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爱在尊重中升华

2018-07-24 09:42游荣添
读天下 2018年10期
关键词:欣赏平等倾听

摘 要:爱是道,尊重是术。唯有以尊重之术,才能让爱住进学生心里,洒向每一个学生,陪伴学生健康成长,爱亦生机盎然。尊重之术让爱之道落地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关键词:尊重;平等;欣赏;倾听

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以“我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赤子之忱,矢志不渝地探寻中国教育的新道路,一生都熔铸在对学生浓浓的爱中。在庆祝第三十个教师节时,习总书记说:“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的出发点,是教育的灵魂,是教育的道。

“爱在心头口难开”,如何化心中之爱为言中有爱,行中有爱,让学生实实在在地体会老师的爱意呢?使得教育之“爱”不再肤浅,不再是出于自己的需要而非学生所需要的,甚至“以爱的名义伤害学生”呢?先生“四块糖”的故事告诉我们,教育除了要有“爱”之道,还要有“爱”之术。而教育“爱”之术,最重要的是对学生的尊重,把学生视为与自己平等的、独立的个体,了解学生、理解学生、相信学生、宽容学生,不强迫学生、不压制学生。

一、 尊重,让爱住进学生心里

老师教育学生时要做到有的放矢,才能事半功倍,达到预想的教育效果。这要求老师必须深入地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言辞神情都能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爱,走进学生的心里,触动学生的心灵。尊重学生,把学生看作与自己地位完全平等的人,学生才能体会到人与人之间的平等,感受到自己被尊重,从而接受老师,信任老师,需要老师,在自己的心窝留下一角给老师。

案例一:有一个年轻老师,工作很勤力,作为班主任,她总是早到迟走,一心都扑在班上。但学生并不喜欢这个班主任,有时甚至与她对着干,专门找事与她闹。开始时,我们很不理解,后来留意到,她责任心、好胜心强,眼里容不下沙子,学生发生事情,不问青红皂白,总是一顿大骂,学生被骂得狗血淋头,也不能解释一下。更让人吃惊的是,她教育学生时,居然让学生蹲在她面前,自己坐着,高高在上。

案例二:有个老师说学生现在的学生越来越没礼貌了,见面也不打招呼,这令我十分纳闷。平时我们非常强调礼貌教育,也觉得学生挺有礼貌的,走在校园里,总能听到学生亲切地问好。带着疑惑我开始留心该老师与学生见面的情景,学生主动问好时,他趾高气扬地从学生面前走过,目不斜视,既不说回话,也不点头,好像学生是透明的一样。

以上两个案例中的老师没有得到学生的认可,学生没有接受他们,很明显是他们没有平等地尊重学生。新型的师生关系是建立在民主平等的基础上,师生之间人格平等、互相尊重、互相学习,学生和教师都是平等意义上的“人”。

有经验的老师在教育学生时,如果是在教室外,一般是师生面对面站着,如果是在办公室,就让学生坐在自己的对面,这样会给学生一种平等的感觉,学生也愿意跟老师谈心,接受老师的建议。有爱心的老师,懂得平等的道理,会积极地向学生回礼,甚至会主动向学生问好,自然就会有更多的学生向他问好,师生关系自然融洽了。尊重,会让爱走進学生的心里。

二、 尊重,让爱洒向每一个学生

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由于心智的不够成熟和社会阅历的不足,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对社会的认知,会出现“成长性”的不足或者“幼稚”,甚至是一些我们觉得“不可理喻”的行为,这都是正常现象。老师应该学会以尊重、平等的姿态对待学生,用欣赏的眼光发现他们的可爱之处和闪光点,尽量给予鼓励和表扬;而不是只看到学生的不足处,并时时借此说事。在教育学生时,不要把学生的错误与学生的人品人格混为一谈;更不要因为学生犯了几次错误就据此对这个学生下结论、贴标签;甚至不给学生说话的机会,不给学生申辩的机会。

最容易被忽视的群体是后进生,有意或无意间都会更加苛刻要求后进生,眼中只有后进生的缺点。虽然后进生缺点很多,但他们身上也一定存在着“闪光点”。如果只看到他们的缺点而看不到“闪光点”,会使其产生自卑和逆反心理,不利于做转化工作,影响班级整体素质的提升。平等地对待和尊重后进生,处处留心他们的“闪光点”,会让他们重新认识自己,重塑自己。爱就会在后进生的心中生根发芽。

前段时间网上有一段经典话语:

每个孩子都是一颗种子,只不过每个人的花期不同。有的花,一开始就灿烂绽放;有的花,需要漫长的等待……相信是花都有自己的花期,细心地呵护自己的花慢慢地看着长大,陪着他沐浴阳光风雨,这何尝不是一种幸福。相信孩子,静等花开。

这是写给家长的一段话,又何尝不是写给我们老师的呢?越是爱学生对学生负责任的老师越是批评教育学生,只是有时候方式不太适合而已。而尊重能使老师相信学生、包容学生,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把爱洒爱每一个学生。

三、 尊重,让爱陪伴学生健康成长

近日,中日两国两位教育家顾明远和佐藤学进行了一场题为《从教到学:学校需要哪些改变》的高端对话。佐藤学认为要解决教育问题,必须具备三种国际眼光,“一是蚂蚁的眼,要观察得非常细;二是蜻蜓的眼,要从各个角度观察;三是鸟的眼,要能飞得高,俯瞰大地。”单单从与学生相处的角度分析,独特独到的国际眼光,告诉我们要看的仔细,看的全面,看出愿景,不能“乱花渐欲迷人眼”,看的糊里糊涂!

初中生虽然年龄小,可能还有些幼稚,甚至还不懂得自我尊重。但是,他们和成年人一样,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肯定。在学校里他们希望老师不要总把他们看作不懂事的小孩子,要平等地对待他们,尊重他们的人格,要倾听他们的心声,让他们处处感到自己的存在价值。然而,很多教师习惯了训导和说教的角色,很难全身心倾听学生。当学生出现语言或行为与我们的教育主张或价值观不一致时,我们很容易带着固有的价值判断及个人好恶对学生做出评价,甚至指责和批评。

案例:曾与一位后进生谈话时,他说:他心中总有一个念头,不能考好。原因是读小学一年级时,刚从幼儿园升入小学,非常不习惯,开始时成绩很差,但在爸妈的帮助下,有一次考了个90分,但老师认为不是自己独立完成的,因为同桌刚好是100分。本想解释申辩,反招来老师劈头盖脸的一番训导,并召集所有小朋友到跟前,指着这个“倔强不认错”的小男孩说“认为他是作弊的小朋友请举手!”结果,所有小朋友齐刷刷举起了小手,包括明知他没有作弊的同桌……八、九年过去了,重现这段黑色回忆时,孩子依然是咬牙切齿地痛。在老师的诱导下,小朋友们齐唰唰举起小手的那组镜头,他永生难忘。

学会倾听学生,是对学生的尊重。作為教师,如果不能走出经验的限制,如果缺乏每一颗生命是独特的、需要特别对待的态度,我们很容易犯经验主义错误。学生犯错或遇到困境时,都希望一个可以信赖的人,去表达倾诉一下自己的心声。我们应该静静地听学生说,静静地陪伴,不要习惯性地给学生各种支招,或是急于教育,陪伴学生慢慢成长。

四、 尊重,让爱生机盎然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真正的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我的观点是,你是怎样的树才能摇动另一棵树,你是怎样云才能推动另一朵云,你有怎么样高贵高尚的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尊重,才不会忽悠,为了学生的进步,为了给学生更好更多的爱,老师会不断反思自己,紧跟时代步伐,让爱不断的成长。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用过去的知识教育现在的孩子,去面对未来的世界”的教育日渐受到挑战。未来的世界日新月异,令老师焦灼茫然,又令学生兴奋张望。面对学生渴求的目光,爱要不断成长,学生的需求就是努力的方向。老师在认真备课上课改作业之余,还应积极阅读教育教学的前沿书刊,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教育教学理念,学习新的教学技能。于是,互联网+、微博、微信等社会热点,爸爸去哪了、中国新歌声、星光大道、我是演说家等热播电视节目走进了课堂。

爱是有血有肉的,爱是可见的,爱是具体的,爱不是一成不变的。尊重让爱落地生根发芽,更让爱茁壮成长。

爱是小鸟的心脏,加上尊重的翅膀,小鸟才能飞起来。唯有以尊重之术,才会敞开自己博大的心胸包容和接纳学生,走进学生的世界,引领学生健康成长,才会不断地反思自己,让自己紧跟时代脚步,为学生提高更好的教育教学,爱之道也才能开花结果。

参考文献:

[1]张云良.“尊重”比“热爱”更重要[J].少年儿童研究,2011(8).

[2]兰英.驱散天空的阴霾——爱和尊重[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2015(9).

[3]侯继锋,刘萍.怎样做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关注每一位学生、尊重比爱更重要[J].考试周刊,2010(29).

[4]陈志忠.怎样去爱更重要[J].内蒙古教育,2015(8).

作者简介:

游荣添,广东省东莞市,广东省东莞市虎门第三中学。

猜你喜欢
欣赏平等倾听
学会倾听,追求课堂实效
小学数学教学中倾听能力的培养
浅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下技校生美术欣赏能力的培养
小学教育中转化差生之我见
积极课堂气氛的营造与大学生主体意识的培育
公共外交主场也要学会“倾听”
德媒:中印尚难以做到彼此“欣赏”