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良 李亚娟
摘要:对江苏12549名家长、2922名教师、3306名中学生、3873名小学生的调查显示:江苏家庭教育呈现非独生子女家庭增多、家庭教育条件有了较大改善、家庭教育普遍受到重视、家庭教育的服务需求旺盛、家校结合促进了家庭教育等特点。当前家庭教育还存在观念仍然滞后、环境尚不理想、方法不够科学、指导与服务难以满足需要等问题。推动家庭教育发展,要推进家庭教育立法,优化家长学校建设,规范家庭教育指导机构管理,丰富家庭教育资源。
关键词:家庭教育;家庭教育环境;家庭教育需求;家庭教育指导
中图分类号:G78 文献標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8)05A-0015-06
一、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的工具采用的是自编的《江苏省家庭教育现状调查问卷》,问卷分为家长卷、教师卷、中学生卷和小学生卷4类。问卷主要参考了全国妇联《第二次中国家庭教育现状调查问卷》,以及贵州、重庆等地的家庭教育调查问卷。针对不同调查对象,问卷的内容和结构各有不同,主要由个人基本情况、家庭环境与家庭教育状况、家庭教育指导与服务需求等方面构成,每个方面设有2~12道选择题(含多选、排序)。
本次调查于2017年8—9月进行,覆盖江苏省13个设区市,调查对象为学生家长、教师、中学生和三年级以上的小学生。调查采用纸质问卷调查和网络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问卷总发放量为24000份,回收有效问卷22650份。有效问卷的构成为:纸质问卷7152份,网络问卷15498份;家长卷12549份,教师卷2922份,中学生卷3306份,小学生卷3873份。本次调查的纸质问卷由国家统计局南京调查队进行审核、录入和数据计算。网络问卷通过问卷星平台进行填写、审核和数据计算。调查最终结果按照纸质问卷数据和网络问卷数据各占50%的权重汇总相加所得。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总体而言,本次调查的样本既有良好的代表性,也具有层次性和广泛性,因而调查具有较高的效度。国家统计局南京调查队据此提供的《江苏省家庭教育现状调研报告》数据准确,分析具体,也为本报告的撰写奠定了良好的基础①。
(一)江苏家庭教育的基本情况
1.家庭的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
调查显示,目前未成年人中非独生子女占比较大。家长调查对象中有2个和2个以上孩子的占38.78%;中学生调查对象中非独生子女占42.83%;小学生调查对象中非独生子女占43.15%。可以预测,随着人口政策的进一步放开,非独生子女的家庭将会逐步增多。
家庭结构就是家庭中人与人之间、人与包括经济状况在内的物质环境之间、人们的思想之间,组成的一定关系或联系[1]。家庭结构不同,家庭功能、家庭关系、家庭生活的管理就不同,家庭人口数量的变化对家庭教育有着较大的影响。随着人口政策的转变,独生子女政策之下形成的家庭教育模式势必不再适应家庭教育发展的需要;而传统的多子家庭的教育观念和行为因为时代的更迭,能否满足当前和今后家庭教育的要求也未可知。所以,加强家庭教育的研究,促进家庭教育事业的发展既是时代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整个社会面临的一项重大挑战。
2.家庭教育条件有了较大改善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省家庭教育的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家庭经济基础总体较好。50.76%的家长家庭月收入(夫妻双方收入总和,不含老人收入)在7000元以上;家庭用于孩子家庭教育的投入较大,53.39%的家庭过去一年在孩子家庭教育方面的支出超过5000元,其中超过30000元的有6.25%。
二是家长文化程度总体较高。77.64%的家长具有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其中6.74%的家长具有硕士及以上文化程度;66.06%的中学生的父亲、61.36%的中学生的母亲具有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
三是家庭总体上和谐稳定。调查结果显示:单亲家庭只占4.98%;家长对家庭现状中“夫妻关系良好”和“家庭成员拥有积极健康的心态”这两项的认同度最高,这两项分别有78.85%和78.53%的家长选择了“非常符合”或“比较符合”。中学生对家庭现状中“父母关系良好”和“家庭气氛轻松愉快”这两项的认同度最高,这两项分别有76.57%和74.93%的中学生选择了“非常符合”或“比较符合”;59.42%的中学生大多数时间都和父母生活在一起。小学生主要和爸爸妈妈一起生活;不开心时,90.58%的小学生最喜欢找父母倾诉。
家庭教育环境与条件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前提和保证。家庭良好的经济状况、父母较高的文化程度,以及家庭生活的稳定和谐等,为家庭教育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3.家庭教育普遍受到重视
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家长对“在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中,对孩子成长影响最大的是家庭教育”持赞成态度;53.74%的教师认为学生家长“比较重视”家庭教育,12.53%的教师认为家长对家庭教育“非常重视”。
4.家庭教育的服务需求旺盛
调查显示,目前大多数家长迫切需要家庭教育的指导和服务。17.93%的家长表示“经常会”因为孩子的家庭教育问题感到焦虑,66.91%的家长表示“有时候会”感到焦虑;77.69%的家长开展家庭教育“非常需要”或“需要”政府和社会提供指导服务和保障,其中,乡镇、农村家长的需求更为迫切;家长最需要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形式是“学校定期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其次是“公益的家庭教育讲座”。教师认为家长最需要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85.42%),其余依次为良好的亲子关系建立(78.66%)、礼仪与修养的培养(71.81%)、先进的家庭教育观念(70.78%)和其他(7.79%)。
调查结果显示,家长在遇到家庭教育问题时显得较为无助。在教育孩子遇到困难时,家长最常用的方法是“夫妻商量解决办法”,选择比例为71.20%。其次选择较多的是“自己摸索解决办法”和“与其他家长共同探讨”,占比分别为55.35%和49.67%。可见,大多数家长迫切需要政府、社会施以援手,指导和帮助自己开展家庭教育,形成家庭、学校、社会三者共同育人的良好局面。
5.家校结合促进了家庭教育
家校共育是我省开展家庭教育工作的成功经验之一。78.71%的家长参加过学校组织的家长学校活动,其中每月参加一次的达到14.89%;43.33%的家长教育的观念和方法主要来源于家长学校;44.29%的家长在教育孩子遇到困难时会向学校老师请教。65.84%的教师比较清楚或十分清楚所在班级学生的家庭教育情况;58.14%的教师认为家校共育对孩子成长影响巨大;31.33%的教师认为学校应主动指导和帮助家长开展家庭教育。多数教师所在学校能正常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工作或已将之做成品牌,其中:64.20%的教师所在学校定期召开家长会,15.22%已做成品牌;43.33%的教师所在学校定期开展家庭教育知识培训,6.47%已做成品牌;54.37%的教师所在学校明确要求班主任家访,11.42%已做成品牌;37.95%的教师所在学校定期开展亲子活动,10.28%已做成品牌;41.95%的教师所在学校设有家长学校,19.01%已做成品牌。
家校共育推进了家庭教育的发展。但由于学校主导的家校共育更多地服务于学校的教育教学,而非指导和服务家庭教育,所以家校共育对于家庭教育发展的促进有一定的局限性。
(二)江苏家庭教育的主要问题
尽管我省家庭教育情况总体上令人满意,但是本次调查也暴露出不少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家庭教育观念仍然滞后
(1)重智轻德的现象较为突出。对家长的调查显示:休息日或假期,孩子“参加学习类培训班”的比例为74.98%,比“几乎没有参加”的高49.96个百分点;孩子“参加特长类兴趣班”的比例为68.38%,比“几乎没有参加”的高36.77个百分点。与此相对应,48.73%的孩子每天做家务的时间不足1小时,34.78%孩子几乎不做家务;12.16%的孩子几乎没有户外运动;13.53%的孩子几乎没有时间进行课外阅读。对中学生的调查显示:休息日或假期,中学生做得最多的事情是“做作业”和“参加学习类培训班”,分别占比24.52%和23.63%;选择比例最小的是“做家务劳动”,仅为8.31%。父母主动找中学生交谈最多的话题是“学习与考试”,选择比例比“做人和品行”高17.01%。这与69.01%的教师认为学生家长最看重学生的学习成绩这一调查结果一致。由此可见:一方面目前学生的课业压力较大,大部分学生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用在学习培训和写作业上;另一方面,很多家长重智轻德,忽视了孩子的道德教育和人格养成。
(2)传统观念仍旧影响着大部分家庭的教育。调查发现,多数家庭由母亲为主负责孩子的生活起居和教育。对家长的调查显示:孩子的相关事情都是妈妈为主负责,其中“孩子的日常生活”由媽妈为主负责的最多,占比64.68%;爸爸为主负责相对较多的事情是“孩子的学习检查和辅导”和“孩子的品格教育”,分别占比26.47%和26.45%。在学习辅导上,五成以上(51.39%)小学生主要靠妈妈,其余依次是爸爸(19.67%)、家教老师或辅导机构(12.56%)、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5.93%)。由此可见:在子女教育过程中,很多家庭受到“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观念影响较大。良好的家庭教育离不开每一个家庭成员的参与,只有形成家庭教育的合力,才能提高家庭教育的效果。
(3)家庭教育观念缺少正确的传播和更新渠道。家长教育孩子的观念和方法主要来源于“对自己成长的反思”(69.94%),其次是来源于“朋友之间的交流”(64.58%)。另外,有21.29%的家长表示从来没有参加过学校或社区组织的家长活动。正是由于缺少规范化、制度化的家庭教育指导体系,科学的家庭教育观念缺少适当的传播途径,使得很多家长难以获得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和技能,影响了家庭教育的整体效果。
2.家庭教育环境尚不理想
(1)家长忽视言传身教。过去一年里家长在家庭教育知识学习、咨询方面的支出为1000元及以下的家庭最多,占46.09%;支出为1000~3000元和3000~5000元的家庭占比分别为28.25%和15.83%。有9.04%的家长自认缺少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小学生在回答“爸爸妈妈要求你吃饭时候不许看电视,可他们却经常边吃边看”时,有16.42%的孩子选择“经常会”。上述数据说明,一部分家长的自我教育、学习投入不多,缺乏自身素质提升的动力,很难对孩子产生正面的影响。
(2)家庭亲子沟通交流不畅。有7.09%的家长反映不能跟孩子能进行有效地沟通交流。中学生在家最常听到的话是“考不上大学就找不到好工作”,选择比例为65.86%;听到“这次考试考得怎么样?是否能到前几名?”和“你看某某多好,你为什么比人家差那么多”的分别为47.31%和40.42%。6.16%的小学生在家几乎得不到父母的陪伴。孩子并不仅仅需要家长物质上的给予,他们更需要和家长的真诚交流。家长不能只关心孩子的成绩,给孩子制造过大的压力。
(3)家长开展家庭教育的能力不足。调查显示,很多家长由于缺少家庭教育知识和科学育儿方法,家庭教育能力明显不足。家长对“家长都拥有丰富的家庭教育知识和科学的教育孩子的方法”的认同度最低,只有55.91%的家长选择“非常符合”或“比较符合”,而选择“不太符合”或“完全不符”的有12.55%。37.63%的家长在教育孩子遇到困难时,选择“没办法,过去就算了”。小学生在学校被欺负时,3.55%的父母直接找欺负孩子的同学及其家长,2.46%直接找到学校,2.05%无所谓、没空管。当遇到生活或学习困难时,中学生“向父母倾诉”的比例比“与小伙伴交流”的低11.58%。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自身的教育素质和能力直接决定着家庭教育的成败,如果家长缺乏促进孩子社会化的能力,或对孩子成长中的问题漠然视之,不但不能有效帮助孩子正确面对成长过程中的困难和矛盾,还会降低家长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弱化家庭教育的效果。
3.家庭教育方法不够科学
(1)家长教育方法简单粗暴。调查发现,部分家长在教育子女时不够耐心细致,教育方法简单粗暴。家长对“我经常会打孩子”和“我经常骂孩子或挖苦孩子”的认同度虽然低,但这两项仍分别有17.25%和20.48%的家长选择了“非常符合”或“比较符合”。中学生犯错的时候,有9.97%的父母通常采用“打骂或侮辱”的教育方式。小学生某次考试成绩不好时,12.98%的父母的态度是“讽刺、批评、打骂”;小学生因不满而哭闹时,10.27%的父母经常会用打骂、呵斥的方式来制止。这些简单、粗暴的家庭教育方式不但伤害了孩子稚嫩的心灵,损害了孩子的人格尊严和自信心,甚至会给孩子一生留下不可消除的阴影。
(2)家庭教育缺少一致性。小学生在回答“妈妈要求你做的事情,爸爸、爷爷、奶奶等其他家里人并不这么要求”时,10.95%的孩子选择“经常会”;在回答“爸爸妈妈经常因为我的事情两个人意见不一致争吵不休”时,7.29%的孩子选择“经常会”。表明这部分家庭成员在教育观、教育措施、教育步调上不够一致,迫切需要加以改进。只有家庭成员对孩子的教育协调一致,有统一的认识和要求,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3)家长过于关注孩子的学习和考试。教师普遍认为家庭教育存在如下问题:家长没有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和孩子沟通存在问题(74.84%);家长过于看重学习成绩,孩子学习压力太大(72.99%);认为教育是学校的事,家长不履行教育责任(72.68%);家长特别是父母不在身边,教育缺位(71.20%)。中学生反映,父母主动找自己交谈最多的话题是“学习与考试”(78.77%);家长也坦承,主动找孩子交谈最多的话题也是“学习与考试”(80.12%)。家长过于关注孩子的学习,忽视孩子的心理需要,往往会让孩子产生抵触情绪,产生厌学心理,甚至会造成更严重的后果。
(4)家长不重视对孩子的交友教育。对家长的调查显示:家长主动找孩子交谈较少两个的话题是“孩子的兴趣和特长”和“交友与情感”,分别占56.20%和56.87%;9.33%的家长在“我认识孩子最好的朋友”一项选择了“不太符合”或“完全不符”。而当遇到生活或者学习方面的困难时,中学生最常做的事情是“与小伙伴交流”(66.03%);小学生在家没人陪伴时会找同学、朋友一起玩的占17.19%。在未成年人成长过程中,同伴互助起着重要的作用。家长不应忽视对孩子的交友教育,要为孩子营造良好的交友环境,教给孩子正确的交友方式,引导孩子与伙伴相互友爱与尊重,充分发挥孩子同学、伙伴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
4.家庭教育指导与服务难以满足需要
(1)家长难以获得需要的家庭教育指导。77.69%的家长认为开展家庭教育“非常需要”或“需要”政府和社会提供指导服务和保障。28.79%的家长所居住的社区(村)没有提供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关于当前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存在的最主要问题,34.28%的家长认为是“不知从哪里可以获得家庭教育指导”,52.49%家长认为“家庭教育知识和经验说法不一,比较混乱”,认为“身边缺少能够获取正确信息和帮助自己的专业机构”的占50.68%。35.88%的家长认为网络上家庭教育信息良莠不齐,真假难辨;33.88%的家长认为“专家观点不一致,不知道该听谁的”。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家长迫切需要家庭教育的指导和服务,希望学校和公益性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专业机构提供及时的家庭教育的支持和保障,帮助自己在纷繁复杂的家庭教育理论、经验和做法中找到既适合自己又行之有效的“捷径”。
(2)家庭教育机构的管理较为混乱。39.27%的家长认为,社会化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机构太多太乱,无法分辨优劣;48.45%家长认为目前社会机构参与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的主要问题是“过于集中在学业培训、兴趣培养等领域”,认为主要问题是“收取费用高”和“缺乏行业标准和有效监管”的家长分别为41.92%和40.13%。
(3)缺少家庭教育服务指导权威机构。关于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应由哪些部门负责,85.06%的教师认为应由教育部门负责,60.05%的教师认为应成立专门的机构,57.86%的教师认为应由学校负责,其余选项依次为社区(村)(54.01%)、宣传部门(39.93%)、妇联(34.33%)、卫生计生部门(13.78%)和其他(4.04%)。
(4)家庭教育缺少正规的信息传播渠道。家长获取家庭教育知识和帮助的主要渠道是“微信公众号”,占55.02%;其次是“QQ群/微信群”,占45.17%;网上家长学校和孩子所在学校的网站也是家长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占比分别为37.37%和36.50%。社区(村)提供最多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是“图书室”,占38.79%;其次是“孩子的游戏场所和设施”,占36.86%。教师获取指导家长开展家庭教育的相关知识也缺少正规的渠道,“在学校教学过程中积累经验体会”占比最高,为83.67%,其余依次为“从书籍、杂志、网络等渠道学习了解”和“在教育自己孩子过程中总结经验”。可见,社区(村)的家庭教育资源严重不足,除了学校提供的家庭教育指導和服务外,社区、网络提供家庭教育指导和服务的渠道较为单一,常见的是图书室、微信群、QQ群等,公益性、个性化、面对面的家庭教育服务几乎为空白。45.03%家长认为“身边缺少指导和帮助自己的专业人员”,在遇到家庭教育问题时,最常用的方法是“夫妻商量解决办法”“自己摸索解决办法”和“与其他家长共同探讨”。
三、对策建议
作为国民教育的三大支柱之一,家庭教育更具基础性、早期性、终身性和独特性[2]。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重要基石,也是家庭成员接受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前提条件,更是学校教育质量和社会教育质量的影响因素。促进家庭教育的发展,引导和传播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建立家庭教育服务和保障体系,丰富家庭教育资源,解决当前家庭教育的问题,既是广大家长、教师、学生的迫切需求,也是时代赋予我们的重要使命。
(一)推进家庭教育立法
由于法律地位不够明确,家庭教育长期不受重视,产生了政府和社会推进家庭教育有心无力、家庭教育工作经费落实困难、家庭教育市场不够规范、家庭教育资源短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机构建设明显不足等种种问题。因此,推进家庭教育立法,赋予家庭教育应有的法律地位,建立完备的家庭教育管理服务体系,从根本上解决困扰家庭教育发展的诸多问题,是促进家庭教育发展的当务之急。
一是通过立法引导和帮助家长、教师进一步树立科学的家庭教育观念,明确责任意识,提高自身素质。二是通过立法明确政府、社会、学校、家庭在家庭教育中的法律责任与义务,发挥政府在家庭教育中的主导作用。三是通过立法建立健全家庭教育的领导、工作和经费投入机制,将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纳入城乡公共服务体系。四是通过立法进一步规范家庭教育市场,建立完善的社会机构参与家庭教育的市场准入和监管机制。五是通过立法不断优化整合家庭教育的社会资源,鼓励和引导社会团体、个人以及民办教育机构参与家庭教育,面向社会提供多元化的家庭教育指导和服务。
(二)优化家长学校建设
家长素质影响着家庭教育成效和子女品德发展,是家庭教育功能能否得到发挥的关键所在。家长学校作为父母重要的学习、交流平台,对家长素质的提高有着独特的作用和价值。本次调查显示,家长最需要的指导服务是“学校定期开展家庭教育指导”,说明家长学校在家长心目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深受家长信赖。当然,目前以学校为主导的家长学校也存在很多问题,如:家长学校成为学校教育的附庸,偏离了服务家庭教育的初衷;师资队伍缺乏专业培训;教学形式较为单调;等等。所以,要对现有的家长学校加以改造优化,充分发挥家长学校在开展家庭教育工作中的主力军作用。
一要强化家长学校制度建设和政府对于家长学校建设的责任,创新家长学校的管理与发展机制。各级妇联组织、教育行政部门要主动做好家庭教育的组织管理工作,督促学校切实担负起指导和推进家庭教育的责任,加强对家长学校办学质量的监控。二要积极探索家长学校办学模式,扩大家庭教育供给。目前,除了学校举办家长学校外,鲜有其他部门、机构参与家长学校建设,这使得家长学校在办学模式上过于单一,不能很好地综合利用社会各方面的资源为家庭教育提供服务。应鼓励社会团体、街道社区(村)、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和民办教育服务机构开办各种形式的家长学校,在其接受监管的前提下给予其适当的经费补贴,加大家庭教育指导和服务供给。三要严格规范家长学校办学行为,提高家长学校的办学质量。目前,家长学校的课程以及教学的效果和质量问题成为制约家长学校发展的重要因素,很多家长不是不愿意去家长学校学习,而是感觉学习效果不佳,对自己的家庭教育帮助不大。所以,一方面,要加强家长学校课程专业化建设,强化对家长学校办学质量的监控和评估,促进家长学校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另一方面,要引导家长学校遵循家长学习的特点、规律开展教学,提高不同年龄孩子的父母对儿童心理需要和自身角色作用的认识,注重家长的主体参与和互动交流,多采用叙事教育、经验分享、情感体验和亲子活动等教学方式,不断提高教学的实效性[3]。让更多的家长在家长学校里能够获取新的教育观念、教育思想,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知识,掌握教育艺术,得到专家的指点,学会有效解决家庭教育中的各种问题。
(三)规范家庭教育指导机构管理
目前社会机构参与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的问题较多。调查显示,家长认为目前社会机构参与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的主要问题是“过于集中在学业培训、兴趣培养等领域”“收取费用高”“缺乏行业标准和有效监管”“市场准入门槛低”,因此有必要加快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标准的和行业准入、监管制度的制定。一是要从“规范化”入手,制定行业准入和监管制度,以及指导服务的标准。二是要加强对家庭教育机构的外部管理,构建可操作的监管机制、处罚机制和淘汰机制。三是要引导家庭教育机构端正办学思想,加强内部管理,从根本上杜绝没有办学资质、不规范宣传、质量难以保证、乱收费等问题,改变家庭教育指导服务行业品牌度低、市场不规范、缺乏有效的行业监管的现状。
(四)丰富家庭教育资源
家庭教育资源是在家庭教育过程中对未成年人身心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家庭人力、物力、财力和信息资源的总和。不断丰富与优化家庭教育资源,尽可能多地调动可利用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投入家庭教育工作,不断满足家长、孩子对家庭教育的需求,是家庭教育成功的重要保证。
一是要把家庭教育作为财政支出重点领域予以优先保障。要将家庭教育工作纳入地方财政预算,设立专项经费,并保证家庭教育财政拨款逐年增长。二是要鼓励和引导个人和社会培训机构参与家庭教育工作,为更多的家庭提供公益性、个性化的指导与服务。三是要加强家庭教育从业人员资质制度与培训制度建设[4]。通过多种方式培育家庭教育的专业人才,提高家庭教育指导和服务的整体水平。四是要积极探索政府购买家庭教育公共服务[5]。在对家庭教育进行整体规划和设计的基础上,从读本编写、师资培养、家长学校试点等方面探索家庭教育公共服务供给模式,不断整合全社会的家庭教育資源。
注释:
①本报告中的调查统计数据和一些分析源自《江苏省家庭教育现状调研报告》,在此一并说明。
参考文献:
[1]何德宽.家庭结构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J].教育理论与实践, 1986(03):16-20.
[2]李长安.关于加快我国家庭教育立法的建议[J].世纪行, 2015(03):9-10.
[3]李季.家长学校发展:问题、对策、创新[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 2009, 29(04):1-8.
[4]李杨,任金涛.我国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保障体系现状与展望[J].成人教育, 2012,32(11):54-57.
[5]陈丽艳.政府购买家庭教育公共服务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 2016.
責任编辑:杨孝如
A Survey Study on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Jiangsu Provincial Family Education
XU Liang & LI Ya-juan
(Nanjing Institute for Education Research, Nanjing 210002, China)
Abstract: A survey of 12549 parents, 2922 teachers, 3306 schools and 3873 students reveals that Jiangsu Provincial family education is characterized by more families with more than one child, better conditions in family education, more attention to family education, stronger service needs, and family-school cooperation promoting family education. However, there still exist some problems with current family education such as backward ideas, dissatisfying environment, non-scientific methods, and inadequate guidance and service. To develop family education needs to promote the legislation of family education, optimize the construction of parent school, normalize the administration of family education, and enrich the resources of family education.
Key words: family education; environment; demand; guid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