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教育不仅仅要关注书本和过去,更要着眼当下与未来,重视学生精神世界的建构。在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实践中,教师要主动把目光投射于本土丰富的地域文化,开发和利用鲜活的课程资源,以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来促进学生的发展与成长。设计探究活动,培育“看得见”的“家国情怀”;引发认知冲突,培育“说得清”的“理性精神”;举办模拟法庭,培育“记得住”的“法治意识”;开展社会调查,培育“用得上”的“公共参与”。
【关键词】乡土实践;核心素养;课程资源开发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62-0010-03
【作者简介】骆殿兵,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实验中学(江苏洪泽,223100)副校长,高级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
当下,“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已成为人们的共识。教育不仅仅要关注书本和过去,更要着眼当下与未来,重视学生精神世界的建构。《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是最重要的道德学习方式,教师要引导和帮助学生通过亲身经历与感悟,在获得情感体验的同时,深化思想认识。”为此,我们把目光投射于本土丰富的地域文化,开发和利用鲜活的乡土课程资源,以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经历和感悟,促进学生的成长与发展。
一、设计探究活动:培育“看得见”的“家国情怀”
教育的目的是立德树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培养青少年天下兴亡、我有责任的家国情怀,做有自信、懂自尊、能自强的中国人,引导学生仁爱共济、立己达人,负责任、讲文明、有爱心。基于此,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要以培养学生敢于担当的家国情怀为重要目标,不断提升学生思想道德境界,为学生成长树立应有的责任境界和人生高度,在人生成长关键处指引学生,于知行合一中凝聚责任共识,激荡责任勇气。
例如,某教师在教学苏人版九年级全册第7课第三框“学会行使监督权”一课时,事先组织学生开展了一次实践探究活动。
在该县工业园区内有几家农药厂,经常利用阴雨天气偷偷地排放废气、废水,有时学生坐在教室里上课也会闻到刺鼻的气味。在教师、家长的指导帮助下,九年级某班学生怀着对居住环境的深深忧虑,分成小组利用双休日的时间,走出校门,深入企业做了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获得如下信息:这些企业进行废气、废水处理的技术比较落后,经费投入不够……而且相关部门的检查人员来了,企业就立刻停止排放,检查人员一走,则是一切照旧。
课堂上,该教师根据学生的实践探究,提出如下问题:(1)我们可以对哪些部门提出哪些合理化建议?(2)可以通过什么途径向相关部门提交该建议书?(3)参加这一社会实践活动对我们的成长有哪些启迪?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中学生行使监督权,重在公民意识觉悟基础上的自觉践行,做到知行合一。从这个角度来说,该教师能够引导学生注重与社会实践的联系,既读“圣贤书”,更闻窗外事,体现了思想品德课程的实践情怀。通过这样探究活动的开展,教师引导和帮助学生获得情感体验,深化对家乡和社会的责任担当,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内心的善与实践的行,从而推动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动选择,提升了思想品德教学的境界深度和德育功效,践行了思想品德课程“帮助学生过积极健康的生活,做负责任的公民”的核心理念。整个探究过程中,学生不仅熟练掌握了行使监督权的相关知识,更重要的是,学生能积极去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殷殷的“家国情怀”充溢其中。
二、引发认知冲突:培育“说得清”的“理性精神”
《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版)》在“教学建议”部分强调,思想品德课教学的组织与实施应强调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善于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所关注的话题组织教学。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尝试选取真实的社会热点事件和焦点人物、自身的生活经历等将鲜活的生活事件、生活情景、生活现象、生活经历植入课堂,巧妙制造认知冲突,让学生结合生活,在冲突中质疑争辩,激发兴趣,进而生发感悟,培养能力,提升情感。
例如,某教师在复习苏人版九年级全册第1课“成长在社会”时,引入了本地一则备受关注热议的新闻:该校七年级高同学途经县城北京路与总渠路立交大桥下的坡道时,看到便道上头朝下躺着一位满头白发的老人,老人的左胳膊不住地朝外渗着血。高同学立即上前将其扶起并护送回家。这本是一次普通的善举,却没想到事件一度陷入“罗生门”——摔倒老人称是高同学导致其摔倒受伤的,要求其担责并赔偿。倍感委屈的高同学最终在家人的帮助下向公安部门报了警。经过近半个月的调查后警方确认,老人系自行摔倒,高同学并未与其碰撞。最终,受助老人承认自己一时糊涂,并登门致歉。老人摔倒,扶不扶?这本应是一个极简单的道德问题,却在短时间内引发舆论的强烈回响,主要形成了两种观念——有人认为“不能扶,伤不起”;也有人认为“还是要扶,自己家里也有老人”。在此基础上教师提出问题,你支持上述哪一个观点呢?请说说你的理由。选择“不能扶,伤不起”观点的学生列出的理由有:从个人成长的角度看,受教育者最主要、最基本的义务,是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从个人与他人的关系看,初中生身心发育尚未成熟,容易受到伤害,不多管闲事,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意识;从国家与个人社会的关系看,政府有关部门要体现在社会公益方面的担当,引领道德风尚,增进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与友善。选择“还是要扶,自己家里也有老人”观点的学生列出的理由:从个人成长的角度看,乐于助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中学生应该在学习和生活中学会帮助别人、关心他人;从个人与他人的关系看,中学生勇扶跌倒老人,有利于唤醒更多人的道德良知,构建和谐社会;从个人与国家社会的关系看,中学生应自觉亲近社会,服务社会,共同为建设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前进的美好社会贡献力量。
俗话说:“话不说不知,理不辩不明。”课堂上,教师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创设辩论情境,引发思维碰撞,激发智慧,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体验,培养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让他们在错综复杂的社会生活面前做出正确的判断与选择。这样学习就真正成为学生提高自我认识、主动发展的过程。
三、举办模拟法庭:培育“记得住”的“法治意识”
法治意识,是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基础和集体体现,它要求思维主体崇尚法治、知晓法律、尊重法律,自觉将法律付诸实践,善于运用法律解决问题,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社会建设的参与者、遵守者和捍卫者。通过开展模拟法庭活动,开拓学生交流、学习的平台,实现学生、家长和教师的互动,广泛传播预防及应对青少年违法的信息,做到及时预防、及时应对、及时处理。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感受法律的尊严,生成学法、守法、护法的正能量。与学生共同经历的实践活动,真正让我们体验到如何将知识内化为见识,让感悟转变为思想,为人生成长插上正能量的翅膀。
例如,某教师在教学苏人版七年级下册“筑起‘防火墙”一课时,为进一步提高学生懂法、守法意识,提升《未成年人保护法》在校园的实施力度,增强法治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联合所在地区人民法院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未成年人犯罪审判模拟法庭”活动。法院法官、学校领导、全体初一学生和部分学生家长全程观摩了这次活动。
故事取材于该县发生的真实案例:两名在校初中生因在食堂打饭插队问题大打出手,其中一名学生更是纠约同学及校外无业人员对他人实施报复,导致同学严重受伤,最终该学生因触犯法律成为阶下囚。在模拟庭审过程中,“审判长”有条不紊、镇定自若地主持庭审,“控辩双方”举证、质证、激烈辩论,“被告人”幡然悔悟……
学生一个个正襟危坐,表情严肃。经过半个多小时的法庭调查、法庭辩论、被告人陈述等环节,法庭最终宣判审理结果。整个庭审程序环环相扣,严格规范,庭审现场秩序井然。此次活动开展得十分精彩,从学生的发言中可以看出,他们事前准备充分,参与度高。为了这次活动,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利用课余时间到图书馆查阅了《宪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治安管理处罚法》《民法通则》以及《刑法》等相关法律知识,能从该案的一个个行为去分析、讨论,去研究行为背后的法律和责任,能从未成年心理、教育程度、法律约束等多角度去评价该事件。通过此次活动,学生知道了自己应该享有的权利和应履行的义务,明确了出现问题该如何正确处理,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用暴力不仅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伤害自己和他人。
实践活动,是课内议题活动的延伸、拓展和深化,其实质是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即引导学生开展学科内的探究性学习。通过模拟法庭活动,学生所学到的不仅是法律知识,还感受到了法律的权威和保障每个人权益的重要性,从而在每个人心中刻上了一个个遵纪守法的感叹号。事后,大家也纷纷表示,在今后的个人成长历程中,愿意与法制站在一起,学法用法守法,为创建文明、平安、和谐社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四、开展社会调查:培育“用得上”的“公共参与”
实践之于人的品德发展,恰如知识之于人的智慧生成。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开展社会调查活动,能够让学生在一定程度上接触社会,增加感性认识,加深对课堂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从而真正明白“知识源于生活,知识用于生活”的道理。同时,在开展社会调查的过程中,既潜移默化地增强了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很好地培育了“公共参与”的素养。
例如,某教师在教学完苏人版八年级下册“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一课后,适逢所在县正在深入开展“四城同创”(国家生态县、国家卫生城市、省级文明城市、省级园林城市)活动,于是,该教师结合这一地方资源,对本课作了拓展和延伸,组织指导学生开展了“关于居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现状”的社会调查活动。(以下是学生整理的活动步骤)
步骤一:展开调查、收集资料。
活动1:走上街道、走进社区。课题确定后,全班分成10个小组到达事先确定的地点开始行动。
活动2:走访专家、走进相关部门。小组一:采访环保局领导,了解相关法规政策,收集分类资料。小组二:采访环卫处领导,了解目前垃圾处理现状及设施等。小组三:采访街道办事处相关领导,了解地方相关法规政策,已采取的措施,以及近期规划等。
活动3:深入学校问卷调查。调查在本校及实验小学进行,共发出问卷100份,回收93份。问卷内容及统计情况(略)。
步骤二:分别整理,形成报告。人员分工及研究报告(略)。
步骤三:制作展板,召开听证会。(略)
步骤四:总结反思。(略)
这样的社会调查活动,学生的参与热情相当高。他们走进社会大课堂,走向生活大舞台,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用自己的双手去触摸,用自己的双脚去丈量,他们在全员、全程、全面的参与体验中真正还原了自我,得以在广阔的时空中施展才能,演绎精彩。在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学生从已有生活经验出发,以社会人的眼光观察身边与社区存在的问题,通过集体讨论、问卷调查、实地走访、电话采访等活动,对垃圾分类处理问题提出了很好的建议,最后还制作了展板,接受了听证,体现了良好的“公共参与”的素养。整个过程,学生学会了协商、服从,并且敢于表达、质疑,积极呼吁,亲身实践,自始至终,他们俨然就是行走在大街小巷的环保使者,这些对于他们无疑都是收获,都是成长。
【参考文献】
[1]朱志平.基于核心素养的思想政治活动型学科课程[J].思想政治课教学,2016(05).
[2]郭元祥.论实践教育[J].课程·教材·教法,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