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形势与政策”教学有效性探讨

2018-07-25 10:53赵冰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8年6期
关键词:形势与政策教学有效性课程

赵冰

摘要:“形势与政策”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帮助学生正确把握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全面客观认识当代中国、看待外部世界的主渠道。本文以应用技术型本科高校为切入点,立足于该类院校的办学及学生特点,客观分析其“形势与政策”教学的现状,在此基础上,从教学内容、教学实际、教师结构、教学方法、评价体系五个方面,提出提高应用技术型院校“形势与政策”教学有效性的建议。

关键词:应用技术型本科;“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有效性

doi:10.16083/j.cnki.1671-1580.2018.06.012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8)06-0046-04

“形勢与政策”课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宣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帮助大学生了解世情国情党情、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中发挥了主渠道、主阵地的重要作用。尽管如此,由于种种原因,在一些高校中,与其他四门思政理论课相比,“形势与政策”课的地位相对尴尬,受重视程度和教学有效性也略显欠缺。对此,本文将以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为切入点,立足于该类院校的特点、定位,深入剖析“形式与政策”课教学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提高“形式与政策”课教学有效性,尤其是其如何与该类院校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更加匹配的建议。

一、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的基本特征

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作为国内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一种新型高校,无论在办学定位、课程设置还是学生特点方面都与其他两类高校存在明显区别,具体来说:

首先,在办学定位上,应用技术型本科高校最鲜明的特色就是应用性和技术性。应用性是应用技术型高校体现在教育和人才培养目标上的主要特征,也是其与普通本科,尤其是学术研究型教育最鲜明的区别。其并不沿袭普通本科的侧重学科理论教育的模式,而是着重突出实践,注重培养学生的现场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将一定的理论知识与现实生产相结合为主要教学进路。技术性则是指该类高校的日常教学围绕技术型人才的培养为目标,通过系统的实践训练将学生培养成具有一定理论功底,但更强调掌握某种技能,同时还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级技术人才。技术教育是为进入应用科学和现代技术领域就业的学生提供学术和职业准备的教育,是实现该类院校应用为本目标的手段。

其次,在课程设置上,应用技术型本科高校的课程设置主要以应用型和技术性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着重强调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技能掌握。虽然理论课程仍是学生日常学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但并非为了掌握理论和进行理论创新而学习理论。换言之,其理论课程的定位主要是服务应用实践和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如何在实际操作中合理、最优地利用相关理论知识,助力学生更好掌握、传承和创新技术才是最终归宿。

再次,从学生的整体特点上看,应用技术型本科高校多为工科院校,这要求其招收的学生必须具备为今后学习、实践顺利展开的相应的逻辑思维能力、严谨的探究能力以及勤于实践和善于动手的能力。这不仅是其入学以后的专业学习、技能增长、经验积累和职业发展所必备的基础,而且需要在入学后的专业训练中不断并主动进行强化。这种学科体系要求和专业能力强化使应用技术型本科高校的学生普遍呈现出理性、严谨、务实的特点。

上述应用技术型本科高校的基本特征,既是其区别于其他类型高校的主要表现,更是该类院校日常教学活动展开的主要背景和现实基础,其中包括理论课程在内的所有教学活动只有紧紧围绕和依据上述办学定位、课程设置和学生特点,才能顺利进行,并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形势与政策”教学的现状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全面客观认识当代中国、看待外部世界。这对切实增强高校“形式与政策”课教学的有效性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一直以来,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的“形式与政策”课,虽然在帮助学生客观、及时了解国内外形势,保持正确的价值取向方面承担了主渠道的作用,但仍然存在着教学模式、内容、手段、效果以及师资配备等方面上的诸多问题。具体来说:

首先,教学模式不规范。“形式与政策”课无论从教学内容、学时分配,还是上课方式、教材配备等方面均与其他四门思想政治理论课存在一定区别,即,“形式与政策”课教学内容随时处于动态变化之中;学时分配相对其他几门课较少;上课方式可以根据学校情况自行决定;没有统一规范化教材等等。这些相对灵活的教学要求,虽然符合“形势与政策”课的定位和性质,但却一定程度上诱发了某些高校的教学管理部门,甚至一些任课教师片面认为该课程在重要性上弱于其他四门思政理论课程的误解。这种情况在偏重实践教学的应用技术型本科高校中相对比较普遍,尤其是在某些新建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中,由于其在本科层次的教学和管理经验不足,进一步导致了其“形势与政策”课在教学内容、教学管理、学时分配、教师配备等方面相对随意。

其次,教学手段单一、陈旧。相对于文科院校,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的人文底蕴相对薄弱,社会科学类课程教学和科研基本处于边缘状态,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纯文科、理论课性质的几乎所有五门思政课在该类高校中的尴尬地位。虽然按照国家规定,包括“形势与政策”在内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得到了普遍开设,但教学手段单一、陈旧,无法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问题一直比较突出。如,常态化的、缺乏有效互动的“满堂灌”、“填鸭式”课堂教学;与学生关注的现实问题和学习生活脱节;教师过分依赖PPT,教学手法单调、枯燥;辅助性的第二课堂教学缺乏等等。

再次,师资力量、水平参差不齐。“形势与政策”课的最大特点是现实性、政策性、国际性和实效性,这对任课教师的知识广度、理论深度和教学尺度都有着一定的要求。尤其是在涉及重大的、敏感的问题时,任课教师能否既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又能够透彻地为学生分析问题,正确引导学生看待相关现象和情况,直接决定着“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的成败。但在多数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由于其自身的办学定位和学科特色,制约了“形势与政策”任课教师的专业化、高水平发展,并突出表现为高学历、专业相近的教师比例不高,缺少专职教师,或者专职教师多由其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兼任、顶替,承担教学的辅导员专业水平、教学水平和理论水平欠缺等等。

最后,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教学效果差强人意。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在专业建设方面将更加突出学生的技能专业特征。由于专业特质明显,学业任务繁重,校园人文氛围不够等现实情况,造成该类院校学生中普遍存在对社会热点问题关注不够,政治敏感性不强,对“形势与政策”等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兴趣不高等问题。尤其是随着就业竞争日趋激烈,许多学生更倾向于将大部分时间和精力投入专业课学习和技能的提高上,片面认为“形势与政策”课可有可无,对未来职业规划和个人发展帮助不大,由此更加导致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较差,“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效果差强人意。

三、提高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形势与政策”教学有效性的建议

针对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教学实际、学生特点以及“形势与政策”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改进“形势与政策”教学效果,提高其教学有效性的建议。

第一,紧扣形势变化,围绕教育部“形势与政策”教学要点准备基本教学内容。

“形势与政策”课与其他四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相比的最大特点是时效性最强,这也是该门课程一直没有统编教材的主要原因。但没有统编教材,并不意味着不需要对授课内容进行必要规范。“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的基本要求是必须紧密围绕党和国家推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和当前国内外的热点、焦点问题展开,为此,教育部每年会分两个学期印发《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要点》(以下简称《要点》)。包括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在内的各类高校的任课教师,都需要以该文件为教学内容选择的基本依据,准确解读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正确分析国内国际形势,紧密追踪社会发展变化,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立场和价值观念,学会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论断为工具,透过纷繁复杂的国内外形势的表象,客观看待中国当前的成绩和不足,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为应用技术型人才的培养筑起坚实的思想“防波堤”。

第二,立足学校特色,根据应用技术型高校人才培養定位和学生就业方向进行特色教学。

“形势与政策”课的授课内容主要是党和国家的战略、方针政策以及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和社会发展变化,但如果过于远离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兴趣关注,容易使学生产生漠然情绪。因此,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首先要确保契合当前国际国内形势,符合《要点》的精神和为教学内容设置的范围,同时也要选择一些学校所处区域的大事以及学生的身边事、关心事,使学生觉得“形势与政策”课上所讲的内容原来就在身边,也就是既要讲世情、国情,也要讲省情、市情甚至校情,尤其是对那些低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对当地和学校的情况并不了解,有必要在教学过程中适时、适当增加相关内容。具体到应用技术型高校,其多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和行业发展为最主要目标,应在教学内容中多加入与其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和学生就业方向相关的内容,让学生更加了解所在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才需求状况,熟悉专业学习和就业方向所涉及行业和技术领域的最新动态、未来发展方向等等,让学生在客观把握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保持正确的政治立场和价值取向的同时,能够体会到“形势与政策”课对自身发展的价值。

第三,优化教师结构,尝试本校专任教师、辅导员与校外专家、教师相结合的互补型模式。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因此要不断优化教师结构,建立一支以精干的专职教师为骨干,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为主体的专兼职、校内外相结合的教师队伍,负责“形势与政策”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一是重视专职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作用,选拔具有政治学、经济学、哲学等具有相近学科背景,同时具有一定理论水平和学术积累的思想政治理论专任教师承担“形势与政策”教学工作,发挥其政治立场坚定,熟悉思政理论课教学现状,同时在某些问题上具有尺度拿捏上的经验等优势。二是结合学校定位和教学需要,聘请兼职教师。如,可以从其他院校聘请具有较高理论与实践水平的教师,了解地方经济、社会和行业发展形势的政府、企业人员作为外聘教师,充实师资力量;三是不能忽视高校辅导员的重要作用。相对于专、兼任教师,高校辅导员更为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生活状态、就业需求、心理变化等等。将其纳入“形势与政策”教学队伍,可以使教学内容更贴近学生需求,更便于对学生的管理。可以说,充分发挥专兼、职教师的专业优势和不同领域的实践经验,并结合辅导员的工作方向和特点,可以较好地优化“形势与政策”教师结构,这不仅有利于课程教学成果的巩固,还可以丰富教育内容,将教育延伸到学生的生活中,增强了教育教学的有效性。

第四,改进教学方法,针对学生接受习惯,创新课堂教学方式和手段。

教学方法是影响教学效果的最重要的因素,探索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构建新型的教学模式是提高“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实效性的一种最有效途径。一是要革新教学手段。随着中国全面进入信息社会,大学生尤其是对技术变革相对比较敏感的应用技术型本科和其他理工类大学生群体来说,以传统的课堂讲授为主,或者主要依赖教师PPT,偶尔穿插一些音视频资料的单向灌输型教学方式,已经不完全符合信息社会的新型社会互动模式和信息传播方式,更无法有效满足学生对信息的接收习惯和互动需求,这就需要“形势与政策”课教师首先学会和善于使用现代化、信息化教学手段,如,利用互联网和计算机技术,建立“形势与政策”补充资料库和题库,便于学生自学,实现无纸化作业、考试,既拓展学生眼界,满足不同需求学生对相关信息的不同需求,还可以节约宝贵的自然资源,又可以方便学生完成、提交作业等;二是要增强师生的交流与互动,当代大学生思维比较活跃,表达和表现欲望相对强烈,“形势与政策”课教师可以顺势而为,强化互动性教学手段在课堂教学中的比重,以学生的需求和心理为本,积极引导他们在所关心、关注的问题上主动进行思考、表达,鼓励学生勇于发表自己的想法和见解,适当增加课堂讨论和互评环节,提高学生理论知识的吸收、转化和应用能力。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学生喜闻乐见和经常使用的电脑和手机软件,如QQ、微信、网盘等,随时与学生进行线上互动,并注意将其与线下教学相结合,提高“形势与政策”课对学生的感染力与吸引力。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教学和第二课堂教学,比如,参观相关企事业单位,与相关行业的科研院所建立交流机制,组织读书会等等。

第五,完善评价体系,提高学校、教师和学生的重视程度,规范教学过程,加强管理考核。

考评体系的完善,既包括对学生的考核,更包括对教师的评价。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作为一种新型高等教育模式,在着重以应用型学科和技术教育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的同时,还需要大力增强学生人文素养、综合能力,尤其是坚定的政治立场、正确的价值观念、客观的分析和评判问题方法的培养,这既是对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讲话精神的切实贯彻,也是具有扎实的技术理论基础,较强的技术创新与技术实践能力,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能够更好适应社会及其变化发展,充分发挥应有的社会价值的重要保证。具体到“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应不断完善“形势与政治”课程评价体系,注重评价的多元化,提高学校、教师和学生对该门课程的重视程度。一是充分发挥学校自评的作用,学校教学相关管理部门应该根据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形势与政策”课评价标准,比对自身的教学情况,找出突出问题,从学校层面提出改进措施,这是保证“形势与政策”教学有效性的第一步;二是制定合理的教师教学评价机制,定期组织督导评价、同行互评、学生满意度测评和公开课等,时刻督促教师教学工作,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反馈建议,提高教师对课程教学的重视程度和教学能力;三是创新学生考核方式。考核方式的变革和完善,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机制保障,也是大学生学习的主要指挥棒。因此,要切实提高“形势与政策”教学的有效性,结合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的办学和学生特点,规范、创新原有的考核方式以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现实需求。如,除了基本的课堂考勤、平时作业、期中期末考试外,还应将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态度、课外实践,与教师的互动情况等作为重要考核指標,纳入考核体系,尝试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点和关心的问题自我设计考核题目等等,此督促学生端正学习态度,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引导其将理论学习与实际问题分析相结合,让学生真正有所收获。

总之,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有效性的逐步提高,需要高等教育主管部门、学校、教师、学生等各有关方的“多管齐下”,以及教学内容、教师结构、教学方法、考核体系等方面的共同完善,但最为根本还在于“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在党和政府相关精神指引下,立足各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不同的办学定位、服务面向,特别是学生的特点和需求来组织教学,才能使学生更加喜欢、重视,甚至依赖“形势与政策”课作为其了解、认识和准确把握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的主渠道的作用。

[责任编辑:马妍春]

猜你喜欢
形势与政策教学有效性课程
《ERP原理与应用》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TBL教学模式在形势与政策课程中的运用
浅析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现状及成因
新媒体技术在“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新课标下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讨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初中政治课的“激趣”研究
提高物理校本作业有效性的教学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