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中学政治互动教学的有效实施办法

2018-07-28 11:18熊文芳
神州·中旬刊 2018年7期
关键词:中学政治政治教学互动教学

熊文芳

摘要:互动式教学是是素质教育思想下倡导的一种重要方式,体现了中学政治课程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理念。但在当今的现实中,“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的教学制度依然顽固地统治着政治教学课堂,学生强制接受成了习惯,主动探索的棱角萎缩,再加上思想政治课本身教材内容理论性强且抽象,对当前社会生活中存在的热点、难点及有争议的问题较少提及,故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并不高,这势必不利于教学目的的实现及教学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中学政治;互动教学;政治教学

师生互动是在素质教育教学理念的教学活动中普遍被重视和提倡的一种新的教学理论。素质教育打大背景条件下,构建新型的师生互动教学模式,能够保证教学质量,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本文从营造良好的互动氛围、加强科学管理、有效的课堂讨论等几个方面阐述了中学政治课师生互动教学模式构建的途径。

一、“师生互动”教学模式的基本内涵

互动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互动是指一切物质存在的相互作用与影响。我们通常所说的互动是指狭义的互动,指“在一定的社会背景和具体情境下,人与人之间发生的各种形式、各种性质、各种程度的相互作用和影响”,它既可以是人与人之间交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方式和过程,也可以指“在一定情景中人们通过信息交换和行为交换所导致的相互之间心理上和行为上的改变”。师生互动这一理念早已有之,但何谓师生互动至今还没有取得共识,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种。庞丽娟认为“师生互动是指在师生之间发生的各种形式、性质、各种程度的相互作用和影响,包括师生双方的一切交互作用和影响,它是师、生各自人际互动系统中的一种特殊和主要的形式。”古人伏提出“师生互动是师生双方在教育活动中相互交流、影响的一种不断作用的状态”,何尚武指出“具体的说师生互动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共同实现教学目标的教学运行形式”。

笔者认为,师生互动运用在教学上就形成了一种教学模式,它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通过交流、沟通、合作的方式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的一种教学方式,是发生在师生双方间的一切交互作用和影响。从形式上看,有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个人与小组之间的互动、小组与小组之间的互动、小组与教师之间的互动、还包括教师与教师的互动;从内容上看,有情感上的互动、认知上的互动、智力上的互动、思维上的互动。

二、开展学生互动,加深理解,实现灵活运用

学生对政治理论的学习最初往往是以“机械记忆”的形式进行的,这种学习获得的认识是片面的、肤浅的和外显的。如果教师一味自我表演,只会让学生乏味、没有兴趣,一旦遇到实际问题,就只能束手无策了。学生生活的世界是充满矛盾的世界,他接触到的社会现象五花八门、良莠混合。由于立场、思维方式、知识构成之间的差异,不同的学生对同一个问题所持的态度可能完全不同;即使是同一个学生,他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个人经验也可能与书本上的说法大相径庭。这些知识学习上的矛盾、实践过程中的矛盾、理论与现实的矛盾,如果不能很好地加以解决,会使学生感到无所适从,有时就会对书本知识产生怀疑。从根本上说,这些矛盾的解决要靠学生自己。正如《学记》中所说:“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学生互动能很好地解决以上难题,大家在讨论中能各抒己见,各种不同的观点和矛盾能交融在一起,在群体思考的过程中,在思维的相互碰撞中,通过互相启发、互相补充、互相批评、互相教育、归纳综合的过程来共同认识矛盾、解决矛盾,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实际运用能力。

三、通过互动提高智力、整体发展

课堂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情感、意志、思想素质。互动式教学是一种开放式教学,是群体活动,它会使学生体会到集体智慧的力量,进而帮助学生学会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关心国家,摆脱自我中心,增强集体意识。讨论教学法的主要方式是通过相互论辩组织教学,它要求学生树立团体协作意识,增强竞争意识,培养自信、自强精神,增强战胜困难的勇气,有助于学生正确处理人际关系。所有这些都对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有利于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提高知识学习的效果。

由此可见,互动教学对中学思想政治课贯彻素质教育精神具有重要意义。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我们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教学氛围的把握。要能有效地实施互动教学,必须营造一个有利于学生讨论的和谐的课堂氛围。良好的氛围把教师放在主持人的位置,担当指导员的角色,把学习的主动权更多地交给了学生,我们应当营造宽松、和谐的气氛,给学生尽可能大的空间。这样的环境形成了一个平等和谐的讨论氛围,有助于提高学生对讨论的兴趣,能使他们主动积极地参与讨论,并加強彼此之间的交流。

2.讨论内容的选择。首先要从学生的兴趣出发,贴近学生实际,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其次要符合社会实际,选择的内容要尽可能联系社会现实,体现时代特征,反映社会热点;第三要反映政治教学的德育功能,选择的讨论题要能增强学生的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意识。如“雷锋精神过时了吗?”、“南海争端”、“台湾问题”、“利比亚问题”等都是很值得学生讨论的题材。

3.教学过程的设计。教师应先提出讨论题及讨论的具体要求,布置学生搜集有关资料或进行调查研究,认真准备好发言稿。讨论中,要让学生自由发表意见,注意引导他们围绕中心问题并联系实际进行讨论,要努力做到全员参加、机会均等,避免冷落儿的问题,鼓励学生之间积极开展持之有据、言之有理的争论,发扬勇于坚持自己的观点但又不固执己见的学风。讨论结束后,教师应进行小结,也可提出一些需要进一步思考的问题让学生自己去学习和研究。

探索之路永无止境,寻找一条既反映时代精神又适合政治学科特点的创新教学之路,是政治教学的目标和追求。三环互动教学法仅仅是我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粗浅想法,我相信在今后的教学探索中,它一定会丰富和完善起来。

参考文献:

[1]刘振红.中学政治互动教学方法的应用[J].华夏教师,2018(04):50-51.

[2]王应江.问题导学:政治认同素养培育策略探索[J].中小学德育,2018(01):61-62.

猜你喜欢
中学政治政治教学互动教学
浅谈中学政治教学中新型师生关系的构建策略
新课程视野下高中政治有效教学探析
互动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中学政治课基于学业水平测试考试评价方式的历史转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