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模拟技术在整形外科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

2018-07-27 09:56李会勇
实用临床医学 2018年5期
关键词:钛网发生率满意度

李会勇

(濮阳市中医院整形外科,河南 濮阳 457000)

现代医疗水平的不断提升使数字模拟技术在临床治疗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在整形外科领域,有效应用数字化模拟技术对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满意度具有积极的影响[1]。有学者[2-3]针对数字模拟技术在整形外科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但有关数字模拟技术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研究却相对较少。基于此,本研究对濮阳市中医院整形外科50例颅面骨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数字模拟技术在整形外科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本院整形外科收治的颅面骨缺损患者50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根据其治疗时是否使用数字模拟技术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27例,男21例,女6例,年龄21~46(33.79±3.83)岁,缺损面积(98.26±11.12)cm2;对照组23例,男19例,女4例,年龄20~48(34.23±4.16)岁,缺损面积(97.88±12.31)cm2。颅面骨缺损原因:创伤44例、脑出血6例;颅面骨缺损的部位:右侧26例,左侧24例。2组患者年龄、性别、缺损面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1)知情同意者;2)年龄≥20岁者;3)颅面骨缺损,且通过整形修复技术可以复原者;4)依从性较高者。排除标准:1)病例资料不完整者;2)无法接受整形修复手术者;3)颅面骨有较严重缺陷的患者。

1.2 手术方法

2组均采取个性化的塑形钛网实施手术修补,并于术前进行颅面骨的CT扫描,为患者设计相应的整形方案。观察组应用数字模拟技术于术前进行三维重建,利用螺旋CT对患者缺损部位以及对称健侧的二维数据扫描,得到病患颅面骨相关三维重建图以及解剖原型,之后将三维重建的具体数据输入至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当中,利用数字模拟技术对手术实施仿真模拟,然后选出适合患者颅面部以及符合人体美学的最佳方案,同时设计患者颅面骨缺损相关原始模型,对颅面骨的恢复形态进行验证。对照组采用传统颅面骨修复术,术中依据医生临床手术经验设计患者颅面骨缺损模型,并选取材料,手术过程中依据个人经验塑型植入体。术后,对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抗生素治疗,预防感染,术后48 h拔除引流管,7~10 d拆线。

1.3 观察指标

1)比较2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手术疗效的评估主要依据患者恢复状况进行判定:①显效:术后恢复良好,无并发症,颅面骨修复效果与术前设计方案一致;②有效:术后基本恢复,颅面骨修复效果与术前设计方案基本一致;③无效:术后恢复较差,伴有并发症,颅面骨修复效果与术前设计方案一致性较低。治疗总有效率=(①+②)/(①+②+③)×100%。2)比较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不良反应包括感染、皮下血肿和头皮刺痛等。3)比较2组的临床指标,包括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统计2组的术后指标,包括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和视觉模拟疼痛(VAS)评分。4)比较2组的预后情况,包括2组患者随访1年期间的不良事件(材料外露、铆钉松动和局部凹陷)发生率和满意度。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2组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6.30%比73.91%,P<0.05),但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7.40%比34.78%,P<0.05)。见表1。

表1 2组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例

2.2 2组临床及术后指标比较

2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AS评分、SAS评分和SDS评分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见表2。

表2 2组临床及术后指标比较

2.3 2组预后情况比较

观察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而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见表3。

表3 2组预后情况比较

3 讨论

生物技术工程主要是利用非生物领域中的技术手段,将其应用于生物工程的一种现象。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升,数字模拟技术逐渐引起了国内外研究学者的高度关注,并发现其可以有效应用于整形外科领域当中[4-5]。Rozzi等[6]在对数字模拟技术进行研究时,发现其是在计算机辅助技术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一种现代化技术手段,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医疗领域当中,并取得了较好的临床应用效果。蔡卜磊等[7-9]发现,有效利用数字模拟技术可以实现对各种医学影像数据的整合,医生通过对模拟环境当中相关信息的分析和探讨,可以制定出更具针对性的手术计划和训练,对临床治疗效果的提升具有积极的影响。张超等[10-11]也明确指出,术者可以充分利用数字模拟技术制作模拟的实体模型,并在模型上进行切割、移动等操作,若病变范围未超出可控范围,还可利用镜像的方式获取与健侧对称的修复体形态,有利于推动整形外科治疗工作的有效开展。然而,目前国内针对数字模拟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研究却相对较少,相关理论体系也有待完善,有关数字模拟技术在整形外科中的应用研究也成为了该领域内的主要研究方向,引起了诸多研究学者的高度关注[12]。

本研究在对数字模拟技术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时,选取了整形外科收治的颅面骨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由于颅面骨的无毛发区域是颜面部和五官的基本组成部分,因此在手术修复的过程中较易出现修补区和健侧不对称的情况,从而对患者的美观产生一定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和患者满意度分别为96.3%和100.0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91%和69.57%(P<0.05),说明数字模拟技术有利于提高临床治疗和患者的满意度,与陈莹等[13-15]的研究结论一致。究其原因,数字模拟技术之所以可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及患者满意度,主要是因为手术实施前,术者需要在计算机辅助系统上设计一个具有个性化的三维植入体,设计者通过对三维植入体的涉及和分析,从而为患者选择了最佳的手术方案。在此过程中,患者及其家属也可以参与到手术方案的设计中,并对设计的内容提出相应的建议。在数字模拟技术的引导下,设计者可以通过与患者的沟通和交流,在数字化模拟的基础上对手术方案以及术后的效果进行商议,研究出更符合患者需求的设计方案,使患者了解预期的外观效果,从而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相较而言,未使用数字模拟技术的对照组仅能凭借手术者以往的经验进行设计,不仅无法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同时也会由于经验不足等因素导致修复结果使患者不满意,引发了不必要的医疗纠纷。

其次,本研究针对2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的术后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其主要是因为在数字模拟技术的辅助下,手术者可以事先在三维模型上模拟手术,有利于手术者对于患者特异性解剖结构的全面了解,并根据患者的解剖结构不同,提前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手术方案。同时,在模拟手术的过程中,手术者也可以提前发现手术方案中存在的不足之处,通过对手术方案的不断优化和完善,确保了手术方案的可靠性,提高了手术实施的成功率。因此,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得到了有效的降低,但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相比相差较小。手术结束后,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SAS评分和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数字模拟技术有利于降低手术对患者心理和生理方面的影响,改善了患者的疼痛症状,其主要是由于传统的手术方式多采用徒手塑形的方式,手术者在对钛网进行裁剪时,也通常会根据个人的手术经验以及患者的颅面骨特点和弧度不同进行操作,一旦出现裁剪不当则会导致患者出现疼痛。而在数字模拟技术的引导下,术者可以做好对手术过程的术前评估,并针对钛网的裁剪大小进行详细的研究,减少了由于钛网裁剪不当而对患者带来的损害。

最后,从数字模拟技术应用的安全性角度来看,观察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其主要是因为在手术实施的过程中,若未能采取数字模拟技术对钛网的大小以及形状进行设计,手术者则会采取徒手塑形的方式,对钛网的完整性、稳定性均产生了影响,而相较于设计完好的钛网,裁剪后的钛网可能会出现边缘比较锐利的情况,最终导致出现材料外露等不良事件,而在术中对钛网的反复修剪也增加了手术的难度,患者术后出现感染、皮下血肿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也随之上升。而在数字模拟技术的利用下,术者可以根据患者个体颅骨面缺损大小、形态以及面积的不同,设计出具有个性化的三维塑形植入体,该植入体可以基本贴合颅面骨复杂的生理解剖形态,从而降低了手术的难度,使观察组患者在术后并未出现局部凹陷、材料外露等不良事件,从而满足了患者对于容貌的基本需求,改善了患者的预后。

综上所述,数字模拟技术为整形外科的修复技术水平的提升提供了精确的影像学依据,能有效提高整形外科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和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对患者的预后产生积极的影响,在整形外科的临床治疗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钛网发生率满意度
保留钛网清创并皮瓣转移修复颅骨成形术后钛网外露的治疗体会
衰弱老年人尿失禁发生率的meta分析
护理干预对吸附百白破疫苗接种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颅骨修补术后钛网裸露感染的处理及治疗体会
浅谈如何提升脱贫攻坚满意度
明天村里调查满意度
头皮皮瓣结合自体肋骨修复颅骨缺损术后钛网外露
无缝隙管理模式对ICU多重耐药菌发生率的影响
2013年各省贫困人口数量及贫困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