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胎高龄孕妇孕早期唐氏综合征血清学筛查与诊断分析

2018-07-27 09:56王平珍黄水荣姜友红
实用临床医学 2018年5期
关键词:抚州市唐氏高风险

王平珍,黄水荣,姜友红

(1.抚州市妇幼保健院检验科; 2.抚州市第五医院检验科;3.抚州市第六医院检验科,江西 抚州 344000)

当前随着二胎政策的开放,高龄孕妇越来越多,因高龄导致的先天缺陷儿风险也随之增加。孕早期的筛查与诊断是减少缺陷儿出生,提高人口素质的重要手段,可以对可能发生的先天缺陷儿做出风险预测,从而防止先天缺陷儿的出生[1]。本研究对2015—2016年在抚州市妇幼保健院行产前检查的二胎高龄孕妇采用时间分辨荧光方法检测其血清甲胎蛋白(AFP)、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和游离雌三醇(UE3)的水平,结合超声诊断对唐氏综合征(DS)高风险人群进行进一步检查及分析,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5—2016年在本院产前检查的35岁以上二胎高龄孕妇3495例,孕周为15~21周。排除其他疾病。所有参加产前筛查的孕妇均充分告知,遵循自愿参加筛查的原则。

1.2 研究方法

1.2.1 取样

在规定孕周内采取静脉血2~3 mL,3000 r·min-1离心10 min,分离血清置于-20 ℃冰箱,于5个工作日内检测。

1.2.2 检测方法

采用VICTORtm1420型时间分辨免疫荧光仪,试剂盒由美国PE公司提供,严格按说明书进行操作,检测样本血清AFP、HCG和UE3浓度。每次进行样本测定时,同步测定低、中、高3个水平专用定值质控血清,并绘制质控图进行监控。实验室每批标木应用伯乐公司提供的AFP、HCG和UE3高、中、低值质控品随检。

1.2.3 筛查方法与判断标准

将AFP、HCG和UE3检测结果及孕妇的预产期、体质量、年龄、双顶径和采血时的孕周等先天缺陷胎儿的危险系数相关因素输入评估系统,用西门子PRISCAVersion4.0风险评估软件进行DS风险率筛查。DS高风险判断标准:DS和神经管缺陷(NTD)风险≥1:270为高风险或18-三体综合征(ES)≥1:350为高风险。对高风险孕妇进一步行羊膜腔穿刺做染色体核型G显带分析,并结合超声检查作出诊断。

1.2.4 随访

主要通过常规产检记录、随访情况报表、病历追踪、电话随访等方式进行妊娠结局随访。

2 结果

3495例二胎高龄孕妇,DS高风险581例,其中DS和NTD风险≥1:270有358例、ES风险≥1:350有223例,高风险率为16.62%(581/3495),各孕周DS高风险率比较见表1,结果显示,高龄孕妇患DS的风险率随着孕周的延长而增加。

表1 3495例二胎高龄孕妇各孕周DS高风险率比较

581例高风险孕妇选择有创性的羊膜腔穿刺做染色体核型G显带分析,结合超声检查,确诊5例DS,均选择终止妊娠。5例DS孕妇基本情况比较见表2。

表2 5例DS孕妇基本情况比较

3 讨论

提高出生人口素质,降低出生缺陷是围产医学的工作重点。产前筛查工作主要包括二个方面:一是检出子代具有患遗传疾病风险的个体或夫妇,二是对高危孕妇采用简便、可行、无创的检查方法对发病率高、严重遗传性疾病〔如唐氏综合征)、先天畸形〔神经管畸形等)等进行筛查。

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不仅能发现预期筛查的疾病(DS、ES、NTD),也能发现胎儿是否存在其他发育异常[2]。妊娠中利用母血清AFP、人HCG和UE3产前筛查DS、ES、开放性神经管缺陷(ONTD),已成为欧美一些发达国家推荐的常规检测项目[3]。超声医学的发展为产前筛查与诊断提供了一个较好的技术平台,超声软指标结合妊娠早、中期血清学指标与无创DNA在21-三体综合征筛选中的应用,使胎儿染色体异常的检出率大大增加,减少了染色体异常儿的出生[4]。自从开展产前B超检查,尤其仪器逐年改进,对胎儿异常的检出率大大提高[5]。应用B超结合孕中期母血清标记物检测是筛查胎儿出生缺陷的有效方法[6]。

本研究3495例高龄孕妇,DS高风险581例,阳性率为16.62%,比其他非高龄孕妇DS阳性率要高[7-8],反映高龄孕妇DS风险性较高。581例DS高风险孕妇进一步确诊5例DS,均选择终止妊娠。随访未发现低风险高龄孕妇出生唐氏综合征患儿,由此可见,产前筛查与诊断对降低出生缺陷发生具有重要意义。此次调查有待积累更多的单指标异常病例,对唐氏综合征筛查风险临界值的划分需更加精确。

猜你喜欢
抚州市唐氏高风险
上海市高风险移动放射源在线监控系统设计及应用
高风险富水隧道施工技术经济分析
高龄孕妇妊娠中期产前诊断中唐氏筛查的应用
唐氏综合征患者发生白血病的风险升高的原因
尧曦燕作品
抚州市脱贫攻坚图片展
抚州市审计局首次召开全市内部审计工作会议
鼓浪屿
唐氏综合征是因为“拷贝”走样了
唐氏综合征患者发生白血病的风险升高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