过高度概括出来的、抽象的、具有象征意义的符号。这里的“象”,就是指一种象征的意义。所以说,《周易》中“制器尚象”的设计思想,就是主张把有形之“器”作为一种抽象符号,通过对自然事物的模拟、类比和象征,以变现更深层次的“意”。汉字就是一种无形的“器”,作为一种抽象符号,它的发生和发展都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哲学思想——“制器尚象”,并在演变的过程中传承了这种思想。

二、“制器尚象”思想在汉字设计中的体现

就记录和传达视觉信息和思想理念的方式而言,文字毋庸置疑是最直接、最理想的形式。中国的汉字又被誉为是人类社会有史以来最伟大最成功的设计。而贯穿在其中的“制器尚象”思想是汉字设计过程中的遵循的基本原则,也是其精髓所在。汉字作为一种“器”,在演变历程中它的“尚象”具体可以分为物象、意象和道象三个阶段。

(一)物象阶段——汉字的起源

1.原始文字

在汉文字产生之前,当原始陶器成为原始先民的主要生活用品时,在原始陶器上描绘、刻画的某些图形符号,成为互相传递信息的工具。这些图形符号不仅在陶器上出现,后来也在玉器等其他器具上出现。它们的内涵,一般都是与自然、图腾、崇拜有关。而这些图形的构成往往是两个不同的简单图形组合而成,在表现形式上与其他装饰纹样是有明显区别的,并且是以单独的形式出现,体现出一种独特的、强调的、识别的作用。

古文学家认为这些符号就是原始时期的文字。例如山东莒县、大朱村和诸城县前寨等大汶口文化遗址出土的陶器上,就有一些图形符号,实际上这些符号就是一种图形化文字,它们已经初步具备有象形、会意的特点。

2.图形文字

汉字起源于图画,所以离不开线条的表现,汉字的结构原则、偏旁部首从古至今都潜藏着形象的因素。实际上,中国真正意义上的文字是出现在商朝。甲骨文的出现,是中国已知的最早的文字,现代汉字就是有甲骨文演变而来的。甲骨文的构成方式,就是一象形为原则的造字方式。例如“鼓”字,甲骨文的书写方式就是将当时鼓的造型形象的描绘出来——左侧为华盖、鼓身和底座,右侧为手持鼓槌的样子。

中国在夏代进入青铜时代,青铜器上的铭文被称为“金文”,字形出现不同的设计风格,有的更具有装饰性,有的更具写实性,尤其是食器、酒器上面的铭文经常会出现合体字和倾向于图案绘画的装饰文字,这其实就是“象征性”图形文字最初的发展阶段。

(二)意象阶段——汉字字形的演变

创造和运用符号是人的基本特征之一,各种文化都是人类符号活动的结果,各种文化现象都是符号形式表示出的对经验的总结。汉字形体从甲骨文、金文等逐渐演变为篆、隶、草、行、楷等书体,在古文字阶段的象形意味逐渐减弱,符号意味越来越强,用某种符号、事物来象征一种朦胧的认识或意蕴的表现也越来越明显。

1.符号化的汉字

将篆书的笔画粗略的分类,有三种:点、直、弧;隶书将大量的弧笔改成平的,把复合的改成简短的,用点、横、竖、撇、捺等笔画转写篆书,这样不仅方便书写,而且字形越来越趋向于符号化、系统化。隶变是汉字发展史上的里程碑,算得上是汉字的一次大规模的简化过程,是汉字演变中的一个的重要关节。鲁迅在《门外文坛》中说明了这一变化:“将形象改的简单,远离了写实。篆字圆折,还有图画的余痕,从隶书到现代的楷书,和形象就天差地远,不过那基础并未改变,天差地远之后,就成为不象形的象形字”。

2.应用型的汉字

字的实用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作为语言符号应用于记录和书写时,方便快捷,通俗易懂;另一个是在各种材料、载体和环境中的表现和应用。例如在汉代的铜洗和瓦当中的文字,与图形相结合,或文字与文字解构后重新组合,在线形上有粗细、疏密的对比,而整体和谐统一,趣味横生,很好地体现了汉字的视觉美感和表现力。还有以晋商为代表的近代汉字商标设计,汉字适用于圆、方、菱形以及不规则形状中,字体与图形的组合呼应、图案细腻丰富,空间疏密编辑恰当,均体现了字形艺术化处理的设计手法。

(三)道象阶段——当今汉字设计的趋势

20世纪以来,中国在政治军事、科学技术、社会人文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深刻变革,作为文化载体的汉字,它的发展,与这种变革紧密相关。社会发展到数字化、网络化的今天,由于计算机及智能工具的替代工作,看起来汉字的书写和应用好像在人们生活中逐渐淡出。但从精神层面看,汉字仍然是中国传统视觉设计的核心,传统文化被知识阶层所重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汉字。在这种社会环境的影响下,现代的汉字设计方式,更多追求的是一种是视觉与意境的完美结合,逐渐趋于文字的图形化和符号化设计。

近几年中国承办的一些大型赛事和活动,标识系统大都是以图形化和符号化等方式 设计过的汉字为主要元素,例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会徽,将北京的“京”字演化为舞动的人体;2014年青岛园艺博览会标志中的核心图形符号是中国古老的甲骨文“藝”字等。这些优秀的设计都是以汉字为设计元素创作的,它们不仅是一种国际化的象征符号,表示了其一般的概念意义,更显示出了蕴藏在深层次的文化积淀,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哲学思想和艺术境界。

现如今,还有更多的设计家开始尝试不同的方式展开创作,,例如陈楠的甲骨文“字绘”,以书法与绘画结合的艺术形式,用数字化手段将甲骨文文字与图形绘画相结合,创作出全新意义的文字。在其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古人的智慧,以及在传统中蕴藏着的无上灵感。

三、总结

汉字是汉民族文化的形成和体系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既是記载民族文化的一种符号和标志,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发展过程的一个象征。在六千年的历史演变中,汉字的形体结构千变万化,但从甲骨文到现在,从象形、指事到会意、形声的体系形成,从物象、意象到道象,每一次变化都不是任意为之,无不遵循着“制器尚象”的哲学思想,彰显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魅力。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古人在观察和思索世界时,借助形象,以“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的方式,赋予“象”丰富的思想内涵,成为中华民族文化中取之不尽的思想源泉。“制器尚象”思想其实就是汉字的产生和发展的思想源泉和精神支撑。从古至今,中国人用具体的形象、感知的意象、领悟的道象来创造和改变汉字,使其形体结构蕴含丰富的美学特征,并成为中国古代优秀设计思想的载体。我们应当在此基础上不断地发现、发掘、变化和创新,让“制器尚象”思想在现代设计以及未来设计中不断地传承下去。

参考文献:

[1]中国设计史[M].高丰.广西美术出版社

[2]中国设计理论辑要[M].郭廉夫、毛延亨.江苏美术出版社

[3]中国工艺美学史[M].杭间.人民美术出版社

[4]中国古代设计艺术思想论纲[M].孙长初.重庆大学出版社

[5]美学与艺术[M].宗白华.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6]汉字的诱惑[M].陈楠.湖北美术出版社

[7]中国民间传统吉祥图像的理论阐释[M].尹笑非.上海世纪出版社

[8]书法·装饰·道 古代汉字书法装饰之道[M].陈道义.文物出版社

[9]汉字与书法艺术[M].秦晓华.暨南大学出版社

[10]字体设计原理2[M].王绍强.广西美术出版社

作者简介:

郭倩(1986.1),女,籍贯:山东省济宁市,学校学院专业:广西艺术学院设计学院,艺术设计,学历:硕士研究生;

张东升(1985.2),男,籍贯:山东省淄博市,学校学院:河北大学艺术学院,艺术学理论,学历: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设计思想汉字文化传承
遵循识字教学规律,实现“互动识字”
中学语文课堂的汉字基本教学策略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