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悦仪 吴辉霞 杜斯瑜
抑郁症是一种以抑郁、恐惧、焦虑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心理疾病, 抑郁症的患病率和复发率极高[1]。患者抑郁症严重的情况下将发生自残或自杀的后果, 对患者的生命造成非常大的威胁, 为了缓解患者抑郁症, 目前在临床治疗期间采用共情护理措施, 即护理人员站在患者的角度与患者进行交流沟通, 对患者的抑郁情绪起到很好的缓解作用。以下是本院对共情护理在抑郁症患者中运用效果的分析报告。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5年3月~2017年6月收治的72例抑郁症患者参与本次研究,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36例。对照组男24例, 女12例;年龄22~64岁, 平均年龄(41.1±8.1)岁。观察组男20例, 女16例;年龄24~63岁, 平均年龄(39.8±8.2)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 实施常规护理:护理人员了解患者的抑郁情况, 对患者在心理上给予护理, 同时护理人员引导患者多交流, 采取多种方式进行表达, 帮助患者缓解负面情绪;护理人员也要组织患者多参加集体活动, 转移患者注意力, 提高患者社会自尊。
1.2.2 观察组 采用共情护理:①心理护理:在患者入院后,由护理人员陪同患者熟悉医院环境, 并了解患者的抑郁情况,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通过患者的倾诉了解患者的心声, 同时感知患者的情绪, 然后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的心理程度给予有针对性的护理辅导, 并减轻患者的内心痛苦感受;如果患者不善表达, 则需要护理人员引导患者通过其他方式进行表达, 舒缓患者内心不良情绪;②共情体验:护理人员在与患者交流期间要注意观察患者的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或者注意观察患者的眼神, 从而站在患者的角度体会其内心的疼苦, 护理人员与患者站在同一个角度, 就更能接近患者内心世界, 与患者能够更好的交流, 不论从内心还是从思想方面都能获得很好的交流, 然后护理人员帮助患者达到自我认识的目的, 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③知识培训:护理人员要对患者实施人性关怀理论、艺术理论、共情理论等培训[2]。主要通过护理人员对患者实施理论方面的培训, 帮助患者更好的认识自身的优点, 转变患者对事物的看法, 同时转变患者的思维模式, 促使患者以健康积极的态度看待生活, 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抑郁情绪评分、生活功能评分及护理满意度。①采取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评分, 以50分为临界值, 50~59分为轻度抑郁,60~69分为中度抑郁, ≥70分为重度抑郁。②采取生活质量量表GQOL-74测评护理后患者的生活功能情况, 一般从躯体、心理、社会功能及物质生活等4个方面来评价, 每个项目评分为0~100分[3]。③对患者护理满意情况做护理问卷调查, 主要分为以下3种结果:非常满意:指患者抑郁症状完全改善;满意:指患者抑郁症状改善显著;不满意:指患者抑郁症状基本没有较大改善。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率+满意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抑郁情绪评分比较 护理前, 两组患者抑郁情绪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抑郁情绪评分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2.2 两组患者生活功能评分比较 观察组各项生活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4.44%, 高于对照组的72.22%,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抑郁情绪评分比较( , 分)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抑郁情绪评分比较( , 分)
注:与对照组比较, aP<0.05
组别 例数 护理前 护理后对照组 36 78.45±4.18 57.75±6.52观察组 36 76.89±3.95 38.95±4.32a t 1.628 14.422 P 0.000 0.000
表2 两组患者生活功能评分比较( , 分)
表2 两组患者生活功能评分比较( , 分)
注:与对照组比较, aP<0.05
组别 例数 躯体功能 心理功能 社会功能 物质生活对照组 36 63.45±4.18 63.75±6.52 70.89±4.94 67.98±2.34观察组 36 83.35±3.02a 87.95±4.32a 85.81±5.62a 86.01±2.32a t 23.154 18.565 11.964 32.830 P 0.000 0.000 0.000 0.000
表3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n(%)]
抑郁症是一种精神障碍性疾病, 在临床中比较常见, 而且发病率非常高, 患者病情严重的情况下往往有自残或自杀的行为, 因而对其生命造成严重的威胁。随着医学水平的不断进步和护理理念的不断更新, 临床将心理护理逐步融入日常护理工作中, 进一步改善了患者的负性情绪, 对临床疗效的提升起到了积极的作用[4-6]。
本院对36例抑郁症患者采取共情护理措施, 其中护理后, 观察组患者抑郁情绪评分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各项生活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4.44%,高于对照组的72.22%,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共情护理措施在抑郁症患者临床中运用效果显著。主要源于共情护理能够让护理人员站在患者角度考虑问题, 并从患者的角度感受患者内心的痛苦, 与患者交流更加顺畅, 同时能够在短时间内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患者信任护理人员, 便能向护理人员倾诉, 而护理人员能够通过患者的倾诉了解其内心情绪, 通过对其实施心理护理干预, 就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其抑郁情绪, 帮助患者重新认识自我, 使其内心积极健康[7-10]。此外, 护理人员对患者实施人性关怀理论和艺术理论以及共情理论知识培训, 帮助患者全面认识自己,并发现自身的优点, 从而转变患者对事物的看法, 转变患者思维模式。
综上所述, 对抑郁症患者实施共情护理能改善其抑郁情绪, 提高其生活质量, 同时也能取得较高的护理满意度, 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