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病理学》课程创新性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2018-07-24 09:35王晓梅刘丽萍
教育教学论坛 2018年18期
关键词:培养模式

王晓梅 刘丽萍

摘要:《植物病理学》课程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在植物保护专业培养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文从教学方法、实验内容和考核方式三方面入手,阐述了课程创新性改革的培养模式,为教学质量的提高及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做出了贡献。

关键词:《植物病理学》;创新性改革;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18-0137-02

《植物病理学》课程是植物保护专业的核心课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植物病理学》课程的教学方法、实验内容、考核方式等方面存在着不足,学生的专业能力和兴趣并没有得到真正的提高与培养。为此,针对《植物病理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几点思考与建议,期望能为教学改革工作贡献一份力量。

一、教学方法的创新

我国高等教育正处于转型阶段,对生源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家长和考生对农业院校谈“农”色变,农业院校很难吸引更多成绩优秀的学生。这些现实都给农业院校带来了一些无形的压力,农业院校的各方面都有待于改革和提高。高校改革教学方法是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我们在《植物病理学》课程传授中,采用了一些新的教学模式与方法,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首先,作为教师,在课堂上讲授知识之前,应该对整个授课内容进行很好的规划,形成系统性强、逻辑性强、应用性强的授课导案。目前《植物病理学》普遍没有很新的教材,没有一本真正适合每个专业的教材,这就要求授课教师要补充更多新的内容,大量查阅资料,形成一个高质量、实用性强的教学导案,使知识点衔接的更加紧密,知识机构安排的更加合理,逻辑性更强,让教学导案对学生的学习起到引导作用,帮助学生从理论的学习中掌握问题的关键,将课本上的知识进行分析综合、归纳总结,有目地的巩固学习,真正掌握知识的精髓,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其次,课堂上网络教学的应用。由于课堂讲课内容多,学生专注听课,因此没有时间认真整理笔记,做不到听记兼顾。所以,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授课之后,授课教师在网上公开自己的讲课视频,让学生可以随时听到教师的讲课,补充课堂的听课内容。

再次,及时丰富多媒体教学内容。讲授课堂,需要抓住学生感兴趣的兴奋点,才能带动学生积极参与,从而增加师生互动,学生才有更多的机会展示自己的想法。以前的多媒体主要是对课程基本内容的讲解,讲授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同时结合一些具体事例讲授课程。课程改革以后,在完成这些讲授任务的同时,为了让学生把学习和田间病害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及时了解病害新动态,授课教师利用多媒体,将田间实时发生的一些病害照片、田间实践情况,第一时间带到课堂上,让学生在课堂上课,对周边的病害的发生情况也能够及时掌握和了解,课外有目的的去实地观察,带着问题来听课,教师和学生进行积极的交流互动。随着现代通讯手段的不断更新,师生交流已经变得很方便,学生可以通过微信群、QQ群向教师提问,及时得到答案,教师也可以给学生留作业,进行课前和课后答疑解惑,帮助学生更好的复习,教师随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便捷的沟通方式能够加深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巩固,拉近师生的感情,便于及时沟通和了解,帮助教师及时调整教学导案。

最后,进行翻转课堂授课。翻转课堂是美国林地公园高中科学教师乔纳森·伯格曼和亚伦·萨姆斯在2006年提出的,翻转课堂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理念,注重交流与合作,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和团队协作的能力,很好的实现教师和学生角色的转变,增加了课堂的互动。在保证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下,通过给学生留作业的方式,让学生预习下次课的讲课内容,学生在课后积极备课,在课堂上讲解后,其他同学和教师点评补充。这种方式的开展使学生能够及时发现学习中的不足,有利于促进知识的掌握。

翻转课堂也存在一些问题:(1)目前高校大量招生,课堂人数多,影响了学校的教学效果;(2)学生的功课多、作业重,往往没有时间深入思考教师留的问题;(3)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也不够强,习惯了教师“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方法。综上所述,翻转课堂应该作为课堂的一个有益补充,教师根据授课内容,合理的选择翻转课堂模式进行教学,使其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融合,能够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二、实验内容的创新

任何一门课程,如果只是单纯的理论灌输,而不能实际动手操作的话,学生就不能很好地融会贯通,只有丰富实验课的内容,才能在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同时,真正做到让学生掌握课程的技能。长期以来,在《植物病理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往往将重点放在理论知识的学习上,对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强化更多一些,对于真正动手实践的工作重视不足,随着时间的发展,单纯的理论知识与方法科普并不能完全切合学生的需求,《植物病理學》课程更加注重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并且希望学生能运用课堂所学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实验课的内容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专业技术为目的而设计的。根据课程内容,将实验分为验证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两种,通过验证性实验,帮助学生将理论上学到的知识进一步消化理解。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一般的实验都是验证性的实验。随着知识的更新以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设计性的实验更能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满足社会的需求。

为了丰富学生的实验内容,紧跟现代实验技术的步伐,在完成原有实验内容的基础上,我们在实验中加入了分子实验的内容,让学生结合以往的实验课内容,自己设计实验,完成实验报告,同时可以自己到田间采集病害材料,根据上课的内容,自己设计小实验,然后进入教师的实验室,比较系统地完成整个实验,验证课堂上的讲课内容。这项实验教学方法的创新与改革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对实验课的积极性,丰富了实验课的内容,同时有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并使得专业知识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

三、考核方式的创新

课程考核是检查教学质量、改革教学内容及方法的重要手段。传统的课程考核方式是考试,一卷就决定了学生本课程的学习成绩,实验成绩虽然也是一个方面,但在成绩中所占的比例很小,只占10%—20%。传统的实验考核方式主要是以实验报告为主,对学生课堂的表现并没有太多关注,导致考核结果会有很多偏差,不能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实验学习情况。另外,只看实验报告的考核方式极易造成学生互相抄袭、草草结束实验的情况发生,致使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实验成绩拉不开分数的现象发生。针对这些现象,我们改革了考核方式,理论课必须掌握的基础理论知识与方法,采取闭卷考试方式,卷面成绩占总成绩的70%,平时课堂表现成绩、实验报告成绩、实验测验各占10%。考核方式的改革,课堂表现成为非常重要的考核环节,包括实验态度是否端正、实验操作是否规范等,采取加减分制,操作不规范、态度不认真、抄袭、不遵守纪律、迟到早退等均采取扣分制;相反,则采取加分制。在实验课上,对于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的学生也要在平时成绩上给予加分。

通过多种形式对学生平时成绩进行考核,既能全方位、多角度、全面地考核学生真实的学习情况,又能够在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兴趣与参与程度,督促学生自主学习、会学习,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为将来走上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结语

《植物病理学》是一门理论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想让学生真正掌握课程的理论知识及技能,就要鼓励学生勇于展现自我,拓展思路,加强独立思考和设计实验的能力,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今后我们将继续完善《植物病理学》课程建设,推广我们的创新模式和教学改革成果,使其最大效力的发挥专业基础课应有的作用,为学生们的后续学习和将来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为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王红,赵蔚,孙立会,等.翻转课堂教育模式的设计基于国外典型案例分析[J].现代教育技术,2013,23(8):5-10.

[2]张金磊,王颖,张宝辉.翻转课堂教育模式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2,(4):46-51.

[3]李海龙,邓敏杰,梁存良.基于任务的翻转课堂教育模式设计与应用[J].现代教育技术,2013,(9):46-50.

[4]周远情,姜言东.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N].中国教育报,2016-12.

猜你喜欢
培养模式
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现状、探索与实践
实践创新驱动的计算机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分析
融合APTECH体系的软件产业人才培养探究
青年农民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