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汉字凝聚了中国五千年文明的精华,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在中学语文课堂的汉字教学中注重汉字文化内涵的渗透和传承,不仅能增强学生认识汉字、掌握汉字的动力,更可以促使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升道德修养。因此,中学语文课堂是教授汉字,传播中国传统汉字文化的重要媒介,任重而道远。如何做到既能激发中学生学习汉字的热情,又能科学地讲解汉字及其内在的文化底蕴,这不仅需要提升教师的汉字文化品味,也需要全社会共同的努力。
【关键词】汉字教学;汉字文化;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62-0019-03
【作者简介】桑迪欢,华东交通大学(南昌,330013)人文学院中文系主任,文学博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叙事学,汉字文化。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汉字教育是中小学教育的基石,使全民了解和正确使用汉字,是提高民族文化素养的奠基性工程。”“识别和运用汉字的能力将决定他今后一切学习的速度和质量。”初中生要达到“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500个,其中3000个左右会写”的水平。因此,汉字教学依然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笔者认为,汉字不仅是学生阅读和写作乃至沟通交流的工具,更是中国民族文化的结晶,是历史的载体,是学生认识以及了解祖国传统文化的媒介。“盖文字者,经义之本,王政之始,前人所以垂后,后人所以识古。”(许慎《说文解字·叙》)不仅道出汉字传承文化的功绩,更强调了其超越时空的影响。
基于上述认识,本文将探讨初中语文课堂中汉字教学的重要性,探寻汉字教学的基本策略,为中学语文课程引入一个新的视角,以期为广大中学语文教师有效实施课堂中的汉字教学提供参照。
一、激发学生对汉字的兴趣
针对中学生的汉字教学,笔者认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语文课堂中激发学生对汉字的热情比任何一种方法都要事半功倍。因此,在汉字教学中,为加深学生对某些字词的理解与记忆,教师要善于引经据典,提高学生对汉字学习的积极性,领略汉字文化的深邃和美丽,这也正是语文课堂中教师的重要使命之所在。
如《盘古开天地》一文中描写盘古倒下后,“他的四肢,变成了大地上的东、西、南、北四极”。很多教师将“四极”简单解为“四个方向”一带而过,有的甚至忽略不提。这无疑失去了一个让学生体验源远流长的汉字文化的机会。“极”本意指房屋的最高处,也叫“脊檩”。“四极”是古代神话故事中出现频率很高的一个词语,意为“四根擎天的柱子”。这与中国古人对自然世界的认识方式有重要关系。古时候,人们认为“天圆地方”,想象大地有四个角,四角各有一根大柱子支撑着天穹。《淮南子·览冥训》:“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爁焱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苍天补,四极正;淫水涸,冀州平;狡虫死,颛民生;背方州,抱圆天。”古人的想象力真是丰富──“断鳌足以立四极”,斩断鳌的四足来做擎天的柱子。看似枯燥的汉字“极”,当教师绘声绘色地给学生讲完这个故事,“极”不再是一个枯燥的词语,而是一幅鲜活生动的画面,也一定能让学生印象深刻。
再如,从“人”字引申的字。传说仓颉造字,第一个就是“人”字。仓颉冥思苦想该如何表达,偶遇蹄印而不辨,有一个猎人经过,说道:“我想这应该是貔貅的足迹,因为任何野兽的蹄印都有其特征,只要抓住特征就能分辨。”仓颉醍醐灌顶,创造了“人”字——所有四肢动物,只有人能直立行走并用双手劳作。由“人”字扩展开来,引出了“双脚站立的人”,如:见、兄、元、祝;“跪坐的人”,如:令、邑、巴、却;“张口吐气的人”,如:吹、歌、欣、次等。一人跟在另一人后面,表示跟随的“从”字;从人依木,表示停息的“休”字。这样的例子在语文学习中比比皆是,大部分的汉字,都是在“抓住特征”的核心概念指导下创造出来的。
通过讲述仓颉造“人”的故事,汉字教学不再是如此困难和晦涩难懂了。由此可见,只有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热情,让他们从直接关注其“义”,简单地识字,发展到读其“音”,懂其“形”,才能真正的掌握汉字及其背后的文化。
二、科学地讲解汉字
汉字数量庞大,结构比较复杂,只靠语文课堂中通过讲解课文的方式来介绍汉字是远远不够的。讲解汉字,也是有法可循的,汉字构形学的规律对于汉字教学至关重要。千百年来,虽然汉字的具体构形方式发生了很多变化,但是从总体看,并没有发生本质的变化,汉字的基本构形特点一直保持着。由于汉字的构形总是携带着可供分析的信息,这就决定了分析汉字构形的两个不可缺少的方面——构形与构意。科学地讲解汉字,就是要在不违背汉字构形规律和演变规律的前提下,对构意直接或者可以推源的汉字加以准确讲解,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同时,在讲解个体汉字时,要把它放到汉字构形系统中去,找到它应有的位置再来讲解。只有对汉字构形规律有所了解,对汉字进行科学分析,汉字教学的难题才能一一破解。
例如“鲁”是会意字,甲骨文中由上下两部分组成:上部分是“鱼”,下部分是“口”,指鱼味鲜美。金文在“口”中多加一点成“甘”,进一步强调味道醇厚可口。篆文将“甘”变形为“白”。楷书又将“白”变为“日”,如今简化为“鲁”。这个字的本义,为鱼味醇厚嘉美。由这层意思,又引申出嘉美、迟钝等意思。
笔者建议中学语文教师多学习两个汉字学的概念:“实义”和“构意”。实义指的是词进入语境后用来表达思想的意义,构意则是汉字形体构造中体现出来的造字意图。构意是字意,实义才是语义。有些字的构意与实义完全一致,可以凭字形理解和记忆这些字的词义。
比如,“江河湖海”,从“水”,都是水流或水域;“忧、愁、思、想、憎、恶、愤、怒”都从“心”,都是心理活动。“示”一般都与诚敬大道并恪守这种规律有关,如:“祈”字是指“向神明告求”;“福”字是指尊道贵德天道佑护才能有福;“祝”字则是指主祭宣讲尊道贵德的赞词。但另一种情况就不同了,如“玦”字,《说文解字》解释为“玉佩也”。但要像了解“玦”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玉佩,还需要从其声符入手。玦字声符为“夬”,“夬”有“分开”义,如“缺”是器物有缺口,“决”是堤岸有缺口,水从中流出,“诀”是告别。由此可以推知,玦之所以叫“玦”,是因为它是一种有缺口的玉环。再比如“理”字,“理”虽然也从“玉”,但解释这个词义只有通过构意分析才能明白,因为将玉雕刻成玉饰或玉器要顺着玉的纹理从事,因此治理、整理、理顺等中的“理”的意义都指的是一种条理化的行为。
三、解读汉字中的传统文化内涵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和革命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汉学大师饶宗颐先生曾说过“汉字是中国文化的脊里骨干”,帕默尔说“汉字是中国文化的脊梁”,陈寅恪先生也说“凡解释一字,即是作一部文化史”。如果每一个汉字都可以看做是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想的缩影,是容纳百川的文化载体,那么,我们每天在教学中学习汉字的时候,不也可以看做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再一次梳理和解读吗?
《说文解字》云:“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文字乃传承文化与文明的工具,汉字中的文化内容隐藏在汉字的构意中,反映古人的思维方式,汉字教学中运用这种方法进行讲授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从我们最熟悉的“姓”字看,从女从生,生亦声,其本身已显示出这是母系氏族社会的产物──人有姓,而姓从母。如“姬”“姚”“姜”等姓氏就是起源于母系氏族社会的明证。《左传·成公九年》:“虽有姬姜,无弃蕉悴。”相传,黄帝姓姬,炎帝姓姜,周朝姓姬,齐国姓姜,姬姜两大姓,常通婚,于是古人多以姬姜代美女。再如“郑”“邹”“郎”等姓中,右耳旁“阝”是“邑”字的变形,表明其祖先的封地名称,后作为姓氏。而“陈”“陶”“陆”等姓中,左耳旁“阝”则是“阜”字的变形,表示高地,表明其祖先居住地的地势。这些姓氏非常形象地反映了我国古代氏族社会时期的历史和文化状况,学生在学习这些姓氏或书写自己姓名时,面对的将不再是简单枯燥的字符,而是令自己充满崇敬的一个个图腾和印记、华夏民族源远流长的璀璨文化。
另外,汉字中还蕴含着深厚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精神。教师在授课时可以充分利用一个汉字,讲一个故事,说一个道理,寓教于学。
比如“学”字,《说文解字》有一个非常精彩的解释,“学,觉悟也。”觉悟,其实就是睡醒了——觉醒。一个人没有觉悟之时,懵懂迷糊,跟睡着了没有区别;而一旦他觉悟了、心里透亮了,找到了自己的生命方向与安身立命的所在,他也就睡醒了。学是觉悟,这说明学习的过程不是外在灌输,不仅是掌握各种知识,而是要通过学来唤醒我们每个人内心深处的智慧、道德与力量。这样学生们就可以深刻领悟到学习是关乎内心的过程,更加用心学习。
四、提升教师的汉字文化品位
语文教师不但要掌握语言文字和成熟的授课技巧,也应该有深厚的文化修养和个人魅力。文化品位其实就是一位教师个体内在生命中文化积累的深度、广度和厚度的体现。作为一名合格的中学语文教师,不但要具有灵活多变的讲课技巧,还需要有丰富的文化底蕴。文化根底不仅要渊深,而且要成为杂家,广收并蓄,具有丰富的文化意识和扎实的汉字文化知识。
但是在现实里,很多教师缺乏汉字文化意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无法纠正学生对汉字的误解。比如把“祭”字想象为左边一块肉,右边一把叉子,下面一张桌子。这种想象关联能够让学生比较直观生动地记住这个字的部件和结构,但是违背了汉字构成与字义之间的真实联系。再比如“思”字,表面上看是“心田”是进行沟通,然后才会产生思想。其实“思”的最早字形下面是“心”,上面是“囟”,“囟”是象形字,像头盖骨的汇合处。由此可知,“思”不是指“心田”,而是指头和心的相通。
教学的过程其实就是教师内在文化素养外化的过程。一个有文化品位的教师,不仅传授知识而且启迪智慧,在教学中热情洋溢,真情泉涌,旁征博引。正如苏霍姆林斯基在《谈谈教师的教育素养》中所说的:“关于学校教学大纲的知识对于教师来说,应当只是他的知识视野中的起码常识。只有当教师的知识视野比学校的教学大纲宽广得无可比拟的时候,教师才能成为教育过程的真正能手、艺术家和诗人。”因此,教师的文化底蕴决定着他驾驭整个课堂的能力,提高这方面的素养,教师就可以在教学时通过分析汉字的“形”来了解汉字的“义”,让学生不仅仅是为识字而学习汉字,从一个字的含义入手讲解一句话的意思,甚至掌握一篇文章的精髓。如此这般,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学生学起汉字如鱼得水,教师教起来也得心应手,而汉字文化也得以继续与传承。
“字小乾坤大”,汉字作为形、音、义结合的文字系统,是世界上使用寿命最长、使用人数最多的一种文字,也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展现汉字的魅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发挥汉字在传承中华文明方面的独特优势,这是汉字教学的应有之义,也是每一位语文教师的责任。中学语文课堂中的汉字教学充满挑战,但也是有章可循的。别人的经验可以借鉴,而更新的方法,则需要我们去发现和创造。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让我们一起努力,开拓汉字教学更加美好的未来。
【参考文献】
[1]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国书店,2015.
[2]刘安.淮南子[M].兰州:敦煌文艺出版社,2015.
[3]左丘明.春秋左氏传[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11.
[4]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14.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